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行渡江

  自從大戰爆發之后,孫權便盡起國中精兵到達荊州。朱治本是運送糧食,后來也被留在了安陸。

  實在是王威等人打劫水路,過不去。

  而一江之隔,有兩個江夏。蔣琬在北,精兵四五萬。朱治在南,水軍三萬。

  兩家雖然隔岸相對,但是水寨并非是面對面立著的,距離頗遠。

  昨晚上深夜,朱治調兵遣將,江北的人不知道。但是天亮之后,朱治親自率領水軍,往上游前進,在北岸王威水寨面對面的南岸安下水寨。

  雙方水軍開始正式對峙。

  但就像朱治所說的,蔣琬兵多,而江夏一帶乃是平原地形,可以渡江的地方極多,可以分兵渡江。

  但是強行渡江也是需要條件的,這個條件便是馬良已經殺到了油江口,拖住了孫權在油江口的一萬水軍。

  關平進逼迫孫權的江北大營,拖住了孫權部分精力。若是孫權有余力,水軍從上游乘風破浪殺來江夏。

  以水軍橫行江上,那蔣琬是不敢渡江的。

  環環相扣。馬良是第一個出手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人。

  而此刻馬良派遣的暗中傳遞消息的人,還沒有見到王威。但是朱治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王威便也猜出來了。

  江北關軍水寨。

  王威與黃忠二人身上穿著袍服,手按劍柄,披著大氅,迎著江風觀看南岸局勢。可以清楚看到,朱治在南岸,修建水寨。

  “看來馬良已經行動了。將軍在此盯著,我回去大營,寫信給蔣長史。請他發精兵南下,商議渡河。”

  王威見之有了判斷,吩咐了黃忠一聲,便下了水寨,往大帳而去,寫好了書信之后,命親兵快馬送去安陸。

  而便在王威傳遞出消息不足半個時辰,馬良派來的人,也進入了王威的水寨。證明了王威的判斷。

  安陸。

  消息傳到安陸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蔣琬剛剛吃了晚飯,正打算往書房去看看書卷。

  路上,便有小吏送來了王威的書信。蔣琬緊了緊身上的大氅,打開絹布觀看,面色不變,卻長出了一口氣。

  終于還是發生了。

  馬季常。

  等待是辛苦的,發生了之后,卻是輕松了。

  蔣琬將絹布收起,對這小吏道:“命陳蘭,雷緒,鄧方,以及傳令去我本部,今夜修整,明天拔營。往南方而去。命功曹呂松留守江夏,供給前方軍糧。”

  蔣琬這個長史,也終于要親自擼袖子下場了。

  “諾。”小吏應諾一聲,下去傳令去了。次日一早,蔣琬便讓功曹呂松留守安陸,也不坐車了,直接騎馬,率領數十人往軍營而去,匯合了自己本部人馬,以及陳蘭,雷緒,鄧方三將,大軍往南方去與王威匯合。

  天黑之前到達江北,立下營寨。蔣琬則帶著鄧方,陳蘭,雷緒策馬往水寨中見王威,黃忠,廖化,丁奉。

  “蔣長史。”

  以王威,黃忠這等大將,也在帳外迎接蔣琬,雙方一陣攀談,一起入帳。蔣琬也是往北方尊位坐下,大將們各自分坐。

  “南岸消息如何?”蔣琬坐下后,便問道。

  “朱治命朱然領五千精兵守西陵。命諸葛瑾領五千精兵守備鄂縣。自領二萬水軍在水寨中。”

  王威回稟道。

  這是今天暗探才傳來的消息。

  “果然是守西陵與鄂縣啊。”雖然說在預料之中,蔣琬還是忍不住蹙眉不已。孫權讓顧雍做長沙太守,命賀齊鎮守長沙,真是一招秒棋。

  若是馬良能把長沙也個占據了。那么孫權的退路,便只剩下了油江口,西陵,鄂縣一條路。

  若是如此,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猛攻西陵,屯扎重兵,截斷孫權歸路。

  現在則是孫權如果退兵,可以走江夏路,也可以走長沙路。

  蔣琬想了一想,抬頭對鄧方說道:“鄧司馬,你部在明天乘船渡河。至西陵城北,若守將朱然率兵半渡而擊。你便將之擊潰,可否?”

  “若朱然敢出城,必吞之。”鄧方很有信心,起身應命。

  卻并非是吹牛皮,一則陳到麾下的兵馬都是聚斂了甘寧,張飛,魏延舊部所獲得的兵馬,最是精銳,披甲率極高。

  二則鄧方此人確實也是不簡單之輩。歷史上劉備入川,設置了管理南中的庲降都督一職。

  第二任庲降都督便是李恢,第一任便是這位鄧方。若沒能力,劉備能任之?

  強兵強將之下,便是朱然率軍來半渡擊之,便是不能取勝,也能與對方兩敗俱傷。而朱然只有五千精兵,若憑光了,那西陵城便屬于關家的了。

  蔣琬見鄧方如此,滿意無比,又稱贊道:“將軍雄壯。”然后,蔣琬又調兵遣將不停,對王威,黃忠,廖化,丁奉說道:“明天鄧司馬強行渡河,朱治必然率領水軍阻擊。四位將軍率領水軍,逆戰朱治,以做掩護,務必不敗。”

  “諾。”

  王威,黃忠,廖化,丁奉齊齊應諾一聲,接下了命令。而后,蔣琬又下令不停,說道:“鄧司馬或在南岸立足腳跟,或引誘朱然半渡擊之,然后敗之殺入西陵城。若是殺入西陵城便不需要多提。若是朱然沒有出擊,鄧司馬便守住立足處,我與陳將軍,雷將軍一起渡河,便攻占順山城,聚斂附近糧草作為立足,然后合兵攻打西陵。只要打下西陵,江東必然震動。若山越能起兵反叛,孫權必然退兵。”

  “諸位。成敗在此一舉。望勉勵。”說到最后,蔣琬不免激昂,從坐上站起,鋒芒畢露。

  “諾。”眾將齊齊站起應諾一聲。

  關家方面船只也有許多,不僅是戰船,還有大船民船。運送兵丁,少許糧食不難。

  次日一早,鄧方率領五千余最精銳的陳到所部精兵,登船先行。往西陵城北的渡口而去。

  次之,王威率領黃忠,廖化,丁奉等水軍,順江而下,殺向朱治水寨。

  兵馬調動,一如昨夜蔣琬之命。

  而王威,黃忠,丁奉,廖化等人的水軍加起來足有二三萬之多,戰船數千艘,水寨開門,戰船進出便需要極長的時間。

  加上鄧方率領精銳步軍先行。南岸的朱治又不是瞎子,自然獲得了消息。

  朱治獲得了消息之后,一邊下令水軍駕駛戰船出了水寨排列,要與王威等人激戰。這一次不是上一次護送糧食的任務。

  如果是水軍堂堂正正的較量,哪怕是兵少一些,朱治也是不怕的。

  下令了命令之后,朱治便穿上甲胄,披上大氅,按劍登上了水寨上觀看江北情況。消息匯總,很快朱治便知道了江北有人乘船,往西陵城北渡口而去。

  朱治蹙眉,頗憂心兒子朱然年輕氣盛,忍不住出擊。便吩咐身邊親兵,說道:“去告訴朱將軍。對方出兵強渡,先鋒必然精銳。他兵少,不可輕動,守備西陵城便是大功一件。”

  “諾。”

  這親兵應諾一聲,立刻下去傳令去了。

  不久后,江北的王威,黃忠,丁奉,廖化等人戰船差不多排列好了,迎風出動,在鼓噪聲中,朝著朱治水寨殺來。

  而朱治的水軍戰船,也已經排列好了。

  朱治下了水寨,登上了一艘艨艟戰船,立在船頭,拔出了腰間的長劍,大吼道:“殺!!!!擊潰對方水軍,關羽便完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治說的沒錯。如果沒有了水軍,長江便是孫權的了。

  最快速,最容易擊潰關家的,其實是這一次水軍大戰。

  “咚咚咚!!!!!!!”

  朱治水軍盡數殺出,留守卻還有少許的司職軍鼓的士卒,士卒們揮動鼓槌,鼓聲震蕩轟鳴。

  今天長江上風平浪靜,適合廝殺。

  北方關平大軍。

  黃忠,丁奉,廖化身為戰將,各領戰船在前,形成三叉。王威身為主帥,引兵在后,按劍在一艘艨艟上。

  “嘩嘩嘩!!!”雖然風平浪靜,但是戰船橫行,卻也帶起了旌旗在飛舞,獵獵作響。

  王威眺望前方,眼見朱治盡起水軍,水寨之中擂鼓震天。便也是興奮莫名。

  “我們是掩護鄧方渡江,而朱治是想要擊潰我們。而反過來,我們如果擊潰了朱治,僅憑朱然,諸葛瑾各自的五千精兵,卻是守不住西陵城,鄂縣的。”

  王威雙拳緊握,理智告訴他,不應該這般冒險。雖然我方水軍兵力較多數千人,但是江東水軍也更加精銳。

  水軍拼的不是鐵甲,水軍極少有士卒披鐵甲,因為落水之后,數十斤重的鐵甲,便是要命的。

  關家的軍隊與披甲率勝過江東兵,但是水軍方面,反而真的不如江東兵。

  而關家只有他們這一批水軍,若是戰敗覆沒了。別說局部戰失敗了,后續的戰爭基本全完了。

  便是馬良在荊南,相隔長江,是孤軍。遲早會被孫權消滅。所以王威主要的任務是掩護。

  但是有時候掩護,也會陷入泥潭。

  變成決戰。所以一開始便決戰,也不算違背命令。

  “剛好,我也想戰。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大將四人,難道還怕你不成?”王威熱血沸騰。隨即大手一揮,喝令道:“朝黃忠,廖化,丁奉亮戰旗,告訴他們,與朱治拼了。”

飛翔鳥中文    三國之關平當老大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