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金世成

  ,長山人[1]。素不檢[2]。忽出家作頭陀[3]。類顛[4],啖不潔以為美。犬羊遺穢于前[5],輒伏啖之。自號為佛[6]。愚民婦異其所為,執弟子禮者以千萬計。金訶使食矢[7],無敢違者。創殿閣,所費不資[8],人咸樂輸之[9]。邑令南公惡其怪[10],執而笞之,使修圣廟[11]。門人競相告曰:佛遭難!爭募救之。宮殿旬月而成,其金錢之集,尤捷于酷吏之追呼也。

  異史氏曰:予聞金道人,人皆就其名而呼之,謂為‘佛’[12]。品至啖穢[13],極矣[14]。笞之不足辱,罰之適有濟[15],南令公處法何良也!然學宮圮而煩妖道[16],亦士大夫之羞矣[17]。

據《》手稿本  [1]長山:舊縣名。在今山東省鄒平縣一帶。

  [2]素不檢:素常行為失于檢點。檢,檢束。不檢,指行為放蕩。[3]出家作頭陀:離家修行,作了和尚。出家,梵文意譯,亦譯作林居者。指離家到寺院作僧尼。頭陀,梵文音譯,意為抖擻,即去掉塵垢煩惱之意。據《十二頭陀經》和《大乘義章》卷十五載,修頭陀行者,在衣、食、居方面共有十二種刻苦的修行規定,其修行者,稱修頭陀行者,簡稱頭陀。此處是對行腳乞食僧人的俗稱。

  [4]類顛:類似瘋顛。

  [5]遺穢,排泄糞便。

  [6]佛:佛陀的簡稱。梵語音譯。亦作佛馱、浮屠等。本指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后亦作為對高僧的尊稱。

  [7]矢:通屎。

  [8]不資:意思是錢財不可計量。

  [9]輸:捐納、獻贈。

  [10]邑令南公:指南之杰。南之杰,字頤園,蘄水(今湖北浠水)人,康熙十年(1671)任長山知縣,頗有治績。任內曾修學宮、河堤。事詳《長山縣志》。

  [11]圣廟:指犯孔子之廟,又稱文廟。明、清以來,各府縣的文廟,為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地,所以下文又稱學宮。

  [12]佛:今世成佛的諧音。金,此據鑄雪齋抄本,原作今。

  [13]品:人品,指人德行高低的等次。

  [14]極矣:指其人品卑下到極點。

  [15]適有濟:恰能成事。

  [16]圮(pǐ痞):坍塌。

  [17]士大夫:此泛指讀書人、官員和鄉紳。

  是長山地方人,平日不拘小節。忽然出家當了和尚,像瘋子似的,吃臟東西認為是吃好東西。狗、羊在他面前拉屎,他立刻爬在地上大口大口吃。

  他自稱是佛爺。無知無識的男男女女見他行為不同一般,給他當徒弟的不下萬八千人。大聲命令徒弟們吃屎。沒有一個人敢違抗的。他大修佛殿樓閣,花錢不計其數,人們都興高采烈地送錢來。

  縣官南大人憎惡他興妖作怪,把他抓來痛打了一頓板子,罰他修孔廟。徒弟們奔走相告說:佛爺遭難了!大家爭搶著募捐搭救他。孔廟不到個把月就建成了。他弄錢比惡毒的差役逼租稅還來得快當啊。

  異史氏說:我聽說金道人這個人,人們對他都直呼其名,說他是‘今世成佛’的活佛。(這個人)人品卑劣以吃糞為樂。齷齪到了極點。(對他來說)你用板子打他也不能增加他的羞辱,你罰他反而恰好接濟了他,南縣令對他的處置何其恰當啊!然而,孔夫子的圣殿壞了卻讓妖道去負責修繕,這也是士大夫的羞恥啊!

飛翔鳥中文    聊齋志異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