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八十一章:更新主力戰船

  有些時候,不親自下來一趟,很多事情只能是紙上談兵。

  類似成立海軍部這種事情,朱由校不真正的來回跑一趟,問問這些當代“專家”們的意見,也很難相信自己做出的決定是對的。

  就連內閣部議,參考性也不高。

  問過沈有容這個在海上打了半輩子仗的嘉靖年名將以后,朱由校算是對澎湖一戰的情況,還有今后到底該怎么辦,有了一個大致的規劃。

  沈有容請辭,說實話很可惜。

  現在陸戰上統兵作戰的將才有很多,曹變蛟、曹文昭、陳策、黃得功、張萬邦、盧象升。

  至于帥才,也有不少。

  熊廷弼和朱燮元,都是已經名震天下的一方封疆大吏,孫傳庭還在培養階段,從歷史上來看,早晚和前兩者一樣。

  至于登萊袁可立,早年就是名氣不小,這次更是憑此戰而名動天下。

  后宮有張嫣和劉太妃,內廷也有以魏忠賢為首的五老閹管著,都出不了什么大亂子。

  至于文臣,閹黨雖然一家獨大,好在自己這個做皇帝的權威不低,還能穩住局勢。

  可是在海上,就是一片的空白了。

  可能是嘉靖以來,朝廷對水師不甚重視的原因,導致現在沿海比較有名氣的將帥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當年抗倭積累的名氣。

  福建總兵俞資皂戰績平平,雖然不如其父俞大猷那樣閃閃發亮,卻也能說是忠君為國,打起仗來不含糊。

  除此以外,便是東南海域的兩位成名大帥,沈有容和張盤算是能搬到臺面上,朱由校放心直接讓他們帶兵的。

  沈有容是三朝抗倭名將,這一點世人皆知,這次年過七旬依然統御舟師與荷蘭人作戰,堪稱典范。

  然而今天,他正式告老還鄉,朝廷海疆又少一大將。

  沈有容走后,登萊水師幾乎由萊州總兵張盤一人獨撐,其余將領都是毫無名氣。

  張盤早年是遼東人,全家為建州所戮,自海上逃難到登州,在快要餓死時被袁可立收留。

  張盤也是目下唯一一個海陸皆有不小戰功的水師將領,以作戰悍勇不要命而著稱,名震東南,位僅在沈有容之下。

  眼下能叫得上名字的水師大將,也就是萊州總兵張盤和福建總兵俞資皂了,還有一個天津總兵賀虎臣,在澎湖之戰中大放異彩,但是名聲不如前兩者響亮。

  此外,幾乎叫不出第四個人。

  鄭家倒是人才濟濟,鄭芝龍、鄭鴻奎、鄭芝虎、鄭芝豹,還有仍舊跟隨他們的十八芝成員,個個都是海戰領兵的好手。

  只不過,這些人自成體系,根本不足以當成自己人來用,朱由校對他們還是有所防備。

  看來,海戰人才的發掘和培養,也要盡快提上日程了。

  在回京前,朱由校還是打算去軍器司一趟,聽聽船匠們的說法,順便也能表示一下對造船行業的重視。

  要知道,皇帝親自下來巡視船廠,這足以對很多人起到引領作用。

  沒準因為自己的這次南巡,沉寂一個多世紀的大明造船業就此發達了,這也說不準。

  要真的是那樣,這次南巡的意義可就太大了。

  “小的見過皇爺。”

  喚做吳晗的造船匠頭站在軍器司位于山東蓬萊城郊外的廠房中,憨態可掬地行禮。

  “起來吧。”朱由校沒什么心思關注別的,微一抬手,在廠房中踱步巡視,一邊道:

  “你是軍器司在登萊兩地的造船匠頭,對造船應當很是了解了?”

  吳晗黝黑的臉上泛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傲氣,連忙說道:

  “算不得什么了解,小的祖上吳業,曾協助建造寶船,一直都是朝廷出使琉球封舟的造船匠頭,造船之事,粗通一二。”

  所謂封舟,便是正經的兩千料巨艦。

  只不過封舟每隔多年才建造一次,目的也并不是為了作戰和擴充海軍軍備,只是為了前往周邊冊封那些小國的國王。

  說白了,每隔多年造一艘大船去周圍充充門面,表示我們還造得出來,只是養不起成規模的艦隊。

  吳家是世代建造封舟的匠頭,可以說是造船匠家。

  朱由校轉頭道:“你說你的祖上叫做吳業的,給大明建造過寶船,此事是真是假?”

  吳晗連忙跪下,誠懇說道:

  “小的就是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欺瞞陛下,小的祖上的確參與過寶船建造,嘉靖年開始作為封舟的匠頭,沿襲至今。”

  “在這登萊兩府,沒有比小的吳家為朝廷造船更久的匠戶了。”

  “那…朕問你,寶船現在可還造得出來?”朱由校臉上罕見的出現了幾分期待。

  吳晗不敢去正視上顏,垂眸說道:

  “寶船圖紙已多年未有,何況如此貴重之物,朝廷也向都是不許民間私藏…”說著,他連忙又補充道:

  “如能有圖紙,小的也可嘗試建造寶船。”

  有圖紙還用得上你…

  朱由校在心底冷笑一聲,面色恢復如常,道:

  “罷了,就當朕沒問過。”

  于是,朱由校直接開門見山,問道:“朕問你,如要改造、升級福船,使之可以承載更多艦炮,可還有改造的空間?”

  吳晗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吞吞吐吐回道:

  “陛下,福船底尖、上闊,首昂而口,善于遠海航行、乘風破浪,如能加裝紅夷戰船上的風帆,更會如虎添翼,機動性大大提升。”

  “不過…”

  說著,他有些為難:

  “福建船是四百料船,又是尖底,現在登萊水師中的福船,最多只能承受三層的船樓。”

  朱由校眼神淡了下去,說道:

  “也就是說,載鎮虜炮炮十五門,紅夷炮兩門,這就是福船的極限了?最多只能加裝紅夷戰船的風帆,增加機動性?”

  吳晗滿頭大汗,連忙點頭:

  “陛下說的是,小的就是這個意思…”

  看來福船注定要被歷史所淘汰,完全改裝的福船載十二磅的鎮虜炮十五門,這種火力只能說不弱,干不成大事。

  福船的優勢是層高及船身大,載員、載貨都多,而且造價也不貴,作為軍商兩用的貨船完全足夠。

  現在朱由校已經明白,福船適用于擔當護衛艦,在近海承擔巡邏任務。

  當然了,憑借其五百兩的低廉造價,當做朝廷在東南海域運貨的軍商兩用貨船也是首選。

  但是,福船的確不適合用來當主力戰船。

  改裝福船的幻想被毫不留情地擊碎,那么問題隨之而來,要盡快找出或者造出一個代替福船的登萊水師主力船。

飛翔鳥中文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