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平原縣一個舊官僚的子弟。他生性懶惰,生活越來越沒著落。后來只剩下幾間破屋,與妻子睡在破草席上,經常互相怨罵,難以度日。
當時正是炎熱的夏季,村子外邊原來有個周的花園,已經墻倒屋塌,只剩下一個亭子。村里有許多人來這里住宿乘涼,也在其中。有一天,天亮后,睡在這里的人都走了。太陽升起三桿高了,才起來,搖搖晃晃地想要回。忽然看見草叢中有一股金釵,他拾起來一看,上面刻著“儀賓府造”小字。的祖父原來是衡恭王府的儀賓,里的舊物,很多都是這種款式,因此拿著金釵躊躇了半天。這時有個老婆婆來尋金釵,雖然很窮,但秉性耿直,急忙拿出來交給了她。老婆婆很,極力稱贊的品德,說:“金釵不值幾個錢,可這是已故丈夫的遺物。”問:“您夫君是誰呀?”老婆婆回答說:“是已故儀賓王柬之。”吃驚地說:“那是我祖父!你們怎么認識的?”老婆婆也驚訝地說:“你就是王柬之的孫子嗎?我是狐仙。一百年前,我同你祖父相好。你祖父死后,我就隱居起來了。今天經過這里時遺失了金釵,恰好被你拾到,這不是上天的安排嗎!”也曾聽說過祖父有個狐妻,便相信了老婆婆的話,邀請她到中坐。老婆婆跟他去了。叫妻子出來相見,只見她穿著破爛衣服,面黃肌瘦。老婆婆嘆息說:“咳!王柬之的孫子,竟然窮到這種地步!”又見破鍋舊灶沒有一絲煙火,老婆婆說:“境如此,你們靠什么生活呢?”王妻就把貧苦的狀況細細地述說給老婆婆聽,忍不住嗚嗚咽咽哭泣起來。老婆婆把金釵交給王妻,讓她到市上當了錢買些米來暫且度日,三天以后再來相見。挽留她,老婆婆說:“一個妻子你還養活不了,我在這里,你只能仰望屋頂,無可奈何,有什么用呢?”說完徑自去了。對妻子講了老婆婆的來歷,妻子很害怕。稱頌她的仁義,讓妻子像待婆母那樣侍奉她,妻子答應了。三天后,老婆婆果然來了。拿出一些銀子,讓買米、面各一石。夜里她就同的妻子一塊睡在短床上。妻子開始很害怕,但后來看到她心意誠懇,就不再疑心了。
第二天,老婆婆對說:“孫子不要再懶惰了,應該做點小買賣。坐吃山空怎么能長久呢?”告訴她沒有本錢。老婆婆說:“你祖父在時,金銀綢緞任憑我取。我因自己是世外之人,不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沒有多拿過。只積攢下買花粉的四十兩銀子,至今還存著。長久放在我那兒也沒用處,你可以拿去全買成葛布,立即趕到京城賣掉,可賺點利錢。”聽從了她的話,買了五十多匹葛布回來。老婆婆讓他馬上收拾行裝,估計六七天就可以到京城。并囑咐,“要勤不要懶;要快不能慢。如果晚到一天,后悔就晚了。”恭敬地答應了,帶著貨物上了路。
中途遇雨,衣服鞋子全濕透了。他平生從未經歷過風霜之苦,疲倦不堪,就決定暫時在旅店歇息。不想大雨下了一整夜,房檐雨流如繩。過了一夜,道路更加泥濘難走。見來往的行人,積水沒過腳脖,心中怕苦。等到中午,雨才不下了。但一會兒,陰云密布,又下起大雨,只好又住了一宿才走。快到京城時,聽說葛布價格飛漲,心中暗暗。進京后,來到客店解下行裝,店主非常惋惜他來晚了。原來,南方的道路剛開通,葛布運至京城的極少;貝勒府又急著購買,價格頓時上漲,比平時貴三倍,前一天才剛購滿數額。后來的人都很失望。店主人把緣故告訴,悶悶不樂。過了一天,葛布運到京城的越來越多,價格更下跌了。因為沒有利潤不肯出售,遲延了十余天,算計食宿花費很多,更加煩悶憂愁。店主人勸他把葛布賤賣掉,改作別的買賣,只好聽從了,虧了十幾兩銀子,把布全部脫了手。早晨起來,準備回去,打開行囊一看,銀子全沒了。驚慌地告訴店主人,主人也沒有辦法。有人讓報告官府,要店主償還。嘆息說:“這是我命該如此,和店主有什么關系?”店主聽說后很感激他,贈送他五兩銀子,勸慰他讓他回去。自己考慮著沒臉回去見祖母,里里外外地猶豫徘徊,進退兩難。
一天,恰好看見有斗鵪鶉的,一賭就是幾千文錢。每買一只鵪鶉,常常花費不止一百文。他忽然心中一動,算了算行囊中的錢,僅夠販賣鵪鶉的,就回去同店主人商議。店主人極力慫恿他,并且約好讓他借住店中,管飯吃,不收他錢。很,就上路了。他買了滿滿一擔鵪鶉,又回到京城。店主人很,祝他早點賣光。到了夜里,大雨一直下到天明。天亮后,街上水流如河,雨還是沒停。只好住在店里等待晴天。可是雨一連下了好幾天不停。看看籠中,鵪鶉慢慢死了一些。害怕極了,不知怎么辦才好。又過了一天,死的更多,僅剩下幾只,合并到一個籠子內養著。過了一夜又去看,只有一只還。告訴了店主人,忍不住淚流滿面。店主人也為他振臂嘆息。覺得銀兩虧盡,有難回,只想尋死。店主人勸慰他,同他一塊去看那只活下來的鵪鶉。店主人仔細審視一番后說:“這只鵪鶉好像不同尋常。那些死了的鵪鶉,未必不是被它斗殺的。你現在也閑著沒事,就訓練訓練它,如果是個良種,用它來賭博也可以謀生。”遵照店主人的意思去做了。馴好以后,店主人讓他拿著到街頭,賭些酒飯吃。這只鵪鶉十分健壯,幾次都贏了。店主人很歡喜,交給些銀子,讓他去與富子弟賭,又是屢賭屢勝。過了半年多,積攢了二十兩銀子,心里漸感寬慰,把這只鵪鶉看作性命一般。起先,有個大親王好斗鵪鶉。每逢元宵節,就放民間養鵪鶉的進王府與他的鵪鶉角斗。店主人告訴說:“現在發財可以說很容易,所不知道的就是你的運氣如何了。”于是就把大親王府斗鵪鶉的事告訴他,帶他一起前去,囑咐說:“如果敗了,就自認喪氣出來;倘若萬一斗勝了,大親王肯定要買下來,你不要答應。如果他強買,你看我的臉色行事,等我點頭后再答應他。”說:“行。”
來到王府,來斗鵪鶉的人已經擁擠在殿階下。不一會兒,親王走出御殿,左右隨從宣告說:“有愿斗的上來。”立即有一個人手把鵪鶉,快步上去。親王命令放出王府的鵪鶉,客人也放出自己的,兩只鵪鶉剛一搏斗,客方已經敗了,親王大笑。不一會兒,登臺敗下來的已有好幾個人。店主人說:“可以了。”和登上臺。親王端詳了一下的鵪鶉,說:“眼睛里有怒脈,這是只兇猛善斗的鳥,不可輕敵!”命取一只叫鐵嘴的鵪鶉來對陣。經過一番躍騰搏斗,王府的鵪鶉敗下陣來。又選出更好的,但換一只敗一只。親王急忙命取來宮中的玉鶉。片刻功夫,有人把著這只鵪鶉出來。只見它全身雪白,像鷺鳥一樣,神駿不凡。膽怯了,跪下請求罷體,說:“大王的鵪鶉是神物;我怕傷了我的鳥,砸了我的。”親王笑著說:“放出來吧!如果你的斗死了,我會重重地賠償你的。”這才放出鵪鶉,親王的玉鶉直撲過來。這時的那只正像怒雞一樣伏在那里嚴陣以待。玉鶉猛地一啄,的鵪鶉突然飛起,像仙鶴似地攻擊它。兩只鵪鶉上下飛騰,相持了很久,玉鶉漸漸不支了。而的卻更加氣盛勇猛,越斗越急,不一會兒玉鶉雪白的羽毛紛紛被啄落,垂翅而逃。周圍觀看的上千人無不贊嘆羨慕的鵪鶉。
親王于是把這鵪鶉要過來放在手上親自把著它,從嘴到爪,審視一遍,問說:“你的鵪鶉賣嗎?”回答說:“小人沒什么產業,與它相依為命,不愿賣它。”親王說:“賜你好價錢,中等人的財產馬上可以到手,你愿意嗎?”低頭思索了許久說:“本來不愿意賣,大王既然這么喜歡它,如大王真能讓我得到一份衣食不愁的產業,我還有什么可求的呢?”親王便問價錢,回答說一千兩銀子。親王笑著說:“癡男子!這是什么珍寶,能值一千兩銀子?”說:“大王不認為它是寶,臣民我卻認為價值連城的寶玉也沒它值錢。”親王說:“為什么?”說:“小人拿著它到市上去賭斗,每次能得幾兩銀子,換成米,一十幾口人指望它吃飯,沒有挨餓受凍之憂,什么寶物能比得上它?”親王說:“我不虧待你,給你二百兩銀子”。搖頭。親王又加百兩。看了店主人一眼,見店主人沒動聲色,便說:“承蒙大王愿買,我愿減一百兩,九百兩銀子賣了。”親王說:“算了吧,誰肯用九百兩銀子換一只鵪鶉!”裝起鵪鶉就要走,親王忙喊:“養鵪鶉的人回來!養鵪鶉的人回來!我實實在在給你六百兩銀子,肯就賣,否則就算了!”又看店主人,店主人仍沒什么表情。心中已非常滿足,惟恐失掉這次機會,說:“以這個數賣給你,心中實在不情愿。但討還了半天價買賣若不成,得罪了王爺我擔當不起。沒別的辦法,只好按王爺的意思辦!”王爺很,立刻秤出銀子交給他。裝好銀子,拜謝賞賜出來。店主人埋怨說:“我怎么說的?你這樣急著自己作主賣了。再還一下價,八百兩銀子到手了。”回去后,把銀子扔在桌上,請店主人自己拿,店主人不要。再三相讓,店主人才把他的飯錢算清收下。
整治好行裝回到,詳細述說了自己的經歷,拿出銀子讓大共享快樂。老婆婆讓他買了三百畝良田,蓋房子置具,居然又恢復了祖上的世景象。老婆婆每天很早就起床,讓督促傭工耕種;的妻子督促人紡織。稍有懶惰,老婆婆就斥責他倆。夫婦兩人安守本分,不敢有怨言。過了三年,里更富了,老婆婆辭別要走。夫妻二人共同挽留她,直到難過地流淚,老婆婆才留了下來。可第二天早晨,夫妻二人去問安時,老婆婆已經杳無蹤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