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五十五章落定塵埃再起波瀾

  卯時末,

  夜幕漸漸褪去天色徹底放明,

  那頭擇人而食巨獸也徹底露出了尖牙利爪,

  “陛下,察舉制能千百年來沿用至今。”

  “自然有其中存在的道理啊!”

  有崔姓老臣頭顱猛然觸地哀嚎出聲,即便是那一襲紫袍的秦清堂也擋不住自己脫口而出的話語,因為科舉于自己等世家門閥無異于釜底抽薪,遠遠不是萬卷藏書化為廢紙可以比擬的!

  “陛下!”

  這邊的哀嚎還未落下,

  一旁又有老臣高呼道,

  “這是歷朝歷代老祖宗傳下來選官之法,以“孝悌力田”至“光祿四行”不斷完善,這千百年來不知道為朝廷選拔出多少賢良方正的有識之士啊!”

  “察舉也是國泰民安之本啊,為官之人當以德行為重,怎能以區區一時筆試定下成敗,如今若是貿然廢除更改新法,必然動搖國之根本啊!”

  朝堂之上烏泱泱的跪倒了一地的官員,堂而皇之的言論此起彼伏,深紅色的地毯已經被各色朝服遮擋,細細看去整個朝堂竟是過半之人跪倒在地,其中不乏聞此噩耗昏厥在地的老者。

  “陛下,這是科舉制的章程!”

  “老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良久這才定下,”

  “無論如何墾請陛下過目之后在做商談!”

  秦清堂絲毫沒有理會身后烏泱泱跪地的人群,只是決然的從懷中掏出一沓厚厚的紙章遞給一旁的宦官呈上去。

  “國之根本,所謂之察舉,是為朝廷選拔人才的,可如今既然已經徇私枉法,察舉成了諸多官員中飽私囊收受賄賂的法門,那便廢了便是,不論怎樣至少科舉而言,要公正百倍!”

  秦清堂隨后起身望著身后簇擁著的數十寒門子弟眼神清明道,講到底自己也是寒門出身,深知其中不易,而更為卑微的百姓,科舉的存在也給了他們一絲改命希望。

  “秦公,切勿一時沖動!”

  “其中誤會解開再說也不遲啊。”

  有朝臣痛哭流涕道。

  秦清堂默不作聲只是冷眼看著跪地的群臣,

  若是旁人說出這等言語指不定便是拼著罷官回鄉也要擼起袖子揍上一頓,可說話的那人是當朝宰相,監察百官許久,原本就是威望極高。

  在加上前方那個身穿蟒袍眉宇冷冽的的少年郎,他背后堆積的尸骨加起來恐怕比朝堂上這幾大頂尖門閥的直系加起來還要多。

  一切的一切似乎早有預謀,

  而自己等人似乎已經沒有了反抗的余地。

  余下小半寒門子弟站在場中覺得有些突兀,秦清堂口中那句“開科舉,納英才。”還在腦海中不斷回響,恍惚之間只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望著那身穿紫袍的身影目光中滿是崇敬。

  在看那少年郎時更是實實在在的生起了一種遇得明君的心思,因為誰都知曉,那個位置要不了多久定然是那少年郎坐下,而一個朝廷想要表法,便離不開權勢顯赫之人的支持,而那少年郎便是未來整個大乾地位最為尊崇之人家有了他的支持所有的不可能似乎也變成了可能。

  龍椅上徐武正翻閱著秦清堂細細定下的章程,說來其中條款自己有些不懂,可看到一些定下的細節還是不得不感嘆秦清堂對朝堂局勢的把控,不論是科舉考試科目的尋尋漸進,還是各級考試的把控都做到了結合時局,在少年郎提出一個大致的框架的前提下,將整座房子都搭了起來,而且搭得無比完善。

  此刻,

  朝堂之下,

  針落可聞,

  所有人都知道科舉是殿下的意思,

  那自然也就是陛下的意思,

  可心底還是有一分希望的,

  畢竟在陛下點頭之前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這些日子,有勞愛卿了!”

  指節輕輕敲打著龍椅的扶手,偌大的朝堂寂靜無聲,不知過了多久,龍椅上徐武終于翻到了最后一頁,看清所有章程之后緩緩開口道。

  “這章程朕看過了,細致至極!”

  “想來于國朝有益,功在千秋!”

  “諸位愛卿不妨看看,這科舉制度具體的章程已經極為細致,其中種種若是無異便就此定下,昭告天下。”

  “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層層遞進,經義明世理,文章,學治國,科舉遍及天下,想來一旦成熟,天下英才也能如秦相所言,盡入吾彀中!”

  徐武的話音剛剛落下,

  便如同一顆巨石落入平靜的水面,

  掀起軒然大波,

  “臣等,有異!”

  素來沉穩的吏部侍郎此刻竟是直接大呼出聲。

  “陛下,切不可如此!”

  “陛下,三思啊!”

  “陛下,三思啊!”

  太和殿中傳出的哀嚎聲在皇城的上空回蕩,殿外的宦官,宮女只覺得身子骨有些發軟,便是守在門外的涼州兵卒也是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陛下,老臣死諫!”

  有老臣見徐武無動于衷,

  竟是直接走出暴喝出聲!

  文死諫,武死戰,

  素來都是歷朝歷代最為悲壯的方式,如今這人邁步走到朝堂正中,望著朝堂之上眾人眼神中竟是透出一股子悲涼。

  “陛下,敢問當真要開科舉?”

  那吏部侍郎眼中帶著決絕。

  “倘若真是要一意孤行那老臣便只有身死在這太和殿上,以死明志!”

  久久不見回答,那老臣高聲道。

  說罷,

  整個人竟是直接往那大殿之上的盤龍柱上撞去,細細看來,眼底竟真是心存死志,于他而言,似乎此刻竟是帶入了歷朝歷代錚臣的角色。

  “崔大人,不可!”

  “崔大人,不可啊!”

  周遭那些跪倒在地的群臣驚呼道。

  “陛下!!!”

  “您就勸勸崔大人吧!”

  有人眼眸的余光落到了不為所動的徐武身上,

  哀嚎聲更是哭天喊地,悲切不止。

  “呵…”

  一聲輕呵,

  在大殿之中極為突兀,

  眾人望去是那身穿蟒袍的少年郎口中傳出,

  “以死明志,青史留名!”

  “本就是崔大人所愿,諸位又何必攔著?”

  少年郎望著那老臣輕聲喃喃道。

  “來!”

  “撞吧!”

  “對準這個位置,崔大人記得勁大一些,不然若是沒死,還得忍著巨疼再撞一次,算起來實在有些不值當。”

  少年郎邁步到了盤龍柱旁,

  指著那鍍金的龍角處笑意盈盈道。

  “放開崔大人!”

  少年郎指著群臣道,冷冽的氣息在朝堂上彌漫,那些個官員只覺得整個人落入冰窟一般,下意識的松手。

  “史官,何在!”

  “臣在!”

  “記下!”

  “今日崔大人所言所做原原本本的記下!”

  “也教后世人曉得,”

  “崔大人以死明志實乃我大乾千古錚臣。”

  “可惜就怕事與愿違,在后世人眼中確是個不明事理的蠢才!”

  少年郎嗤笑出聲。

  “殿下,老臣將死,又何必言語辱之。”

  那吏部侍郎滿身死氣,

  此刻竟是頂著那股子攝人心魂的壓力與之對視道。

  “是非功過自與后人說。”

  “崔大人要死,便死吧。”

  “史書中本殿絕不添油加醋!”

  “為了制衡門閥!”

  “殿下當真要至江山社稷于不顧嗎?”

  吏部侍郎悲嗆出聲,

  眼下竟是直接撕破了面皮當年對質道。

  事情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那老者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我徐家在涼州之時!”

  “上京祭酒年年佳篇頌太平道盛世。”

  “國朝大儒滿口仁義禮智圣人教化。”

  “難不成,這便是崔大人口中的江山社稷?”

  少年郎往前邁出一步冷聲問道。

  “我涼州三十萬鐵騎兵臨上京城下之時!”

  “袞袞諸公遍插黨與只顧自家門閥!”

  “這便是,崔大人口中的方正賢良之人?”

  少年郎語調降了下來,

  冰冷冷的話語沒有給場中眾人絲毫臉面,

  往前邁出一步,

  嘴角掛著輕笑,

  “若是如此,那便是了!”

  “如此門閥,不要也罷!”

  少年郎距離那崔姓老者已經距離不過半步,

  目光如炬死死的盯著他,

  周遭眾人低頭不語,只是緊咬牙關,因為誰都知道這話,是說給自己等人聽得,而眼下,當遮羞布扯下的時候,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殿下,言過了…”

  崔姓老者長嘆一聲,

  “殿下,這等誅心之言…”

  吏部侍郎聞聲驚駭欲絕,

  “爾等,還有良心嗎?”

  少年郎怒極反笑道,

  “亞圣有言!”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如今,殿下視我等為仇寇,”

  “今日這番話語傳出去不怕天下百官寒心嗎?”

  蒼老的嗓音在大殿之上回蕩不絕,

  “這百官之說,從何而來?”

  “往日朝堂不盡是各大家族的嫡系旁系嗎?”

  “若要寒心,寒的也是爾等的心。”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本殿每每聽到這句話,睡不安穩…”

  少年郎仰頭望著大殿之外的萬里河山低聲念叨著。

  “也罷,也罷…”

  輕聲的嘆息漸漸散開,

  那吏部尚書望著那雕龍刻鳳的木柱,

  凄冷一笑,直直的撞了過去。

  這趟沒有人阻擋,

  所有人都是靜靜地看著,

  “嘭…”

  “滴答,滴答…”

  這是觸目驚心的紅色,

  那嫣紅的血漬順著鍍金的龍角蜿蜒而下,

  “諸位大人,可還有異議?”

  少年郎聞著空氣中濃郁的血腥味只是覺得可笑,沒有半分憐憫,不管是取名也好,還是取義也罷。

  “殿下…”

  “別,”

  吏部尚書王淵明正欲出聲,早些時候被氣的昏厥的謝姓老者,不知何時悠悠的醒來,手死死的扯住王淵明的袖口,暗自搖了搖頭。

  吏部尚書王姓老者望著盤龍柱前還流淌著鮮血的尸體吶吶的有些出聲,最后收回目光在無半分波瀾,只是默默地注視著那個眉宇冷冽的少年郎,最后握攏的拳頭,漸漸松開,只是苦澀一笑,最后跪倒在地高呼出聲。

  群臣灑淚跪倒。

  “父皇,下旨吧!”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天下察舉官員腐敗,以至州郡不安,民不聊生,今開科舉,考經義,明世理,正品行;考文章,知天下,明治國;廣納天下英才!”

  “科舉每三歲一次,各地過“生員”皆可參考,逢子、午、卯、酉年舉行,為“鄉闈”;次年“禮闈”逢辰,戍,未年舉行…”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太和殿中擬定的圣旨緩緩傳出,

  “父皇,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此事塵埃落定,

  太和殿外,

  臺階的盡頭,

  “殿下,此事未免太過平靜了些…”

  秦清堂站在少年郎身側望著緩緩散去,消失在宮門外的百官憂心喃喃道,爭斗的局面在預料之中,撕破臉皮也是必然之舉,如自己上次逼宮的時候一般,哪怕是死上幾十人上百人,也不足為奇。

  可眼下僅僅死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吏部侍郎,

  一個崔家得話事人,

  一個于此時而言微不足道之人便結束了…

  “哀大莫過于心死…”

  少年郎手指撫過質地細膩的白玉欄桿悠悠道。

  “或許他們已經心死。”

  “所以這刀子即便是往心窩子里扎。”

  “能不能如預料中的一半。”

  “心死之人?”

  “這類人往往在無后顧之憂,行事葷腥不忌。”

  “往后的日后,還得勞煩殿下費心了!”

  秦清堂憂慮道,

  “行事葷腥不忌?”

  “好一個行事葷腥不忌!”

  “本殿倒是希望如此,也好有個理由,堂而皇之的講涼州當初說過的那話用到這上京城中。”

  少年郎眺望著宮門外長街上,那簇擁在王,謝兩大家主身旁的官員輕聲道。

  酉時,

  洛城門外,

  紅霞漫天,

  一清瘦老者正踏著夕陽邁步往城中而來,

  戴環冠,穿句屨,掛玉餒,

  天下最為標準的儒士打扮,

  行走之間隱隱有玉石相撞之聲,入城中,仰頭望著街道上繁華的景象,清瘦老者笑了笑,嘴唇輕啟,不知低聲念叨著什么。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飛翔鳥中文    開局就殺皇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