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陳云犧

  真毓生,是湖北夷陵人,舉人的兒子。他文章寫得好,長得又俊雅瀟灑,少年時就出了名。還是孩子時,有個相面的見了他說:“以后當娶女道士為妻。”真生的父母聽了都以為是笑談。但真生長大后,雖多方提親,卻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找不到合適的。

  真生的母親臧夫人,娘家是黃岡的。這天,真生因為有事去拜見外祖母。到了黃岡,聽人都在傳說“黃州‘四云’,少者無倫”。原來,本郡有座呂祖庵,庵中的女道士們都長得很美,所以有這種說法。呂祖庵距臧家村僅十幾里路,真生便偷偷跑了去想見識見識。到了呂祖庵,敲敲門,果然有三四個女道士出來迎接,都很整潔漂亮。其中一個最年輕的,真是絕代佳人,無與倫比。真生一見鐘情,目不轉睛地盯著她。那少女手托香腮,只是看著別處。女道士們都去煮茶、找茶碗去了。真生乘機問少女的姓名,少女回答說:“叫云棲,姓陳。”真生開玩笑說:“太巧了!我正好姓潘。”云棲聽了,羞紅了臉頰,低下頭默默不語,接著起身走了。不一會兒,女道士們煮了茶來,又端上水果,各自介紹了自己的姓名。一個叫白云深,三十多歲;一個叫盛云眠,二十來歲;另一個叫梁云棟,二十四五,卻是妹妹。只是陳云棲沒來。真生心中悵惘,便問云棲哪去了。白云深說:“這丫頭怕生人。”真生便起身告辭。白云深極力挽留,真生不聽,走出門去。白云深說:“如想見云棲,明天可再來。”

  真生回去后,非常想念陳云棲。第二天,又去呂祖庵拜訪。女道士們都在,惟獨不見陳云棲,真生也不好馬上便問。女道士們擺下飯菜,留真生吃飯。真生極力推辭,道士們不聽。白云深掰開一塊餅,又塞給他一雙筷子,殷勤地勸著。吃完飯,真生說:“云棲在哪里?”回答說:“她自己會來的。”過了很久,天已晚了,真生想回去。白云深拉住他的胳膊,說:“再待會兒,我去把那丫頭捉來見你!”真生便不走了。一會兒,白云深挑著燈籠,擺上酒菜,這時盛云眠也走了。酒過數巡,真生推辭說醉了。白云深說:“喝三杯,云棲就出來了。”真生便喝了三杯。梁云棟也以此要挾,真生又喝了三杯。喝完,倒扣過酒杯,告辭要走。白云深看著梁云棟說:“咱倆的面子小,不能勸客人多喝點。你去拖陳丫頭來,就說潘郎等妙常已經很久了!”,梁云棟離去,不一會兒又回來了,說:“云棲不來!”真生想走,但夜已深,便假裝醉了,仰面睡下。白、梁二人替他脫光了衣服,輪番湊上去行婬。真生終夜不堪騷擾,天剛亮,便立即走了。此后,一連好幾天,不敢再去呂祖庵。但心里仍念念不忘云棲,只好不時在呂祖庵附近探視云棲的行蹤。

  一天,天已黑了。真生見白云深跟著一個少年男子走了,非常高興。他不太怕梁云棟,便急忙去敲門;盛云眠答應著出來開了門,真生一問,梁云揀也出去沒回來,便問云棲在不在。盛云眠領著他又進入一個小院,呼喚說:“云棲,來客人了!”只見云棲的房門“砰”地一聲關上了。盛云眠笑著說:“關門了!”真生站在窗外,像有話要說,盛云眠便走了。云棲隔著窗對真生說:“她們拿我作釣餌,在釣你上鉤呢!你再來,性命難保!我雖然不能守一輩子清規,可也不敢喪盡廉恥。我想得到一個真正像潘郎那樣的人侍奉他!”真生發誓要跟她白頭到老,云棲說:“我師傅撫養我很不容易,你如果真的愛我,就用二十兩銀子贖我出去。我等你三年。如指望跟我幽會偷情,絕對辦不到!”真生答應了。正想再傾吐心曲,盛云眠又來了。真生只得跟著她出去,告辭回去了。心中惆悵,想再想方設法,親眼看看云棲,正巧老家來人,告訴他父親病危。真生連夜奔回。不久,真舉人便去世了。臧夫人家教很嚴,真生不敢讓母親知道自己的心事,只是減扣自己的花銷,天天攢錢。有來拉親的,真生就以給父親服孝為由推辭。母親不聽,真生婉轉地告訴母親說:“上次在黃岡,外祖母想給我提一個姓陳的姑娘,我很愿意。因為家中遭了這次變故,跟黃岡久不通音訊,很久沒再去問這事了。等我再去一趟,如這事不成,再聽憑母親吩咐!”藏夫人答應了。真生便攜帶著自己的積蓄上了路。

  到了黃岡,真生徑直去了呂祖庵。只見院宇頹敗,一片荒涼,跟原先大不相同。真生慢慢走進去,見只有一個老尼姑正在做飯,真生便上前詢問。老尼姑說:“前年老道士死了,‘四云’早已散了。”真生問:“到哪里去了?”回答說:“云深、云棟跟惡少走了;云棲聽說寄住在郡北;云眠不知下落。”真生聽了,悲嘆不已。便又趕到郡北,碰到廟觀就打聽,卻沒有一點云棲的蹤跡。真生只得惆悵地返回家,騙母親說:“舅父說:陳老翁到岳州去了,等他回來,就派仆人來告知。”半年后臧夫人回娘家探親,問母親這件事,她母親卻茫然不知。臧夫人大怒,知道兒子在撒謊。臧老太太卻懷疑外甥孫子跟他舅父有商量,只是沒告訴自己。幸虧真生的舅父出了遠門,沒法對證。

  臧夫人到蓮峰燒香還愿,在山下住宿。睡下后,店主人又來敲門,送進來一個女道士,同宿一屋。女道士自稱叫“陳云棲”,聽臧夫人說家是夷陵的,云棲就搬過座位,挨著夫人講訴起自己的坎坷遭遇,言詞神情悲傷凄惻。最后又說:“我有個姓潘的表兄,跟夫人是同一個地方的。麻煩夫人托您的子侄們去告訴他,就說我現在暫住在棲鶴觀師叔王道成處,天天受苦,度日如年,讓他早點來看看我。不然恐怕錯過這個機會,以后就難以見面了。”臧夫人詢問潘生的名字,云棲卻不知道,只是說:“他既然在學宮讀書,那些秀才們一定聽說過他。”第二天,天還沒亮,云棲早早告辭,又再三囑咐臧夫人不要忘了。

  臧夫人回家,跟兒子提起這事。真生跪在地上說:“實話告訴母親:那個潘生,就是兒子!”臧夫人問知緣故,大怒地說:“不肖之子!在尼姑觀行婬,以女道士為妻,傳出去還有什么臉見親戚朋友!”真生耷拉著腦袋,一句話不敢說。正好真生要到郡城考試,便偷偷地租了船去訪王道成。趕到棲鶴觀,得知云棲已于半月前出游,一去不回。真生回到家中,郁郁不樂,接著便病了。

  正趕上真生的外祖母去世了。臧夫人回去奔喪。出殯后回家的路上迷了路,來到一個姓京的人家,一打聽,還是自己的族妹家。京家請臧夫人進屋。臧夫人見到堂屋內有個少女,約十八九歲,長得秀雅無比,真是從沒見過這樣漂亮的少女。臧夫人常想找個美麗的兒媳,好安慰兒子,見了這個少女,不禁心動,便打聽她的情況。族妹說:“這是王家的女兒,京家的外甥女。雙親都已去世,暫時寄居在這里。”臧夫人問:“婆家是哪里?”族妹回答說:“還沒有。”臧夫人握著那少女的手跟她說了幾句話,見她神情嬌婉,心中更加高興。便在京家住了一晚,私下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族妹。族妹說:“這事很好。只是這姑娘自視很高;不然,怎會拖到現在還沒婆家。容我慢慢和她商量。”臧夫人叫過少女同床而睡,二人又說又笑,十分高興。少女自愿認臧夫人為母,夫人歡喜,請她同去荊州。少女更加高興。

  第二天,臧夫人帶著少女同船返回。到家后,真生仍然臥病在床。母親想安慰安慰他,讓丫鬟悄悄地去告訴他說:“夫人給公子帶了個美人來!”真生不信,趴在窗子上往外瞅了瞅,果然見一個少女,生得比云棲還要美麗十分。心中想道:三年之約已經過去,既然出游一去不返,肯定有了新意中人。現在得到這樣一個美人,倒也足慰平生。于是喜笑顏開,病也好像一下子好了。母親招呼真生和少女見過面,真生便出去了。臧夫人對少女說:“你知道我讓你一同來的意思嗎?”少女微笑著說:“我已經知道了。但我之所以愿意一同來的本意,母親卻不知道。我小的時候和夷陵人潘生訂了親。后來音訊隔絕,想必他早已另娶。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就做婆媳;不然,我們仍然做母女。”臧夫人說:“既然早有婚約,當然不能勉強。只是前些年我在五祖山時,就有個女道士打聽潘生;現在又是潘生,可夷陵的世族大家并沒有姓潘的。”少女驚訝地問:“那次在蓮峰下住宿的,是母親嗎?打聽潘生的那個女道士就是我啊!”臧夫人恍然大悟,笑著說:“如是這樣,那么潘生早就在這里了!,少女問:“在哪里?”夫人命丫鬟領著她去問真生。真生大驚,問:“你是云棲?”少女問:“你怎么知道的?”真生講了實情,說當初冒姓潘是跟她開了個玩笑。少婦知道“潘生”就是真生,害羞地不說話了,忙回去告訴了夫人。夫人問道:“你怎么又姓了王呢?”云棲回答說:“我本姓王。我的師傅很喜歡我,認了我作女兒,我便改姓了師傅的姓。”臧夫人也很高興,擇了吉日為兒子和云棲成了親。

  原來,云棲和云眠當初都去投奔了王道成。因為王道成住處狹窄,云眠便又去了漢口。云棲嬌弱,不能勞作,又害羞再去當道士,王道成很不耐煩。正好碰上親戚京氏去黃岡,云棲哭著講了自己的遭遇,京氏便帶著她一同回了家,讓她換下道士的服裝還了俗。因為要給她向大戶人家提親,所以忌諱提起她當過道士。但是有來提親的,云棲都不愿意。舅父、舅母摸不透她的心思,心里十分厭煩她。由于這次偶然的機會,云棲得以跟臧夫人回到夷陵,最終找到自己的歸宿,她如釋重負。成親后,真生和云棲各自述說了自己的遭遇,都歡喜得流下了眼淚。云棲為人孝順勤謹,臧夫人非常愛憐她。但云棲喜好的是彈琴下棋,不會料理家務,臧夫人很感憂愁。

  一個多月后臧夫人讓真生夫妻倆去京氏家拜訪。兩人住了幾天才往回走。船行江中,見另一只船很快地駛過,船上有個女道士。靠近一看,原來是云眠!云眠惟獨和云棲要好。云棲見了她非常高興,讓她到自己船上來,二人相對心酸。云棲問:“你要到哪里去?”盛云眠說:“很久以來,我一直想著你,特地去棲鶴觀尋找;聽說你又去投奔京氏舅舅了,我所以要去黃岡,想去探望你,竟不知你跟意中人已經團聚!現在看你像仙女一樣,只剩我一人到處漂泊,真不知何時算了?”說著,淚流不止。云棲想出一個主意:讓云眠換下道士裝,假稱是自己的姐姐,將她先帶回家中陪伴夫人,再慢慢尋找個好丈夫。盛云眠聽從了。

  回家后,云棲先去稟報過夫人自己的姐姐來了,盛云眠才進家。只見她舉止端莊,有大家風度,言談笑語,老練世故。臧夫人守寡已很久,很感苦寂,見了盛云眠,非常高興,惟恐她馬上就走了。第二天,云眠早早就起來,替夫人操勞,不把自己看作是客人。母親更加歡喜,心中便暗想再為兒子娶了盛云眠,以掩飾兒媳的道士身份——她卻不知道云眠也是道士。臧夫人盡管有了這心思,但還沒敢直接說。一天,臧夫人忽然想起忘了一件事沒做,急忙問時。云眠早已給辦妥了。夫人便對云棲說:“即使長得像畫上的人,但不會治家,又有什么用?新媳婦能像你姐姐這佯,我就不用擔憂了。”夫人不知云棲也早就有這個心思了,只是怕母親嗔怪,沒敢說。聽了母親這樣說,便笑著回答說:“母親既然喜愛她,我想效法女英、娥皇二女同侍大舜的故事,怎么樣?”母親沒說活,笑了笑。云棲退下,告訴真生說:“老母已經點頭了!”于是另準備了一間干凈屋子,云棲又去對云眠說:“過去我們在觀中同床共宿時,姐姐曾說:‘只要能得到一個親愛知己的人,我們兩人共同服侍他。’你還記得嗎?”云眠聽了,不覺雙眼蒙上了淚光,說:“我所謂的親愛之人,不指別的:過去我天天勞作,并無一人知道我的甘苦;幾天來,我不過稍操勞了一下,就煩老母掛念體恤,這一冷一暖,我怎能不明白!如果不下逐客令攆我走,能讓我長伴老母,我便很滿足了,并不敢希望能實現過去說過的話。”云棲告訴了母親,母親便命姐妹倆焚香發誓,永不后悔。接著就讓真生和云眠行了夫婦禮。同床時,云眠告訴真生說:“我是二十三歲的老處女。”真生還不太相信。既而下紅沾濕了褥子,真生才大感驚奇。盛云眠說:“我之所以想找個丈夫,并不是耐不得女尼觀中的寂寞;實在是因為拿自己的清白身子,像妓女一樣應酬客人,令人不能忍受!我借和你這一次歡會,以明確我是屬于你的人。今后我只愿代你服侍老母,料理家務。像那閨房之樂,請你跟別的人一塊去探討。”三天后,云眠便抱著被子去找老母,讓她回去也不回。云棲便早早地到母親處占了她的床,云眠迫不得已,只得跟真生去睡。從此,隔兩三天,兩人就更換一次。

  臧夫人本來很會下棋,自從守了寡,便沒心思再下了。盛云眠來了后,一切家務都料理得井井有條。夫人白天沒事,常常和云棲下棋;晚上就挑燈品茶,聽兩個兒媳婦彈彈琴,到半夜才散。常常對人說:“孩子的父親活著時,我都沒現在這么快活!”盛云眠掌管帳簿和錢財,每次記完帳,都要報告老母。老母懷疑地說:“你們姐妹倆都說自小就成了孤兒,那么記帳、彈琴都是跟準學的?”云眠實說了自己的道士身分,母親也笑著說:“起初我不想給兒子娶個女道士,現在竟娶了兩個!”忽然想起兒子小時算的卦,才相信命中注定,運數難逃。

  后來,真生又去考了次試,仍沒考中。夫人說:“我們家雖不富裕,也有薄田三百畝。多虧云眠經營料理,生活越來越好過。兒只管在我膝下,領著兩個媳婦跟我共樂,不愿意你去求什么富貴!”真生聽從了。后來,云眠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云棲生了三男一女。母親八十多歲時才去世,這時孫子都成了秀才,其中長孫是云眠生的,已經考中了舉人。

飛翔鳥中文    聊齋志異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