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三章關平的死命令

  對了。

  張雨說的這種布,便叫絹布,材料乃是熟絲線。

  這是整個漢朝中高檔的布,也是硬通貨的布。

  普通百姓一般穿麻布做的衣裳,頂級權貴則多是穿絹布,蜀錦制作的衣裳。

  關平相中了這個生意。

  關平琢磨了一下,決定從兩個方向抓這件事情。一是辦廠,而是改進一下織布機。

  第一個很好理解。

  關平知道這個時代的絹布,之所以能夠生產出來,完全是依靠類似于張雨,老媽劉氏這樣的女人,在家中織出來的。

  女人織布補貼家用。

  或許有小型作坊,但應該規模不大。

  辦廠子才提高工人們的技術,生產效率,也才能大規模的將絹布生產出來,并節約成本。

  大規模的收購熟絲線,大規模的生產出絹布,從而成為行業龍頭,可以掌控整個行業。

  關平做事向來是轟轟烈烈,目標很高的。正所謂先制定戰略,然后才想辦法在戰術上取勝。

  就算不能形成絕對掌控,辦廠生產絹布,也可以改善房陵地區的人們的生活水平,畢竟辦了廠子就需要招募工人,招募工人后得給工人發錢。

  第二當然是改進一下織布機了。

  這也很好理解。根據張雨所說的,關平得出的數據是一個還算熟練的婦女(張雨),半個時辰(一個小時)能織出一米絹布。

  如果能將織布機改進,哪怕是只提高一丟丟的效率,也是莫大的優勢。

  可惜關平不是工科狗,否則就發明珍妮織布機一下子搞定了。所謂珍妮織布機,乃是工業革命的象征之一啊。

  可惜關平不會。

  甚至說,關平連改良目前所擁有的木質的織布機,也沒有能力。

  工科狗這種生物,實在太優秀了。

  只有穿越之后,才捶胸頓足自己不是工科狗啊。

  關平決定了這雙管齊下之后,第一個辦的便是找人改良織布機。

  盡管關平自己不會改良,但是找專業人員試試啊。

  這專業人員,便是馬勝了。

  就是那個幫關平打造出了馬蹄鐵,馬鐙,幫關平改良了犁,水車的工匠,自從水車,犁之后,馬勝便成了關平這里的技術總監了,手底下有許多優秀的工匠。

  目前馬勝正幫郡內,打造犁,水車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春耕。

  春耕當然很重要,但是關平覺得改良織布機也很重要。

  與張雨一番聊談之后,關平就召見了馬勝。并讓郡內的諸曹(小吏)推薦了一下,房陵郡有名氣的商人們。

  也召見過來,排隊在馬勝后邊再見面。

  咱的技術總監,地位可是比商人們高啊。

  不久后,馬勝就來了。這家伙還是老樣子,五大三粗,一臉黑漆漆的。在關平召見他的時候,他還在打鐵。

  工作正做了一半,沒辦法只能先扔下了。誰叫太守大人召見呢?

  馬勝與關平很熟了,從關平還是小將軍的時候就認識了關平了,之后是司馬大人,小君侯,校尉大人,到了現在的太守大人。

  這升官怎么這么快?

  馬勝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入了書房。進來后,便見在尊位上坐著的關平,馬勝連忙躬身行禮,口稱太守大人。

  漢代的工匠地位不太高,但也不低。不過至少在太守大人面前是沒有座位的。但關平沒有官老爺的毛病,就讓馬勝坐下。

  馬勝猶豫了一下,然后一臉誠惶誠恐的坐下。在此之前馬勝從未跪坐過,此刻在書房內,太守大人的面前,總不能盤坐吧?

  馬勝于是也學著跪坐,姿勢很別扭。

  關平也不計較這等微末小事,和顏悅色道:“馬勝啊。你可知道織布機?”

  “小人知道。”馬勝立刻回答道。心里頭有譜了,原來是織布機啊?

  但我一個鐵匠,與織布機有什么關系?

  馬勝雖然曾經改良過水車,但基本上都是工匠們一起琢磨的,他在旁更多的時候是干瞪眼。

  而織布機顯然也是木匠活計。

  “我嫌織布機織布太慢了。能否改一改?”關平用商量的口氣問道。

  “敢問太守大人,如何改進?”馬勝很是爽氣問道。卻誤以為是與上一次一樣,關平提供思路,他帶著手下一起琢磨。

  關平聞言搖頭說道:“我也不知如何改進。”

  馬勝瞠目結舌的看著關平,你不知道如何改進,那叫我怎么改進?

  關平同情的看了一眼馬勝,因為我是太守,你是個工匠,所以我要你怎么辦事,你便要怎么辦事。

  關平說道:“我不管過程如何,只要結果。你帶上二十名優秀的工匠。琢磨如何改進織布機。哪怕是一點點的改進,我都重重有賞。每人賞賜一金。”

  馬勝頭一次跪坐,很是別扭,此刻瞠目結舌,下意識的扭了扭屁股。然后小心翼翼的說道:“太守大人,這沒有頭緒,沒有思量,該如何改進?”

  這很過份好不好。

  哪怕是給我們每個人十金。我也沒有信心改進一臺織布機。

  須知道織布機的出現,乃是無數工匠的智慧集結。如今的織布機,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馬勝可沒有信心,將織布機的效率提高。

  “我只要結果。”關平有點不耐煩了,露出了老板臉,稍稍不悅道。

  “諾。”馬勝怏怏應諾一聲,不敢反抗,然后向關平辭別,匆匆下去尋找二十位房陵頂級工匠,研究織布機去了。

  因為太守大人一個很任性的任命,馬勝便只能上刀山下火海一般的,硬著頭皮去干了,沖鴨。

  關平對于馬勝逆來順受的姿態很滿意,然后便拍拍手,叫來了門前的一位親兵去傳喚下一波人,商人們。

  不久后,五個人走了進來。

  商人嘛,傳統形象是大腹便便,十分圓潤。這從門外走進來的五個人,有兩個是這樣的形象,剩下的三個人則是高瘦。

  年紀嘛,各階段都有。

  雖言商人,但是這些人穿戴卻仿佛是士人,大袖袍服,頭戴冠。

  漢代的商人,地位并不高,但也不低。

  不過古今商人們有一個通病。

  很容易被權勢者破家滅門。

  所以商人們在努力的積攢家業之后,都會讓子弟讀書,開始朝著士人的方向發展。

  于是,新的寒門便誕生了。

  糜竺,糜芳兄弟,便是其中的翹楚。

  這五個商人入得書房之后,很是小心翼翼的對關平行禮。關平讓他們坐下,他們便乖乖坐下。

  關平問了他們的姓名,他們一個個便乖乖的報上了姓名。

  十分乖巧。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商人們容易被權勢者破家滅門。而關平乃是新入房陵,雖然最近施展仁政,對吏民有利。

  但商人們嘛,是另一種群體。

  便是太守大人將富商們殺了,也不會動搖統治。

  反正商人們就是這么尷尬,需要夾縫里生存。

  關平在得知了這幫商人們的姓名之后,讓五個商人推舉出一個為首的。商人們就推舉出了一個叫李忠的商人。

  一個四十來歲,大腹便便,油光滿面的商人。

  一看就是成功商人。

  不過這成功商人在關平面前,很是緊張不安,低眉順眼的同時,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你們都是本地商人,而房陵最熱的商品便應該是皮毛與藥材了。但不管是哪個地方,都有絹布的生意。你對絹布應該多少都有了解吧?”

  關平問道。

  “回稟大人。小人家中也有販賣熟絲線,再從婦人們手中收購絹布的生意。”李忠低眉順眼的回答道。

  收購熟絲線,賣給如張雨這樣的婦人,再從婦人手中收購絹布,再賣出去。

  這便是這個生意的產業鏈了。

  至于養蠶,種植桑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關平點了點頭,然后說道:“我知道一匹布需要九千錢的熟絲線做成本,你們收購成布,九千二百錢,賣出去是一萬錢,對嗎?”

  談起生意經,李忠膽子大了許多,說道:“回稟大人。大人說的大體都對,但是賣出去的價格不一定一萬錢。”

  “喔?”關平有些驚訝。

  李忠便解釋道:“目前天下戰亂不斷,北方尤其嚴重。曹公在北方勸種糧食,種桑樹養蠶的人著實不多。相反南方比較平靜,種植桑樹養蠶的人不少。生絲熟絲線便宜,絹布自然價格不高。一匹布在巴蜀,荊楚,江東價值不過一萬錢。若運去北方中原地區,可能就價值一萬五了。若是運去涼州,幽州與狄夷交易,沒準就價值二萬錢,甚至是一匹布,可以買一匹好的戰馬。”

  關平聞言連連點頭。

  這幽州戰馬不過價值一金而已,到了巴蜀,荊楚地區,卻價值十金,利潤十倍。這乍一看,南方很吃虧啊。

  但南方出產的絹布到達北方,利潤也很大。

  難怪歷史上蜀漢依靠蜀錦的出口,來維持北伐戰爭的軍費。北方的馬,南方的絹布,商品往來,利潤都是豐厚的。

  而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漢人與狄夷卻不是一定要做敵人,也可以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嘛。

  關平甩甩頭,將腦中的雜念甩了出去。然后和顏悅色的說道:“我打算招募女工,在房陵九縣開辦工廠,大規模生產絹布你等以為如何?”

飛翔鳥中文    三國之關平當老大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