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四百六十章:掐斷水源
城外,黑壓壓的蒙古大軍之后,正有一部分騎兵安靜等待,他們都是察哈爾部為數不多的精銳。
林丹巴圖爾親自寇邊,有兩個原因。
一是沒什么辦法,每到入冬這個時候,草原上的物資就極其匱乏,每天都有人餓死,還不如沖出來搶點。
第二就是每到這個時候,蒙古各部的戰心就出奇的一致,這樣的人心向背可不能浪費。
至于林丹巴圖爾,實在也不是什么能按捺住一直坐在汗帳里的人。
對漢人的盟約,不過就是個臨時起意罷了,根本不算什么事,打破也就打破了,又有誰能來職責自己不成?
林丹巴圖爾抬起頭望著搖搖欲墜的大同鎮城城頭,朗聲笑道:
“明軍快不行了,傳令各部,加緊進攻!”
“我們進城之后,不僅要擄掠物資,還要盡可能擄走他們的女人和孩子,回到草原為奴,以告慰長生天!”
林丹巴圖爾嘴角微微翹起,似乎已經在想象再過上半個時辰,就能進城大肆擄掠一番。
他一向都覺得自己的戰略實在是英明,麻痹明軍,讓他們誤以為自己要進攻西路,實則卻是一路偃旗息鼓,從東路突破邊墻。
明軍果然上當,他們將重兵集結在西路,以至于自己的蒙古大軍一路暢行無阻,所到之處,戰無不勝!
至于援軍,林丹巴圖爾早就猜到了,但他一點兒不怕!
從白羊口至大同鎮城,四下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就算明軍來援,幾乎全騎兵陣容的蒙古大軍也能立于不敗之地,輕易撤出關內。
如何來去,林丹巴圖爾早想好了這次就是來痛痛快快劫掠一番也能增長自己在蒙古諸部的威望,在將來與明朝的和議中要求更高的價碼!
林丹巴圖爾正美滋滋的想著后面忽然轉來幾名騎兵急匆匆道:
“稟大汗,登白官道上發現了大批明廷援軍他們來勢迅猛,又攜有輕炮和鳥槍已經控制了官道兩側!”
“大汗宣府方向旌旗招展,十里之外塵土飛揚,怕是有援軍趕來!”
宣府總兵姜弼的援軍,林丹巴圖爾早就料到他也沒怎么在乎按這個勢頭下去,等姜弼趕過來,自己早搶完舒舒服服的撤了。
讓他意外的是,這支來自西路的大同總兵張萬邦部。
林丹巴圖爾蹙眉不展,自語道:“明軍居然是直接去攻打登白官道了這個張萬邦,是有些棘手。”
來的時候就有不止一個人勸過林丹汗,說大同總兵官張萬邦為嘉靖年名將之后在遼東大戰中連女真人也沒能討得多少好處,很不好對付。
林丹巴圖爾目中無人自然不會將一名小小的明朝總兵放在眼里現在還是吃了不熟悉地勢的大虧。
登白官道的確是進出大同鎮城的要道。
條條大路通羅馬,大同鎮城作為整個大同的軍事樞紐,官道也是極其繁多,而登白官道之所以能成為兩軍主要爭奪的地點,就是因為它的兩側臨河!
蒙古叩關幾乎都是騎兵,為的就是來去如風,搶了就走,可如此多的馬匹行軍,無論去哪都是一個極大的目標,必須要找足水源。
很顯然,張萬邦不是石永貞那種靠祖上蔭福的蠢蛋,他自幼熟讀兵書,所部堪稱精銳,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大軍背后的軟肋!
張萬邦并沒有直接回援大同鎮城,反而是用雷霆之勢突襲登白官道,為的,就是掐斷自己大軍的水源供給!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林丹巴圖爾雖然有些著急,但依舊不是很在乎,因為他知道明軍的底細。
關內的蒙古人不在少數,林丹巴圖爾率眾叩關以前,就知道張萬邦本部有多少人。
張萬邦所部雖然精銳善戰,可不過兩萬多人。
自己率領八萬騎兵入關,分出個三萬人去登白官道,他又怎么可能守得住,沒有人能正面頂住蒙古騎兵的死亡沖鋒!
三萬騎兵打兩萬以步卒為主的明軍,怎么都不可能會輸!
想到這里,他開腔道:“都隆僧格!”
一名彪悍的蒙古領主策馬出來,用渾厚的嗓音答道:“大汗,我在!”
林丹巴圖爾道:“都隆僧格,本汗命你率領土默特部三萬騎,奪回登白官道,為大軍守住飲馬水源!”
都隆僧格的西土默特是如今臣服于察哈爾部的漠南蒙古諸部中,勢力最為強勁的一部。
察哈爾部能出男丁十余萬,西土默特不足十萬,總數也有七八萬,這次都隆僧格帶來的,都是驍勇敢戰的草原漢子。
除了那些小部,很少有傻子會把全部男丁都帶出來。
都隆僧格應了林丹汗的差使,統率西土默特部的三萬騎自騎射陣中分開,轟隆隆一片,向白登山方向行軍。
一下子,圍攻鎮城的蒙古大軍少出一大片。
東城一座敵樓上,石永貞清楚地見到,城下的蒙古騎兵亂了,然后從中分出不少人往北面去了。
“看來是鎮臺的援軍回來了!”
“援軍到了!”
“兄弟們,援軍總算到了!”
消息不脛而走,城頭灰頭土臉的明軍們全都喜極而泣,有人相擁大呼,一下子,瀕臨絕望的情緒逐漸變成了希望。
這個時候,一名城內沖過來的官兵經過女墻,跑到石永貞的面前,直接渾身一軟,倒在地上。
石永貞上前,雙手將他攙扶起來,問道:
“城內情況如何,劉部將呢?”
“將軍府被亂民攻陷了,劉將軍和八百多個兄弟全都戰死了!但是馬棚和倉庫還在我們手里,也守不住多久了!”
“將軍,援軍到了嗎?”
石永貞眺望北方,喃喃道:
“到了,就快到了。”
語落,他再一低頭,發覺懷里的官兵已經氣絕。
白登山以南五里,登白官道附近。
參將渠家禎躲在一面土墻之后,從箭孔中觀察外邊的情況,從他的角度看過去,能見到隱藏在道路兩側的大批廣昌營官兵。
遠遠白登山頭,張萬邦的將旗正高高飄揚,四十余門輕炮嚴陣以待,對準了鎮城方向。
半柱香以前,蒙古的哨騎開始出現在官道附近,數量約有百余。
雖然九邊軍鎮接受了朱由校極大的整頓,官兵的整體素質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但除了火器以外,其它得軍械變動不大。
九邊軍鎮之中,只有榆林鎮的戰馬比較多,有一萬多匹,大同鎮和宣府鎮的情況類似,戰馬極其稀缺。
張萬邦和姜弼麾下,都沒有什么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姜弼還在馳援趕來的路上,張萬邦在遼東之戰中對這名宣府總兵有了些了解,不擔心他不來。
可宣府畢竟遠水救不了近渴,擊退西虜還是要靠自己。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