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晚霞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江浙一帶到了這天,人們有在江河上斗龍舟嘻戲的風俗:將那粗大的樹段一剖為二,然后把里面挖空,刳為龍的形狀,在周身繪上龍的鱗甲,涂上金色后閃閃發光;在龍舟的上面再架起雕著花的屋脊,并用紅色的欄桿支撐住。龍舟的尾部向上翹起,有丈把高;還要從雕花的“龍脊”上引下布條做的繩索,系在木板二端,讓兒童在那垂下的木板上做各種滑稽的動作,在龍舟上翻跟頭上舞下跳。那龍舟下自然便是滾滾江河之水,游戲中險象環生,一不小心極易墮入水中,這種演出往往使人看著膽顫心驚。

  因此,有專門訓練兒童來做這種表演的人,這些人往往以重金利誘孩子的父母,并對他們說,去了以后先加以調教和訓練,一旦成名了孩子就成了“搖錢樹”,但萬一不慎失足墮江而死不得反悔。而在蘇州地區,則往往會在那龍舟上載上年青貌美的女子,這與其他地方稍有不同。

  那時,鎮江有個蔣姓的孩子,名阿端,年方七歲時,便身形輕捷靈巧,在那舟上的表演無人比得過,所以他的聲價不斷抬高,一直到了十六歲,人們還是要請他去斗龍舟。

  可是,就在那一年,阿端在鎮江金山表演斗龍舟時,不慎失足墮入江中而死。阿端的母親只有此一個兒子,不免每天哀哭,傷心不已。

  再說那墮入江中的阿端,他可并沒發現自己死去,只是覺得有二個人引著他來到了一個不同與水上的地方。他四面看去,水流和水波四周壁立,就象是水墻一樣。不一會他來到了一座宮殿里,只見那大殿上端坐著一位頭帶盔甲的人。二個引他來此的人說:“那人是龍窩的王爺。”讓他跪拜。那個王爺和顏悅色地對他說:“以你的技巧,就去柳條部吧”。于是有人將他引至一個地方,那是一個很大的四合院。阿端走上東面的走廊,有許多少年出來與他相迎見禮,這些少年大概也都在十三四歲。

  這時,有個老太婆走了過來,大家都稱她為“解姥”。那解姥姥坐下后,就讓大家表演戲龍舟的技能,然后又教他們“錢塘飛霆舞”以及“洞庭和風之樂”。只聽得鼓聲鑼鳴雜雜喧噪,使得那宮殿里的許多院落都能聽到此響聲。而后,解姥姥恐怕阿端不能馬上就嫻熟地跳那舞,就不厭其煩地親自去“調撥”他,誰知阿端只要一經經過便早已嫻熟明白了。姥姥喜自不禁地說:“得到了這個孩子,超過了那孩子也”。

  第二天,龍窩的王爺把各表演的部門召集在一起,進行“匯報演出”。

  第一個上場的是“夜叉部”,出來的人都是像鬼一樣的面孔,身著魚皮一樣的衣服,敲著的大鑼直徑有四尺多長,而一面大鼓更是需要四個人才能合抱。一時間聲音如雷鳴般大作,其他聲音不可復聞。只見那鬼舞跳起來后,巨濤涌出,橫流天際似的,而后又像一點點的星光,墮地無影。

  第二個進場的是“乳鶯部”,只見進來的都是些“二八佳人姝麗”,她們和著細細的笙樂聲跳起了舞。一下子讓人感到清風習習而起,水的波濤聲也寂靜了下來,四周的水凝結成了“水晶世界”,上下透明似的。舞畢,她們都退立于靠西面的臺下。

  再下來是“燕子部”,都是些未成年的女孩子。內中有一女郎,年齡在十四五歲以下,她甩起了長袖飄動著長長的頭發,象天女散花一樣,翩翩起舞,周身飄現出了許多五彩花朵,那些花朵隨著舞動而起的風綿綿而落,不一會兒便飄滿庭院。舞畢,那女郎隨著燕子部的人一起,也去立在了西面的臺下。

  阿端在一旁斜看過去,心里喜愛起這女孩來,不免問了同部門的人,有人就告訴他,她就是也。

  一會兒,喚到了“柳條部”上場,龍窩的王爺有意要試一下阿端。阿端向前作舞,喜怒隨著唱出的聲音而變化,抬頭低首都很有節制。王爺非常滿意,表揚了他的悟性,并且嘉獎給他一件五彩花紋的連褲上裝,那衣服上索著魚須狀的金絲框,那框上還嵌有一顆大大的“夜明珠”!

  阿端拜謝了王爺后,也回到了西邊的臺下,走進了自己的隊伍。阿端在人群里遠遠地看著,而此時也正好在遙遙地注視著他。一會兒,阿端甚至走出了隊伍,向著靠近過去,而此時姑娘也漸漸地離開了隊伍向他走來。二人之間相去的距離僅僅只有幾步之遙。

  因為紀律嚴格,二人都不敢把隊伍搞亂,只能互相相看心馳神往,一見鐘情的滋味真是美妙。

  下來出場的是“蛺蝶部”,童男童女雙雙起舞,身高、黃白的服裝都是一樣的。

  各部都表演完后,便魚貫退出。阿端所在的“柳條部”跟在了姑娘所在的“燕子部”后面走出,阿端急步上前竄到了隊首,而阿霞也已緩落在后,變成了燕子部的隊尾。兩人一前一后地走著。阿霞回過頭去看到阿端,故意丟了一支珊瑚釵在地上,阿端急忙拾起來放進了袖子里。

  回去以后,阿端茶飯不思難以入眠。解姥知道了以為他病了便前來看望,給他帶來了許多美味食物,一天三四次地來看他,撫摩著他的手殷切慰問,但阿端的病也不見有好轉。姥姥很是擔憂,但卻又沒有任何辦法,她著急地說:“吳江王的大壽日子已近,你這樣下去如何是好啊”。

  這天傍晚,進來一位童子,他坐在阿端的床邊說:“我是蛺蝶部的。你的病是不是因為?”阿端驚問道:“你怎么會知道的?”那童子笑答到:“那邊阿霞也和你一樣著呢。”聽到此,阿端凄然坐起,問那個童子有何解決的辦法。那個童子就問他:“你還能走路么?”阿端說:“勉強能走兩步。”

  童子扶他走出了門,然后開啟了南面的一間房門,往西面一拐,打開了另一扇對開門。只見里面有一個很大的蓮花池,約有數十畝。那些蓮花都生在平地上,葉子象席子那么大,花象蓋子那么大,落下的花瓣堆在花梗周圍高達一尺。那童子對阿端說:“你先在此坐會兒罷。”說完便離開了。

  過了不久,只見有一美人撥開了蓮花葉子來到阿端面前,此人正是也。二人相見不免都感到十分驚喜,遂互相道起了相思之苦,各自也向對方訴說了些平生經歷。

  后來,他們就用一些石塊壓住四邊的荷葉,使那葉子豎立起來,這樣,荷葉就成了一道障人眼目的屏蔽;他們還將荷葉均勻地鋪在了地上以作墊被,然后不免進入了小巫山大云雨的境界。完事后,二人就互訂盟約:每天黃昏時分在此相會,不見不散。阿端、二人回去后,病也就不治而愈。由此,二個每天一會于蓮池中。

  又過了幾天,阿端和都隨著龍窩的王爺去為吳王祝壽。祝壽結束后,各部人馬都打道回府,而獨留下及“乳燕部”的秋香二人,讓她們在吳王宮里教習舞蹈。幾個月過去了,阿端也不見回來,毫無音訊。為此阿端每天悵然若失。

  因為只有解姥姥經常會往來吳王宮,所以阿端對解姥謊稱自己是的表哥,讓姥姥帶他去那里見表妹一面。到了吳王宮都已過了幾天了,因為王宮的戒備森嚴,還是不能出來與阿端相見,阿端也就只得怏怏而返。

  就在這樣思念著的日子里又過了數月,阿端幾乎要傷心欲絕了。一天,解姥姥來了,她撫摸著阿端的手說:“投江死了。”阿端聽此言大驚,淚如雨下不能自禁。他扔了帽子撕破了衣服,把王爺所送的“夜明珠”和所遺的“珊瑚釵”藏在袖子里,意欲相隨了一塊去死。可是那四面的江水好像石壁一樣,阿端用頭頂身撞還是撞不開“水墻”,他想返回去,又怕有人問起他帽子和衣服損毀的事情,真相萬一敗露將會受到重罰。

  阿端無計可施,汗流夾背,連腳底都濕了。突然他看見那水壁下面有大樹一棵,阿端不免大喜過望,急急地爬了上去,并像猴子一樣地攀上了樹稍,他閉起眼睛奮力一躍,還好沒有沾到水,當他再次睜開眼睛一看,發現自己竟然已浮在了水面上。真是不覺之間,地下人間二重天似的。阿端游了一會游上了岸,在江邊坐下休息,突然就想起了老母親,所以他就乘著一條小船返回了家中。

  到了故里,遠遠看到自家的房子,好像隔世一樣。他跌跌沖沖地走到家門口,忽然聽見窗子里面有女子聲音:“你兒子來了。”那聲音很像。

  一會兒,一女子扶著他母親一塊兒出來。果然是也。這時候二個人喜勝于悲,而阿端的老母親則有些不相信這突然發生的事情,又是怕又是喜又是驚又是疑,萬狀都出來了。

  原來,在吳王宮教舞時,有一天她突然覺得自己的肚子里有震動的感覺,知是腹中已結有阿端的“龍珠”,不禁驚恐起來。因為龍宮“法律”禁嚴,必定為所不容,一旦分娩下來,要遭鞭撻;又一時不能與阿端相見,無依無靠。思來想去實無辦法,只能想到了死。于是趁人不備時便將自己投入了吳江!可誰知道閻王爺查了她的生死薄,發現她陰壽未絕,仍當繼續受苦,因此沒給喝那一碗“還魂湯”,還將她送回了“鬼魅人間”。

  所以,跳入水中后沉不下去,而是身體不由自主地被江水托起,隨水遂蕩。此時正好有一艘客船經過此地,將救起。那船上的人問的來由:“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而害怕人們將她送往妓院,于是就象那些剛剛死里逃生的人一樣,神志不清地想了一會說:“小女子夫婿姓蔣,家在鎮江。”于是,那客船上的好心人便代為出資,租了一葉扁舟,囑梢工將送歸故里鎮江。

  一開始看到,聽其所述,那蔣家媽媽懷疑這女孩腦子有問題,所說的都是胡言亂語,但堅持認為這一切都是真的,并一再把她與阿端相遇相識相愛的經歷詳細說給蔣媽媽聽,蔣媽媽也就不太懷疑了。

  蔣媽媽看到相貌美麗端莊,體態婀娜多姿,人品婉妙幽杳,也就喜歡起來。但是蔣媽媽心里還是認為,年紀太小,是不會長久為她兒子守寡的。

  走進屋內,只見得這蔣家空徒四壁,一貧如洗,于是便脫下她身上所有珍貴的飾物,拿到街上賣了數萬元錢,并把這些錢全部給了蔣媽媽。從這件事上,蔣媽媽覺得已是下定決心要做蔣家的人了,便更喜歡起了姑娘。

  但是,蔣媽媽又想,自己的兒子都已墮江而死,這一事實眾鄉親也都知道,萬一分娩,人們要說她在兒子死了這件事上說謊,所以蔣媽媽就問起到時候如何應答人們的疑問?而卻說:“媽媽只要知道得了一個真的孫子就行,沒有必要讓人們都知道么。”聽了一番的勸解,蔣媽媽也就釋然起來。

  現在,阿端又回到家中,和蔣媽媽當然都高興萬分,喜極而泣。蔣媽媽不免懷疑起阿端是否真是已經亡故這事。于是就在暗地里請人挖掘起了兒子的棺材,只見里面確實存有骸骨。所以蔣媽媽便詰問阿端:這都是怎么會事?

  阿端知事情的原委后,也就爽然悟出了道理:自己實際上真是個“鬼”!這樣,阿端不免害怕起會厭惡于他離他而去,故讓其母親替他保密此事,蔣媽媽當然是同意的了。

  后來,蔣媽媽對眾鄉親說:當日兒子墮江后并未就死,而是被人救起,現在已平安回家,那座墳里只是個“無名尸”。雖如此說,蔣媽媽心知肚明,恐怕并不能替他們蔣家生出子息。

  過了不久,還是為蔣家生下了一個男嬰,舉到亮處反復細看,這孩子也并無什么異常的地方。所以蔣家都開心了起來。

  又過了一段時間,阿端是鬼而非人的這件事情,還是讓有所察覺。責問阿端:“你怎么不早說?只要是穿起了鬼衣的人,七七四十九天后靈魂就會凝固,那樣就如同喝過了“孟婆湯”一樣,變成了陌生人。不過,假如可以獲得皇宮里才有的“龍角膠”,便可以讓死人續上骨節,長出肌肉,溫上皮膚,早知道了,就把那仙藥買回來多好啊。”于是,阿端將那顆王爺獎給他的“夜明珠”拿去市場上變賣,恰逢得一位巨賈識貨,愿出資百萬加以購入。蔣家獲此“橫財”,一夜之間便成為了巨富人家。

  這天,正值蔣媽媽大壽,小夫妻倆不免起舞斟酒,祝媽媽長壽安康。誰知這歌舞之聲傳到了隔壁一個有錢有勢的淮王耳朵里,那淮王見貌若天仙,便欲強行奪來為妾。阿端感到害怕,便對淮王說:“我們夫妻二人都是鬼也。”并用鬼無影的方法驗證給那淮王看,淮王也就信以為真了。

  但是那淮王并不死心,還是要將捉進宮里,讓她在另外的一處宮殿里教習小姐丫環們舞技。萬般無奈,只得先以龜尿把自己的容顏毀掉,然后才出去見那淮王。

  在淮王宮里教了三個月,終因她的舞技已經不可能盡情發揮而被淮王趕了出來。

飛翔鳥中文    聊齋志異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