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楊國舅 第六十五章 酸詩
藏鉤戲暫告一段落。
楊云從現場最不受矚目之人驟然變成焦點。
在座人等都想知道楊云還有什么神通,可惜這里并非斗法大會現場,而且在座的也非道士,主持雅會的劉元卓知情識趣,不再提有關楊云擅長道法之事,旁人只能把獵奇心思收回。
“今日雅會,當然要探討一下詩歌。”劉元卓道。
王籍笑道:“劉兄的詩才極好,不如看看劉兄有何好詩面世?”
劉元卓面露慚愧之色:“在下的詩才不及韓兄,還是請教韓兄有何高作吧!”
劉元卓要給韓家嫡長子韓洛面子,之前藏鉤戲中韓洛折戟,沒有機會露臉,劉元卓便先給韓洛表現的機會。
韓洛卻很灑脫,笑著搖頭:“我詩才不行,不如聽聽在場有何好詩?或者探討一下新近世面上有何好詩,我等也好仿效學習。”
在場基本都是自詡為才子的讀書人,此時眾多世家千金在場,都竭力想表現自己。
這時代,詩賦是進士科考試的重點項目,使得每個人都要學習創作詩詞,好壞姑且不論,至少作詩時韻律和平仄都不是門外漢。
劉元卓等人還在謙讓,其他的公子哥卻絲毫也不客氣,一個個起來侃侃而談。
“……在下聽說,常州的蔣冽創作了一首詠雪的七言絕句,頗為雅致,諸位不知是否想品評一番?”
“江南東道下雪嗎?他一個常州人居然詠雪?那邊就算下雪也絕不盈寸,比之塞外數尺深的大雪遠所不如,詩賦意境想來也會相形見絀。”
唐朝是中國歷史繼先秦和西漢后第三個溫暖時期,中原地區不僅有大片竹林,還盛產柑橘,洛河、渭河基本不結冰,中原和山東之地的冬天常無下雪現象。劍南道眉山以南,山南道涪陵之地都有荔枝分布。
所以,這次雅會才會有人指責蔣冽的詠雪詩不行。
很快又有人評點李太白去年在淮南道安陸所作《劍閣賦》,譏笑其自不量力,以為到長安求官水到渠成,一展所長,結果卻鎩羽而歸。
在場都是世家子弟,做官易如反掌,反觀李白雖然才名在外,但因為連續求官不得,所以在座這些人,言語間并未有多推崇。
一群人探討詩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楊云發現自己跟這場景格格不入。
他可以出來作一兩首詩,但他所知詩賦基本是流傳千古的名篇,他不認為在這種場合做出這些詩是好選擇。
“高人可有作詩的興趣?”
王籍趁著在場人熱烈探討詩賦時,湊到楊云耳邊問道。
王籍有意把楊云推薦給益州士子,剛才的推介很成功,但也只體現出楊云道法精妙這一節,他不清楚楊云是否具備詩才,他本生性謹慎,自然先問清楚再決定是否幫楊云推介。
楊云微笑著搖頭。
王籍馬上會意,不再強求。
楊云對雅會無太大興趣,就算眼前有漂亮的貴族千金在場,他也提不起絲毫興致。
他心里掂得很清楚:“我一虛歲不過十四的少年,怎么可能跟這些待嫁的閨中少女產生交集?等我成年,怕是你們早就為人母。不是小爺我不喜歡美女,實在是跟你們有代溝,湊不到一塊兒。”
楊云不想在詩歌探討中發話,但在場卻有人不想輕松放過他。
楊云神游天外時,突然一人問道:“楊兄想必對詩賦頗有研究吧?我們想聽一下楊兄的高見。或是楊兄有何佳作?”
楊云記得說話這人名叫司馬杰,之前在玩藏鉤戲的時候就很礙眼,明明輸了卻把木鉤藏到另外一只手里,被揭破后還狡賴,說握左握右并無硬性規定,屬于這次雅會中少有的“蛀蟲”。
司馬杰針對楊云主要是為了表現自己,只有這樣才會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名門千金的注意。
“人家只是個道士,你幾時聽說道士會作詩?這雅會邀請他來有些莫名其妙!”在場有個人對楊云很不滿,便是之前被楊云捉弄過的劉清媛,見有人站出來針對楊云,眼前一亮,立即用不滿的口吻道。
劉元卓瞪了她一眼,道:“妹妹,這是你對待客人的禮數?”
“哼。”
劉清媛輕哼一聲,未再多言。
劉元卓對楊云道:“楊兄弟不要介意,雅會不過是為我等聚會找個由頭,非要計較細枝末葉,那就沒了趣味,雅事也就成了俗事。”
司馬杰卻不依不饒:“什么雅事俗事,在下問楊兄是否有高作,總歸沒錯吧?”
楊云并未起身,笑了笑道:“諸位請見諒,我對詩賦沒什么研究,就不獻丑了。”
司馬杰道:“既不擅詩賦,就如劉小姐所言,你來參加什么雅會?只會法術,去參加道門斗法不是更好?聽說青羊宮行將舉行規模浩大的法會,那里才是楊兄你表演的舞臺。”
劉元卓不滿地道:“司馬兄,你這話太過無禮,楊兄乃今日貴客。”
司馬杰挺直腰桿:“在下只是性格耿直,喜歡說實話罷了……既然到了這里,若不能參與風雅之事,有何意義?若只因他是節度使府貴賓,我等就要謙讓,不是有違吾輩士子風骨?”
楊云聽了直皺眉,心想:“把挑刺找茬說成士子風骨,此人除了是個無賴,還喜歡偷換概念,惹是生非。”
王籍對司馬杰很不滿,之前他便想發作,礙于劉元卓的面子才沒指責,現在司馬杰直接針對楊云,他當即就要起身教訓一下。
誰知還沒等他起身,楊云已然站起。
司馬杰對楊云一副依依不饒的態勢,見楊云站起來,下意識地往后退了一步,生怕楊云用法術襲擊他。
楊云道:“我對詩賦的確無太深造詣,平時習作也難登大雅之堂,不過這并不代表我不會用耳傾聽……這里有一首好詩與諸位分享,卻是兩年前,于山野間聽聞一名樵夫所作,聞之感慨頗深。”
“樵夫也會作詩?”
司馬杰一臉不屑。
王籍卻好奇地問道:“楊兄如此推崇這個樵夫的詩,不知有何來歷?”
楊云笑著點頭:“孤山之間,大雪封凍,這樵夫坐下來歇息,與家師小敘,信手拈來便有一詩。詩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哦?”
王籍稍微琢磨一下,點頭道,“好詩,好詩!”
這話脫口而出,其實王籍根本就說不出這首詩哪里好,乍聽來似乎覺得平平無奇。
司馬杰卻道:“樵夫就是樵夫,所作之詩也如此無趣。若以風景入詩,講究寓情于景,千山鳥飛絕和萬徑人蹤滅,過于荒誕不經,若山野真無人,這蓑笠翁怎么來的?而且一個人怎會于大雪天垂釣?簡直荒謬絕倫!此詩只一個‘怪’字可形容,毫無價值。”
“嗯。”
聽了司馬杰的分析,很多人默默點頭,覺得言之在理。
楊云聽了卻不由汗顏。
“柳宗元曠世名詩,一首千古名篇卻被一個作詩只是初窺門徑的讀書人貶得一文不值,若被后人知曉,會不讓人笑掉大牙?”
劉元卓在細細品味一番后,面帶遲疑之色。
“或如司馬兄所言,這詩描繪之場景的確過于孤獨和冷清,幾乎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但細細品來,意境深遠……這位樵夫應該不是普通人,否則絕對寫不出如此幽靜寒冷的詩篇。”
司馬杰用略帶鄙夷的目光望向劉元卓:“那意思是,劉兄覺得這詩好?不知具體好在何處?”
“對啊,千山、萬徑立意何等宏偉,對應的卻是一獨釣老翁,這場景怎么想怎么不協調……劉兄為何會覺得詩好呢?”又有一名不學無術的士子問道。
劉元卓一看這架勢,好像誰都不推崇這詩,便隨了大流,道:“之前所言只是我個人觀感,雅會既是探討詩賦,諸位有何意見,可暢所欲言,或許這詩確有值得商榷之處!”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既然都說了場景怪誕,等同于說這詩之意境不合現實,就是牽強附會,強行作的一首詩……大雪天的不好好在家里烤火,怎會有一老翁在無人的荒郊野外垂釣江雪呢?”司馬杰再次道。
楊云心想:“一邊拼命貶低這首詩,一邊卻不知不覺就將詩的內容熟記……能讓你一遍記牢的詩,難道不是好詩?”
劉清媛逮著機會,揶揄道:“這種詩怕就只有不通詩詞的人才覺得好……樵夫粗俗,忙于生計,哪里能寫出好詩來?”
她因為得意,臉上露出促狹的笑容,眼睛瞇成月牙狀,呈現幾分獨特的美態,只是那刁蠻任性樣,讓楊云無法生出憐意。
反觀韓嫻則低頭沉思,琢磨這首詩深層次的意境。
“不知韓小姐怎么看呢?”
楊云主動跟韓嫻交流。
韓嫻作為大家閨秀,生得花容月貌,有股貴小姐獨有的氣質,有時候卻不自然流露出神游天外的天然呆模樣,稍微思考后,她重重地點了點頭:“確實是一首好詩。”
如此簡單的評價,卻讓司馬杰下不來臺了,劉清媛也有些不高興,質疑道:“韓姐姐怎會覺得這樵夫作的是一首好詩呢?”
韓嫻道:“我先從字面上講一講,‘千山’、‘萬徑’兩詞,為的是給下面兩句“孤舟”和“獨釣”作陪襯。沒有‘千’和‘萬’,下面的‘孤’和‘獨’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感染力。”
“再看意境,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本極平常,可是作者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就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接下來兩句原是靜態描寫,由于擺在這種幽靜和沉寂的背景下,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勃勃生氣。”
“最后,詩賦講究的是瑯瑯上口,你不覺得……這首詩讀起來很通暢,一種強烈的畫面感油然而生嗎?”
“說的也是。”
劉清媛仔細思考,旋即同意了韓嫻的說法。
司馬杰則面色赤紅:“詩的好壞,難道只從是否通順上判斷?如此跟白丁有何區別?”
旁邊有人提醒:“司馬兄,你這話就不合適了。”
之前司馬杰針對楊云,旁人不會說什么,畢竟楊云初來乍到,跟他們干系不大。
但現在司馬杰連韓嫻和劉清媛都針對,讓在場的賓客覺得不可接受……就算你再不通情理,也不能唐突佳人啊,一個個先后跳了出來,踴躍爭當護花使者。
張柏笑著說道:“其實……這首詩寫得最妙的便是‘雪’字,‘千山’、‘萬徑’都是說雪,船篷和漁翁的蓑笠上,也都是雪。作者用‘寒江雪’三字,把‘江’和‘雪’緊密聯系到一起,給人以空蒙、遙遠之感。”
“我們可以想象,在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里,那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忘掉一切,專心釣魚,形體雖孤獨,性格卻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如此琢磨,確實是值得品味的好詩啊!”
劉元卓怕現場又吵起來,連忙道:“這詩不如大家回去后慢慢品評,何必現在便定下好壞?不知今日現場諸位同仁是否還有佳作,拿出來品評一番,又或者如楊兄弟一般,聽到的詩賦也行!”
“對對,別局限于這一首。”
一人起身,“在下偶得一首,諸位不吝賜教。”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