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四章 擊潰建奴

  形勢發展得很快,明軍在付出傷亡的同時,還在執著而勇敢地向前推進。

  當明軍前鋒停步調整時,在隊后跟進的擲彈車再次發威,把轟天雷接二連三地扔向建奴。

  一聲爆炸便是一片傷亡,耀眼的閃光,震耳的巨響,血肉橫飛,慘烈哀嚎,削弱著建奴的殘余斗志。

  爆炸的硝煙還未消散,對面一個個火點便爆閃開來。

  明軍的火槍攢射再次發威,鉛彈一排接一排,帶著死亡的熱量,射向站著的敵人。

  前進,射擊,轟炸…頂著弓箭帶來的傷亡,明軍頑強而勇猛地繼續推進。

  看著己方人馬不斷地流血倒下,退后重整的戰陣再度面臨崩潰,濟爾哈朗目眥欲裂,抽出長刀,準備拼力沖鋒。

  而就在此時,明軍陣列中突然推出了三輛小車,在建奴逐漸驚恐的目光中,黑洞洞的炮口正指向他們。

  在刀盾手的掩護下,拿著火把的炮兵發射手點燃的引線。

  火星急竄著,鉆入了藥室。隨著一聲轟響,一道灼熱的火光閃現,成百上千的彈丸撲向建奴,濃密的煙霧同時騰起。

  佛朗機炮加霰…彈,戰陣前面的建奴,立刻被噴射而出的密集彈丸打倒了一大片。

  這還沒完,佛朗機炮的射程較短,威力較小,但優點卻是速度快。熟練的炮手,更換子銃只需幾秒鐘的時間。

  轟!又是一片橫掃過來的密集彈雨,建奴身上噴出一股股血霧,有的當場死亡,有的倒地發出凄厲的慘叫。

  一炮接著一炮,仿佛死神的鐮刀,毫不留情地收割著建奴的生命。

  完了,完了!濟爾哈朗的心沉到了谷底,在這樣的兇狠打擊下,軍隊的最后意志必然會被摧垮。

  炮聲停了下來,硝煙逐漸散去,濟爾哈朗看到了一片凄慘的景象。

  尸體橫陳,傷兵倒地,難忍的疼痛使傷兵翻滾著,扭曲抽搐著,發出非人的哀號。

  一個軍官的手中沒有了武器,雙手捂著冒血的肚子,只是勉強不倒。他目光茫然而呆滯,似乎還不能相信發生的事情。

  明軍的戰陣再次在戰鼓聲中前進,一陣排槍響起,這個建奴軍官再次被彈丸擊中,噴濺著血花倒地死去。

  “貝勒爺。”前去向阿敏稟報的親兵趕了回來,急切地說道:“二貝勒命令您馬上撤退。”

  濟爾哈朗目光有些呆滯,望著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的明軍旗幟,并沒有反應。

  “貝勒爺!”親兵一把拉住濟爾哈朗的韁繩,再次大聲重復著阿敏的命令。

  濟爾哈朗的眼珠一輪,恢復了些生氣。

  明軍的戰陣還在穩穩地向前推進,而己方部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當兩輛炮車再次推出來,指向后金軍時。濟爾哈朗知道大勢已去,斷然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最后望了一眼死傷枕籍的戰場,濟爾哈朗滿心悲驚,猛地拔轉馬頭,頭也不回地疾馳而去。

  沒錯,說是撤退,可這是陣前哪,和逃跑潰敗沒有什么區別。

  盡管建奴的陣后有戰馬,但那些倒地的傷兵呢,就等于全部放棄了。

  明軍沒有追趕,也追趕不上,幾陣排槍過后,戰陣依舊是穩步前進。

  面無表情地把刺刀扎入建奴傷兵的胸口,用腳一踩手上一拔,染血的刺刀在空中停留一下,又指向了下一個目標。

  馮大鐵和戰友們腳下踩著建奴的尸體,斬殺著建奴傷兵,步伐堅定地向前,向前!

  鎮江。

  城頭已經換上了東江軍的旗幟,殘破的城垣,熏黑的城墻,顯示著剛剛結束不久的一場大戰。

  駐防的五百建奴一千多西虜和漢軍,在兩協上萬東江軍的圍攻下,已經全軍覆沒。

  盡管毛文龍很想占據鎮江,為隔江而望的新義州、鐵山提供屏障,但也知道目前還不是時候。

  掃蕩周邊,遷民清野,工作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就算棄守鎮江,也要給建奴留下一塊無人之地,讓他們難以長期駐守。

  已是入秋時節,天氣雖還沒減熱度,但原野上已經能看出季節變化的些許跡象。

  站在城頭,瞭望遠方,毛文龍甚是感慨。

  這其中,不僅有故地重游的感觸,更有連番作戰后的感悟。

  “我軍還需要有一支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毛文龍伸手一指遠方,開口說道:“非如此,不能阻遏東虜,護鎮江周邊之安全。”

  鎮江城很小,但地區很大,擴展開來就相當于后世的丹東市,包括了鳳城、寬甸、岫巖等縣。

  從地形地勢上看,北高南低,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谷地只占十之一二。所以,又有“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

  在毛文龍看來,北面的山地和丘陵,正是阻遏建奴來攻的天然陣地。

  尤其是寬甸和鳳城的北面,地勢最高。山巒起伏,樹林密布,對于擅長平原野戰的建奴來說,難以發揮其優勢。

  而通過幾場戰斗,毛文龍等將領對于借助地形和工事,用火槍和擲彈車堅守,都是信心很足。

  “津鎮倒有近千毛兵,不知能否調來?”茍真懷沉吟著說道:“火槍兵嘛,陣地防守甚好,山林作戰,倒是未必合適。”

  停頓了一下,茍真懷又笑著補充道:“好在有刺刀,和長槍一樣的作用。嗯,某覺得叫刺棍兒更形象。”

  毛文龍哈哈笑了起來,也覺得那刺刀不象刀,還挺丑的。

  陳繼盛笑了兩聲,說道:“山地作戰,還是要加強訓練。不說這鎮江,便是從朝鮮借的新義州和鐵山,要是能在外圍山地阻遏建奴,也能多安置遼民,大力屯田耕種,以緩軍需。”

  毛文龍輕輕頜首,表示贊同,緩緩說道:“山地作戰的部隊要訓練,陣地防御也要加強。通過幾次作戰,某覺得在平地挖設工事也很厲害,倒也不必非得倚城,或是據險抵御東虜。”

  “壕溝加胸墻,確是御敵良法。”茍真懷伸手拍了拍城墻,說道:“只要夠快速,在野外也能自保。如果有了武鋼車,就更省事兒了。”

  毛文龍看了茍真懷一眼,說道:“今年朝廷的花費太多,萬歲數次支出內帑,這武鋼車和野戰火炮的裝備,怕是要等到明年了。”

  手自然而然地放到了腰間御賜的戰刀刀柄上,毛文龍想了一會兒,說道:“不如咱們先行打造一批,雖然粗陋些,可也不會比建奴的盾車差。”

  “車陣確實是野戰防御之利器。”陳繼盛說道:“定好形制,便讓百姓打造,付他們些糧食即可。”

  茍真懷笑了笑,說道:“糧食不會缺的。萬歲已讓海商從南洋運糧輸遼,還有明年將在東江鎮各地各島種植番薯,就更會緩解乏糧情況。”

  向西拱了拱手,茍真懷繼續說道:“萬歲英明,圣聰睿智,諸事已經安排得妥當。捕鯨、養鴨等辦法,會使遼民無餓腹之苦,東江軍也有肉魚可食。”

  毛文龍和陳繼盛趕忙開口稱贊,管它效果咋樣兒呢,皇帝要做的,就是好啊,就是好。

  都說鯨魚肉好吃,象小牛肉那樣嫩,可朕身為九五至尊,怎么能吃不著呢?

  朱由校當然要吃,一定要吃。不僅是自己的口舌之欲,還能解決東江軍民的吃飯,甚至是營養問題。

  歷史上東江鎮曾收留了近百萬遼民,如果讓這些遼民都吃好養壯,再配備足夠的盔甲武器,光從這些遼民中招募兵員興許就能滅了建奴。

  “皇爺,奴婢算好了。”李成成恭謹地走過來,呈上一張報表。

  朱由校伸手接過,仔細地檢查了一番,頜首道:“嗯,算得沒錯。”

  這是一張類似于后世的統計報表,進出余等項目都有,看起來一目了然。

  把銀鏡的銷售分包給李旦、顏思齊、吳大章等商人,朱由校卻是沒想到他們會把錢先行支付。

  甚至李旦和顏思齊還多給了,理由是銀鏡賣給了某個外國的王室大頭,給的價錢出人意料的高。

  是上道,還是巴結討好?朱由校不想仔細分辨,也不想多收這所謂的“冤大頭”的錢。

  皇帝需要講究信義嘛,這要看對誰,更要看目光是否長遠,胸襟是否廣闊。

  既然已經定了銷售分成的規矩,朱由校就不想破壞它,哪怕多給的錢財很是誘人。

  況且,銀鏡銷售的最大市場并不是倭國,也不是南洋諸國,更不是國內。盡管在兩三年內,這三個主要市場的銷售不會飽和。

  那朱由校認定的最大市場是在哪呢?

  這也很容易想到,就是通過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甚至是后來的英國佬,品質遠超威尼斯的銀鏡將行銷全歐洲。

  就那個什么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鏡廳,用的啥破玩藝兒,錫汞齊鏡子啊,檔次太低了。

  換成大明的銀鏡,一下子就能賣近千面,這得賺多少錢哪!

  朱由校強忍住扳指頭的沖動,放下報表,沖著李成成笑道:“做得不錯,朕有賞賜。”

  “奴婢的本分,不敢領皇爺的恩賞。”李成成心中高興喜悅,但還是依禮推辭。

  “那就算了。”朱由校擺了擺手,“你且退下吧!”

飛翔鳥中文    我真是大昏君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