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45章 驀然回首,朕已經改變了如此之多。

  夏禹郡,地理位置太過于特殊了。

  不光是大秦打通極南地的關鍵點,更是大秦日后進攻百越的一條路線,至少大軍在夏禹郡一段時間,對于百越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會適應。

  而且也是咸陽極南道的中轉點。

  以嬴政的眼光自然是看得出來,夏禹郡便是大秦帝國席卷極南地以及百越的基礎,就像是當初的三川郡,便是大秦東出的基礎。

  而且短時間之內,馳道修不通,一旦發生叛亂,從咸陽開始派兵鎮壓,時間上根本來不及,而且巴蜀馳道不通,嬴政不會在巴蜀駐扎太多的大軍。

  有道是,中原未亂蜀先亂,中原安定,蜀未定,巴蜀之地地理條件太過于特殊,一旦大軍駐扎,主將心中生出亂念,巴蜀之地便是自立為王的最佳地方。

  只要掌控漢中,斷絕棧道,中原王朝對于巴蜀之地,根本沒有絲毫的辦法。

  雖然嬴政自信,只要是他活著就沒有人背叛,但是一旦背叛,大秦帝國將要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而且,生而為王,當預防一切的發生,在源頭之上杜絕,而不是等事情已經發生再去處理。

  嬴政不想自己的自信,需要無數的秦人去承受,這一次馳道打通,在巴蜀之地駐兵,自然就不是難事了。

  這只是咸陽極南道,未來還會有咸陽百越道,整個大秦帝國必將會被條條的馳道網連串到一起,未來一地有叛亂,大軍就可以迅速馳援。

  甚至于可以做到朝發夕至,這樣一來,叛軍對于當地的破壞,將會是最小的,也更有利于大秦帝國恢復元氣。

  心中念頭閃爍,看著國府對于夏禹郡的官吏安排,嬴政點了點頭,對于這一方案很是認可,在李斯與王綰的選擇中,不管是郡守還是郡尉都是武將出身。

  只有郡丞屬于文吏,這樣的班底,更有利于歸化夏禹郡。

  念頭萬千,嬴政手中的朱筆寫下了批示。

  “臣陳平拜見陛下,陛下萬年,大秦萬年——!”這一刻,陳平終于是部署妥當,前來稟報嬴政了。

  “愛卿不必多禮!”

  嬴政放下批示好的奏報,然后看向了陳平,道:“坐!”

  “臣謝國陛下!”

  一番寒暄之后,嬴政朝著陳平,道:“愛卿此番咸陽宮,可是制定好了東巡路線?”

  “稟陛下,臣制定好了東巡路線!”這一刻,陳平從位置上起身來,來到書房的地圖跟前,朝著嬴政,道:“陛下請看——”

  聞言,嬴政也來到了地圖之前,這個時候陳平指著地圖,道:“陛下,臣的打算是此行基本上走馳道。”

  “車隊先從咸陽出發,然后走三川東海道,然后順著泗水南下會稽郡,在會稽郡停留數日,然后沿著遼西會稽道北上到遼西郡,最后前往遼東郡。”

  “至于回程,先從遼東郡到達遼西,然后順著遼西會稽道南下,然后停留在廣陽郡,然后沿著河內廣陽道一直打到河內郡,隨后進入三川郡,直入函谷關最后到達咸陽。”

  一番解說后,陳平朝著嬴政一拱手,道:“臣的計劃,陛下以為如何,若是不妥之處,臣立即改正!”

  這一刻,陳平的眼神之中滿是期待之色,嬴政清楚,這是渴望被肯定的情緒在作祟,他也不是讓臣子失望的帝王。

  一念至此,嬴政朝著陳平,道:“你的想法很不錯,與朕的思路基本上一致,不需要改變了,馳道建成以來,朕還沒有親自去感受一番,這一次正好。”

  “下去之后,你可以聯系辛勝,也可以聯系李斯,這一次東巡辛勝便是大軍主將,而李斯隨朕東巡。”

  “諾。”

  點了點頭,陳平心中松了一口氣。

  他清楚,嬴政如此做,便是對于他的認可,他執掌的是黑冰臺,對于他而言,嬴政的認可便是最大的政績。

  這便是執掌這種暗中勢力與執掌官署的不同之處,執掌大秦官署,就需要實打實的政績。

  這也是頓弱最后脫離黑冰臺,執掌行人署的原因,因為他想要經略西域等地,完成每一代策士的夢想。

  走出咸陽宮,陳平突然停下腳步,駐足了許久,轉頭看了一眼咸陽宮書房,眼中爆發出巨大的熱情。

  從陳平踏出咸陽宮書房,這一次的東巡,預示著已經開始了。

  嬴政目光幽深,他在思考咸陽之中的當務之急,是否有所疏漏,東巡途中,他只能決斷一些大事兒。

  而且路途遙遠,消息的傳遞本身就慢,消息從咸陽國府送到他的手中,然后再由他手中送到咸陽國府,這一來一去,將浪費太多時間。

  所以,必須要決定的大事,在他尚未出發之前就要決斷。

  嬴政太了解辛勝與李斯等人的效率了,今日對于東巡路線有了決斷,必然會很快就會提上日程。

  至于陳平與他的想法一致,嬴政并不意外,畢竟馳道的貫穿,只要不是傻子,必然就會選擇這一條路線。

  這是最方便,也是讓大秦朝廷反應最快速的了。

  念頭轉動,嬴政發現在咸陽的各大官署都已經有了各自的目標,現階段咸陽沒有大事需要他坐鎮。

  不管是教育署的教材編寫組,還是工商署,路政司,亦或者新聞署的組建,都將讓大秦帝國在各方面成熟。

  當然了,嬴政也清楚,一旦官署暴增,各方面官制成熟,必然會與當下的生產力不匹配。

  到時候,不管是官制還是生產力都需要變革,所以,嬴政投入大量的錢糧于尚工坊與少府。

  而且派遣王翦攻伐極南地,以及接下來,大秦海軍的舉動,都是為了彌補朝廷空虛,讓大秦變得更加強大而做的努力。

  這么一想,嬴政發現為了改變大秦帝國,為了保證大秦這個基本盤,他已經做出了太多的改變。

  巍巍大秦,因為他變得不一樣,到了今天,嬴政所作所為,基本上已經能夠保證,大秦帝國絕對不會二世而亡。

  畢竟大秦的儲君,從來就不關胡亥的事兒,而是他一直培養的嬴君度。

飛翔鳥中文    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