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縣有個叫趙旺的人,夫妻二人都信佛,不吃葷,被村中的人看做善人,家中過著小康生活。他們有一個女兒叫,長得聰明美麗,趙旺夫妻愛如掌上明珠。六歲時,就讓她與哥哥趙長春一起跟老師讀書,五年的工夫熟讀了五經。同學中有個姓丁的學生,字紫一陽一,比大三歲,長得風一流瀟灑,文采也很好,他們二人互相愛慕。丁生私下告訴母親,向趙家提親。而趙旺想讓女兒找個有錢的大戶人家,所以沒有答應這門親事。
過了不多時,趙旺參加了白蓮教。徐鴻儒造反后,一家人都成了賊寇。知書善解,對剪紙作馬,撒豆成兵的法術,都能一見就通。有六個小女孩跟徐鴻儒學藝,唯有學得最好,因而很快學到了徐的法術。趙旺也因為女兒學的武藝好而得到了重用。
這時,丁生已十八歲了,在縣里中了秀才,一直沒有成親,因他心里忘不了。一天,他忽然從家里逃了出來,投到徐鴻儒部下。見了很高興,對丁生特別好。是徐的高徒,在徐部主持軍務,日夜忙碌,連自已的父母都不常見,可他與丁生每晚都在一起談話,并且談話時將仆役都打發走,每每談到夜里三更多天。有一次,丁生私下對她說:我來這里,你知道是為什么嗎?回答說:不知道!丁生說:我不是為了想出人頭地。我所以來,實在是為了你。白蓮教本是左道旁門,無濟于事,只能是自取滅亡。你是聰明人,難道不明這個道理嗎?你若能跟我走,就不辜負我找你這份心意了。聽了,黯然地思索了一會,心里如夢初醒。她對丁生說:咱們背著我父母走了,是為不義,咱們去告訴他們!于是二人到了趙旺夫婦處,向他們說明利害。可趙旺不覺悟,還說:我師傅是神人,絕不會錯!知道不能再勸了,就把辮子梳成小髻,拿出兩個紙鳶,與丁生每人騎一個。紙鳶慢慢展開雙翅,像比翼鳥一樣雙雙飛走了。
天明,來到萊蕪地界,用手捻一下鳶脖子,二人就雙雙著了地。他們收了鳶,換騎兩匹驢,一路小跑奔馳到山里,假裝是來避難的,賃了房子住下了。
二人逃走時,因為比較匆忙,帶的衣服不多,柴米也沒有。丁生很是犯愁,向鄰居家借,也沒有人肯借給。然而卻面無愁容,只是賣簪子、耳環等首飾度日。二人閉門靜坐,互相猜燈謎,背誦過去學過的書,以賭輸贏、論高低。誰輸了,誰就被對方用手指打板子。
他們住的西鄰有個姓翁的人,是個綠林好漢。一天打獵回來,被看見了,對丁生說:這個人很富,我們愁什么?暫借他一千兩銀子用用,不知肯借不肯借?丁生認為不好辦。說:我要讓他自愿拿出銀子來!她就剪了個紙判官,放在地上,蓋上個雞籠子,然后拉著丁生上了床,擺上存下的一點灑,拿出《禮記》來行酒令。隨便說書上第幾冊、第幾頁、第幾行,然后翻書檢閱。如果這一行是食字旁,水字旁或酉字旁,就喝一杯酒;若是酒字部,就加倍喝。正好翻到酒人,丁生就以大杯斟滿給喝。祝禱說:我若是能借來銀子,你就得‘飲部’。丁生一翻書,得鱉人。大笑著說:事情成了!斟上酒拿給丁生。丁生不服。說:你是水族,應該和鱉一樣喝酒。正在互相喧鬧間,忽聽雞籠里嘎嘎有聲。說:來了!打開雞籠一看,下面滿滿一袋銀子。丁生又驚又喜。
后來,翁家一個婦女抱著孩子來串門,偷著說:‘我家主人剛從外邊回來,點上燈才坐下,就見地上忽然裂了一道縫,深不見底。一個判官從縫里出來說:我是地府的官吏。泰山帝君召集一陰一曹官吏造惡人名錄,需要銀燈一千架,每架用銀子十兩。你施舍一百架,就能消除你的惡行。’我家主人害怕已極,燒香叩頭,捐上一千兩銀子,判官才回去了,地上的縫也合起來了。丁氏夫妻聽了,故意裝得非常詫異。
自此以后,丁氏夫妻漸漸購買牛馬,雇用丫鬟、仆人,自己新蓋了房子。本村的一幫無賴之徒,見他們一下子富起來,就糾集一伙壞人,跳墻進了丁家搶劫。丁氏夫婦從夢中醒來,點著苫子一照,賊已滿了屋子。兩個賊捉住丁生,一個賊伸手向懷中亂摸。赤著身子起來,用手一指說:別動!別動!就見賊寇十三人都吐著舌頭,呆若木雞,一動也不能動。這才穿上衣服下床,招呼眾家人來,把盜賊一個一個都綁起來,一逼一他們招供了罪行。于是責備盜賊說:我們是從遠處來這里避難的,希望大家互相幫助,為什么你們竟不仁不義到這種地步!人都有一時富裕貧窮的時候,日子困難的不妨明說,我豈是那種視財如命的守財一奴一?按你們的這種豺狼行為,本應都殺掉,可我心里不忍。暫時先放了你們,以后要是再犯,定殺不饒!盜賊們叩頭謝恩而去。
與丁生在這里住了不長時間,徐鴻儒就被官府擒住了,趙旺夫婦也誅連被殺。丁生幫助帶了銀子去官府贖回哥哥趙長春的小孩。這孩子當時才三歲,丁生把他當自己的兒子來撫養,改姓丁,叫丁承祧。于是這村中的人,漸漸知道丁氏一家是白蓮教的遺屬。這年正遭蝗災,剪了幾百只紙鳶放在自己的地里,嚇得蝗蟲都飛不進她的田,免了一場災害。村中的人都嫉恨他們,向官府告發他們是徐鴻儒的余一黨一。官府見丁家很富有,想敲詐他們,就把丁生抓起來。丁生拿錢重重賄賂縣官,才免了災。說:咱們的錢來得不太明白,可以散散財。但這里的人心如蛇蝎,不能久住。因此,他們就賤價變賣了家產,搬到益都西邊去住。
為人心靈手巧,會過日子,經營家業比男人還強。他們開了個琉璃廠,雇了工人,親自教他們制作技術。他們生產的玻璃燈具,樣式奇巧,色彩繽紛,其它廠子都比不上。因此,他們生產的貨雖然價錢高,可還是賣得很快。幾年后,丁家就更豪富了。管理工人很嚴格,幾百人干活,沒有敢偷懶的閑人。工作之余,經常與丁生品茶、下棋,或者以看史書為樂。家里的財務收支及一奴一婢、仆人的工作,都是每五天檢查一次。檢查時,她手里拿著計工作數量的籌子,丁生拿著名冊點名。對勤快的進行獎賞,多少不等;對懶惰的當眾打板子,或者罰跪。檢查的這天,全體放假休息,晚間不干活。與丁生招呼一奴一婢唱俚曲飲酒作樂。明察秋毫,沒有人敢欺騙她。獎賞時又超過工人的勞動,所以事事順利;村中二百多戶人家中,有個別窮的,就酌情幫助他們些資本謀生,所以,這村里沒有無業游民。
有一年大旱,命人在野外設壇,夜里坐車到壇上,作起法術,就下了大雨,五里以內雨水充足。人們更感到她的神奇。出門從不遮面孔,村里人都認得她。有的少年聚起來議論她長得漂亮,但見到她時,都肅然起敬,沒有敢仰頭直看她的。每年到了秋天,村中的童子不能干重活的,都給孩子錢,叫他們去采野菜,二十年積了一樓閣。村里的人都笑她。可是后來山東發生了災荒,餓得人吃人。這時,拿出野菜來摻上糧食給人吃,鄰近村的人都得了救,沒有到外地去逃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