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六章 建盞

  楚河看見老板一直咬死在八百,無論怎么說都不肯再降價,只能用八百買下來。

  老板心想,幸好自己咬死在八百,要不然真的吃虧,雖然說這個東西自己五十塊錢收回來,但是一轉身就翻了八倍,早知道就說道一千就不往下降就好,這樣還能多賺兩百,唉!

  不過得意的樣子是沒有辦法掩蓋,要是他知道這個建盞原本的價值,會不會氣的直錘心口。

  只見一位老者帶著一個年輕人往楚河走來,然后停在面前,問道:“兄弟,你手上的建盞可以讓我看一下嗎?”

  老板這個時候有點疑惑,難道自己賣出去的是真品嗎?不會那么倒霉吧!還是繼續看下去吧!

  楚河一開始還奇怪,本來還以為又是那些道士呢?看來自己真的被纏變成一個驚弓之鳥,回答道:“好。”

  說完后便直接遞過給年輕人,只見上手后,他在仔細的觀察,翻來覆去的,整個建盞都來來回回看了一個底朝天。

  俞飛說道:“師傅,你看,這建盞圈足小而淺,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質剛潤,釉色烏黑,器物內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無釉而露胎。一看,就知道是建窯的精品。”

  “還有,釉面有明顯的垂流和窯變現象,千絲萬縷的兔毫,以及點點油滴似的結晶狀,十分的自然流暢,不像是刻意偽造的。”

  看得出來俞飛對于建窯頗有研究,一番評價洋洋灑灑,都說到點上去。

  老者回到道:“看來吃了幾次虧,終于吸取教訓。”

  俞飛有點不好意思:“師傅你就不能一直揪著我那黑歷史吧!我現在已經很用功的去學習,還有就是我說的對不對。”

  老者點了點頭,表示這的確是真品。

  所謂的建盞,其實就是福建建陽縣燒造的黑釉瓷,主要有兔毫、鷓鴣斑、曜變、烏金、柿色等著名的品種。建窯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燒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聞名于世。

  一般來說,古人對于黑色的東西,一向不怎么欣賞。所以,唐代時期的白瓷、青瓷,在燒造出來之后,立即盛行于世。

  不過,到了宋代,斗茶風盛行一時,反而是黑釉瓷受到大家的喜愛。畢竟,斗茶最好的器具,就是黑釉瓷,白色的茶沫,在黑色的茶盞上翻騰,有一種特殊的美感。

  至此,福建建盞聞名中外。

  甚至隨著文化的傳播,到了日本之后,更是成為日本茶道中的最珍貴的茶具。反而在中國本土,自宋代之后,由于審美觀的不同,黑釉瓷的地位,也隨之衰落了。

  當然,現在的宋代建盞,作為一種收藏品,也變得興盛起來,備受藏家的重視。而藏家的重視,就意味著價格的飆升,也意味著仿品的大量呈現。

  俞飛問道:“兄弟,不知道你有沒有出手的想法?”

  楚河點了點頭,便說道:“我的確有出手的想法。”

  俞飛想了想,后給出一個比較中肯的價格,說:“不知道我出七十萬能讓給我?”

  楚河聽到后,直接點了點頭,這個價格已經算是比較老實,如果是一些老江湖的話,可能最多也就五十多萬,絕對不會超過六十萬,畢竟別人買回來也是要賺錢的。

  老板聽到后,八百買回來,一轉手就賣到七十萬的高價,只是一轉手就賺了八百多倍,自己一開始還在嘲笑別人是水魚,看來自己才是真正的水魚啊!

  最重要的是自己才反應過來,原來剛剛花瓶只是掩人耳目,他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這個瓷器。越想越氣,不過都已經交易完成,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沒有本事,便給了自己兩巴掌。

  楚河看見老板這樣的反應,雖然同情,不過自己靠本事吃飯,也不能怪自己。

  周圍的攤主看見老板這樣的反應,都表示深表同情,如果換做是自己的話,也會給自己兩巴掌,一下子虧了七十萬。

  老者問道:“俞飛如果你自己一個人看中這個建盞,你會買下來嗎?”

  俞飛老實回答:“我不會,雖然我對建盞的確有研究,但拿也只是皮毛,如果剛剛沒有師傅你點頭表示是真品的話,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老者聽到后,表示自己的徒弟雖說天賦不算很出眾,但是勝在人品好,要不然自己也不會收他為徒。

  “你們年輕人,只要肯用心的學,我們沒有理由不教。文化,總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才不會斷絕…”楊老說道,身上的祥和氣息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揮斥方遒的大氣。

  “還有就是你要知道,人外有人,你雖然說在年青一代算是比較出眾,但并不代表你就能傲視整個年青一代的收藏家。就好像這位年輕人一樣。你可要多跟別人學習一下。”

  “不好意思!上了年紀是比較啰嗦。”

  楚河聽到老者剛剛說的話,感受到老一輩對于年青一輩的苦心,畢竟現在的年輕人不是誰都能接受這么枯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手藝到了自己的一輩后,年輕的不想學,最后只能是失傳。

  俞飛有點吃驚,因為知道自己的師傅在古玩界地位,可以說他抖一抖腳,整個古玩界都要抖一抖,還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稱贊一個人。

  難道就是因為剛剛撿漏了一件建盞嗎?雖然說自己吃虧的次數不少,但不代表自己的撿漏的次數少。

  楚河謙虛道:“沒有,我也只是運氣好而已。”

  楊老說:“年輕人不要太過于謙虛,你剛剛的表現我都看在眼里,你開始就相中這個建盞了吧!而且能在你這樣年紀就能有這樣的眼力,實屬罕見,不知道你師從什么人?”

  楚河說道:“我是自學,不過在文物局工作過兩年,還有一下前輩指點而已。”、

  楊老聽到后,心里不知道多么驚訝,就算自己的徒弟,自己一直帶在身邊教學,但是他卻是通過自學就能達到這樣的程度了嗎?按照自己的要求,楚河也能達到出師的標準,可能這就是天賦,別人羨慕都羨慕不到的吧!

飛翔鳥中文    鑒寶我有面板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