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零九章:財閥們多年的謀劃

  “閉嘴吧,我來這兒,可不是聽你訴苦的。”

  張維賢一聽這家伙還振振有詞說個沒完,當即就是把臉拉了下去,說道:

  “趕緊的,按照陛下的旨意把王恭廠給搬了。”

  說完,帶著一眾勛貴轉身就走。

  按著張維賢的想法,本來就是知道朱由校在這種事上眼睛里是揉不得沙子的。

  之所以沒有當庭說出什么狠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趕緊開始搬王恭廠。

  可能是真有什么急事吧,不然陽武候薛濂這種事擱在以往,就算不直接被砍了,也得重罰。

  張維賢也就是這個意思,轉身都打算走了,就是想饒了薛濂這一遭。

  畢竟薛濂打仗的能耐也是不錯的,現在朝廷用人之際,只要不是太嚴重的過失,能饒就饒了吧。

  誰承想,薛濂反倒是不依不饒起來。

  他趕上來,說道:

  “國公爺,您來都來了,就替我向陛下說動說動,王恭廠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搬的。”

  “倒不是搬不走,是王恭廠一搬走,叫弟兄們怎么辦,各家的子弟塞到哪兒去?”

  “難不成,塞到勇衛營去嗎?”

  聞言,張維賢忽然轉身。

  “你敢——!”

  “陛下對三大營睜只眼閉只眼,那是因為早知道用不上,爛透了,勇衛營誰家要是敢動,別說本公沒提醒過你們!”

  薛濂一屁股往地上一坐,撒潑似的道:

  “那…,國公爺您給拿個主意,三大營的事咱們明人不說暗話,真要是搬了,弟兄們怪罪我,您可別拿我撒氣。”

  張維賢冷哼一聲,“你搬你的!”

  “有本公在這,我看他們哪家敢鬧,真當我這個英國公是吃素的?”

  薛濂也是沒了辦法,畢竟不能明著抗旨,而且英國公都親自來了,這個面子不給也不行。

  他只好起身,揮手道:

  “都愣著干什么,吩咐各個廠局,動手搬吶!”

  張維賢已經走了,泰寧候陳延祚,也就是如今后軍都督府的左都督,薛濂的頂頭上司,走了過來。

  他拍了拍薛濂的肩膀,似笑非笑的道:

  “你以后注意點吧,這事出的不對,趁早把你那個好色的毛病給改了。”

  “那些文人士子的筆,可是毫不遜色咱們的手中刀。”

  薛濂一愣,道:

  “什么意思,那幫讀書的又閑著沒事干,到處去編造老子的謠言了?”

  陳延祚邊走邊道,也是一攤手,“誰知道了,他們怎么不說我泰寧候府的事兒呢?”

  “還不是你自己管不住底下那東西,到處拈花惹草?”

  薛濂朝地上唾了一口,擺手道:

  “行了,咱知道了。”

  “這幫狗日的。”

  現在他心里也是知道,自己在民間的名聲已經不怎么樣,要是再因為這件事被皇帝記恨,可就真的要玩完了。

  陽武候薛廉老老實實的開始干活,勛貴們一動,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衙門也都分別派出兵丁和衙役凈街。

  王恭廠周圍幾公里以內,街上到處都是走動的兵丁和衙役,沿途出城的路線,也都被他們護衛住。

  雖然說所有人心里都是一頭霧水,但是皇帝的旨意很堅決,加上陽武候薛濂現在有些害怕,親自下場,所以辦事比較勤快。

  京師這邊風風火火的開始搬運王恭廠,蘇州那頭,東廠大檔頭傅應星也總算是火急火燎的趕到了。

  東廠的人被當街給打死,在蘇州這可是第二回發生了。

  上一回是傳旨的緹騎,這一次是東廠下來督辦差使的旗尉,都沒什么好下場,據說被打的人樣都看不出來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當地百姓有多恨這些番子呢。

  實際上,東廠收商稅,哪和百姓有什么直接關系,不過是一些無知者受了那些士子的挑撥,被當槍使了。

  第一回還是那華僑海商領袖李旦幕后指使的,雖然東廠早就查清了此事,但李旦這個人泥鰍得很。

  可能是嗅到了什么危險的氣息,自那以后他就再沒有回過大明,這兩年一直待在日本,小日子逍遙快活著呢。

  可是這次不同,東廠應付不了躲在日本的李旦,還對付不了你們這幫文人士子嗎?

  本來魏忠賢是害怕天啟皇帝猜忌,并不打算多管。

  但現在要管的不是魏忠賢,是當今皇帝,是皇帝不想放過這件事,下旨讓東廠嚴辦。

  這樣一來,番子們自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有了皇帝做靠山,底氣更足了。

  “念如!念如!”

  迎春閣中,有人在喊楊念如,也就是此次所謂率領蘇州士民抵抗閹黨,打死督辦旗尉的五個領頭者之一。

  其余四人,分別是顏佩韋、周文元、馬杰、沈揚。

  這五個人中,三個人都是東林士子領袖,其余兩人身份則有些特殊,東廠查出來時也覺得蹊蹺。

  有一個叫馬杰的,是現任蘇州推官周順昌的府上的馬夫,后來周順昌為這五個人請命,怕早就是他們之前商量好的結果。

  這個貌似忠正的周順昌,人設雖然擺的挺正,可實在不是什么好東西。

  而那個叫顏佩韋的,是蘇州富商顏佩祿的親弟弟。

  于是,東廠順騰摸瓜繼續查下去,發現蘇州富商顏佩祿,實際上一直都和蘇州的黃氏不對付。

  這一點,就能解決很多疑問。

  天啟二年,朝廷在蘇州成立皇商會,蘇州黃氏是朱由校為親自選定的皇商會之首。

  而彼時的蘇州,除了黃氏還有另外一大財閥,便是這個顏家,也就是黃氏最大的競爭對手。

  實際上,顏家便是支撐東林黨的幕后財閥之一。

  他們支持東林黨主政也是為了自家的利益,朝堂上東林黨說一不二了,才能轉過頭來報答財閥們的支持不是嗎。

  自從皇商會成立以后,蘇州織造局的李實便開始與黃華堂合作,幾乎將桑蠶生意壟斷。

  借助朝廷的推波助瀾,黃氏很快成為蘇州商會暨皇商會的共同魁首,將多年來的競爭對手顏家給狠狠的打壓了下去。

  這樣的局面,顏家自然不服。

  但是天啟二年的東林黨雖然還沒有經過來年的科舉大案,在朝堂上卻也已經遠遠不是得到朱由校支持的閹黨的對手。

  顏家,還是隨著東林黨在朝堂上的失勢,再也不能成為黃氏的對手,從而一年年的衰落下去。

  這場“五人墓碑記”,就是顏家等幾家東林集團幕后的財閥勢力,醞釀多年的結果。

  他們為此,早已是籌劃好了一切。

  無論東林黨還是其幕后的財閥們,自打朱由校繼位那天一直到現在,從來就沒有一刻放棄過。

飛翔鳥中文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