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 第二百八十章 擂鼓聚將
于闐鎮,安西四鎮之一,與吐蕃緊鄰。如果于闐這個名稱不是很出名的話,那么可以換個說法,于闐鎮便是后世的新疆和田,產玉的地方。
從地圖上看,如果大唐對吐蕃處于攻勢,那么于闐便是王師進擊吐蕃的橋頭堡,如果大唐處于守勢,吐蕃入寇攻擊,于闐便是大唐境內的第一道防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兩國交戰的必爭之地。
有意思的是,于闐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國主姓尉遲,這一代的于闐王名叫尉遲勝。所以準確的說,于闐應該叫“于闐國”。
于闐歷代國主皆對大唐非常忠心擁戴,因王室仰慕大唐的繁榮和文化,常將自己的子女遣往長安求學或為官,而大唐也對這位不離不棄的小弟非常厚道,不僅每年回送大量禮物,結兒女親家,還在于闐國的請求下駐兵,并在于闐國內設毗沙都督府。
大唐貞觀二十二年,太宗皇帝將龜茲,于闐,疏勒,焉耆設為四鎮,統一由安西都護府節制,分別進駐扎兵馬,這便是有名的“安西四鎮”。
一個國家的主權仍完整的情況下,主動邀請別國在其領土內駐扎軍隊,這個理念可謂很先進了,一千多年后的現代仍常見。
由此也可以看出,于闐與大唐的關系好到了怎樣的地步,說是“于鐵”也不為過。
大唐立國后,于闐時常被外敵入侵,外敵主要是南面的吐蕃,由于吐蕃軍勢強大,于闐國飽受吐蕃摧殘,這也是于闐不得不邀請大唐駐軍的原因之一。后來大唐軍隊進駐后,與吐蕃打得難解難分,但到了高宗以后,大唐軍隊的戰力漸漸不如從前,所以于闐國時常失守。
武則天到李隆基這期間,于闐國幾易其主,吐蕃與大唐為了爭奪這個戰略要地,多年來一直呈拉鋸狀征戰,輪流插紅旗,爭奪非常激烈。
高仙芝吃驚的是于闐守軍竟敗退得如此之快,但對吐蕃毫無預兆發起戰爭倒是不奇怪。
顧青卻有些不解了:“吐蕃以何理由主動發起戰爭?總不能無緣無故說打就打吧?”
高仙芝苦笑道:“發起戰爭需要什么理由?自從高宗先帝以后,大唐與吐蕃關系越來越惡劣,兩國征戰早已不需要理由了,因為大家都明白,任何理由都不過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交戰次數多了,遮羞布已沒必要了。”
“反正,大唐想吞了吐蕃,吐蕃想吞了大唐,就是這么簡單。我經略安西這些年,與吐蕃賊從來都是不宣而戰,往往和平了幾年后,吐蕃突然入寇,進攻的地點通常是安西的于闐,河西的涼州,隴右的鄯州。”
顧青喃喃道:“古代人民果真是既樸實又耿直,打仗都不需要理由……”
高仙芝看了他一眼,神情有些遲疑。
顧青看懂了他的表情,于是笑道:“節帥,如今已是戰時,末將說過,若遇戰事,末將與麾下兵馬聽從節帥調遣,請節帥接管四鎮兵馬,準備抗敵吧。”
高仙芝松了口氣,嘆道:“顧侯爺深明大義,愚兄佩服。”
說完高仙芝神情忽然一變,最近那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渾然不復,整個人氣勢忽然變得凌厲起來,像一柄剛拔出鞘的絕世寶劍,毫無顧忌地吞吐鋒芒。
從顧青第一次見到高仙芝以來,只有這一刻他才像一位真正名垂青史的名將。
“派出快馬,召四鎮兵馬赴龜茲城,節度使府擂鼓聚將!”
龜茲城內,節度使府中,眾將聚于一堂,很多面孔都是陌生的,他們大多是從另外兩鎮匆匆趕來。
高仙芝面沉如水,站在主案前一言不發,顧青坐在高仙芝的右側,邊令誠作為監軍坐在高仙芝的左側。
眾將面色平靜,顯然對吐蕃突襲于闐并不意外,他們習以為常。
邊令誠卻不停在高仙芝和顧青身上打量,眼中露出不解之色。
原本邊令誠以為遇到戰事后,高仙芝和顧青會因為爭奪安西四鎮指揮權而大鬧一場,可此刻見高仙芝和顧青表情平淡,高仙芝照例站在居中主位,顯然這一次抗擊吐蕃的指揮權仍在他手中,顧青卻似乎毫不介意,心甘情愿地坐在旁邊充當配角。
這……劇本不對呀!
顧青來安西的目的不是來奪權的嗎?這次戰事是多么好的機會,再說顧青手中有一萬精銳兵馬,又有他這個監軍站隊,為何不奪權?若戰事還是由高仙芝指揮,稍有失當的話,長安方面又會下旨斥責,邊令誠也會跟著挨罵,所以邊令誠其實是希望顧青來接管指揮權的。
從古至今的監軍之所以大多是壞人,是因為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在主帥的眼里,戰爭就是戰爭,戰爭只需要打贏,不需要思考戰爭以外的因素。
可是在監軍的眼里,戰爭的勝負反而是其次的,他們只會站在政治的角度,一旦站在政治的角度看待戰爭,那么立場便不一樣了。
朝堂上錯綜詭譎的關系,天子復雜難明的心理,軍隊內部勾心斗角的爭斗,這些都比戰爭的勝負重要,為了政治的需要,主動輸掉一場戰爭也在所不惜。
所以此刻邊令誠對吐蕃入寇并不怎么關心,他關心的是顧青為何不奪高仙芝的兵權,陛下的意思不是讓他來安西牽制高仙芝嗎?如此絕佳的機會他卻什么都不干,主動將兵權讓給高仙芝……
邊令誠暗暗在心里的小黑本本上記了一筆,決定回頭便向長安上疏。
顧青渾然不知有生以來即將第一次被人背地里告黑狀,他的注意力放在堂前的眾將身上。
聽著眾將領唱名而入,顧青仔細聆聽,可惜的是,除了馬璘以外,再無任何耳熟的名字。
顧青默默統計了一下安西都護府的名將,只有高仙芝,封常清,馬璘三人,其他的名將大多在別的都護府,比如哥舒翰,就是“哥舒夜帶刀”的那位,或是在長安,比如郭子儀和李光弼。
眾將到齊,高仙芝環視四周,緩緩道:“十日前,吐蕃賊發兵三萬入寇于闐,于闐守軍不敵,已然敗退,我大唐王師身負皇恩,有守土抗敵之責,戰事已啟,自本帥以下,人人當須奮勇,以軀報國,勿負天子與子民。”
一陣甲葉撞擊聲,眾將一齊抱拳行禮,轟然道:“是!”
高仙芝點頭,道:“今日始,安西四鎮兵馬集結于龜茲,龜茲鎮駐軍馬上派出斥候,打探吐蕃賊軍動向,并沿玉河方向尋找于闐敗退守軍,與其聯絡,收攏敗軍,三軍整備糧草軍械,征調民夫,安西都護府各城池關閉,城中宵禁,快馬向北庭,河西,隴右都護府通報軍情,各將點齊兵馬,做好戰備,準備出征迎戰吐蕃賊軍。”
“是!”
高仙芝扭頭看著顧青,道:“副帥可有話交代?”
顧青微笑道:“末將無話,麾下一萬兵馬,一萬五千匹戰馬,糧草與兵器若干,任由高節帥調遣。”
邊令誠聞言眼中瞳孔猛地一縮。
高仙芝卻滿意地笑了笑,顧青在眾將面前態度擺得如此謙遜,顯然是給足了他面子,高仙芝心中暗暗領情。
當然,給面子歸給面子,高仙芝很清楚,如果他真要繞過顧青調動他麾下的一萬兵馬,顧青一定會當場掀桌子翻臉,什么是真話,什么是走過場,大家心里都明白。
沉吟片刻,高仙芝道:“臨陣不可換將,此為兵家大忌,副帥的一萬兵馬仍由你節制,待斥候打探出敵蹤動向后,再與副帥商議兵馬行止。”
顧青給足了高仙芝面子,高仙芝也投桃報李,在眾將面前給足了顧青的面子,顧青麾下的一萬兵馬他動都不動,情勢不算太危急,高仙芝沒忘記天子給顧青的圣旨,圣旨上寫明了左衛一萬兵馬由顧青節制,不到萬不得已,高仙芝絕不會動顧青的兵馬。
聚將過后,高仙芝下令眾將各司其職,然后命眾人散去。
顧青也向高仙芝告辭,打算回營整頓兵馬糧草,剛離開節度使府,忽聽背后有人喚他,邊令誠屁顛顛兒地追了上來。
“邊監軍有事交代?”顧青好奇道。
邊令誠環顧左右,將顧青拉到一個無人的角落,跺腳怒其不爭地道:“顧侯爺,為何安西兵權仍在高仙芝手中,咱們不是說好了一同牽制高仙芝嗎?”
顧青茫然道:“咱們何時說好了?邊監軍莫非宿醉未醒?”
邊令誠勃然變色:“上次在侯爺的帥帳中,咱們難……道……沒,沒……”
邊令誠越說越慢,神情漸漸尷尬。
呃,上次好像真沒說過,只是顧青有天子的圣旨,牽制高仙芝的意思很明顯,邊令誠主觀認定了顧青必然會與高仙芝奪權,才產生了彼此是同盟的錯覺。
顧青同情地看著他,誠懇地道:“邊監軍可能最近太勞累了,要不要回長安休養一段時日?我向陛下請旨,就說邊監軍積勞成疾,都吐血十斤了,請求陛下允你回長安,說不定陛下答允后還會給你升官呢。”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