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天恩,天罰

  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天恩,天罰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天恩,天罰←→:

  “貴啊!”

  一時間,幾個老大臣直接嚇得苦膽破裂,就地倒斃!

  明堡宗也是嚇得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幾個心腹盡管也害怕,還是圍攏在皇位之下,震驚地看著景泰帝。

  只見對方身上還穿著下葬時的服飾。

  他走上大殿。

  這一路,他已經想清楚了。

  自己死而復生,這是天意!

  這是天命。

  既然如此,他還有何可怕?

  于是來到大殿。

  此時,他身后已經跟了十幾個膽子足夠大的太監。

  當然大半是那些成年后入宮的人。

  類似于魏忠賢的那種太監。

  他們是主動挨刀的。

  為了謀取富貴,為了活命,這些人都能主動挨上一刀,來到宮中求生。

  此時還會害怕死而復生之事嗎?

  當然會害怕,但謀求富貴的心,還是壓倒了害怕之心。

  他抬頭看向皇位上的兄長。

  “兄長,你違背天命,擅殺忠臣,如今天意示警,你還不退位?”

  “你難道要將朱家天下,推入深淵嗎?”

  “你還不立刻退下來,我才是正皇帝。”

  此時的景泰帝,已經得知大臣給他上了“代”皇帝的號,簡直氣的發瘋。

  他對這些文臣,個個極好。

  可以說是禮賢下士。

  甚至為了更換東宮,還暗暗送禮物賄賂大臣。

  開了皇帝賄賂大臣的先河。

  結果可好,他們不記得自己抵抗瓦刺之功,這辛苦幾年,他們竟然還上了一個“代”字!

  還什么明代宗?

  當然他也能明白,這肯定是明堡宗的意思。

  這些大臣又開始逢迎舊帝。

  果然,文臣忠直者太少。

  而在這時,明堡宗勉強說道:“你,你,胡說,朕才是皇帝。”

  “你不過是假借時機篡取大位?”

  “你怎敢覬覦大位?”

  “來人,快將這個亂臣賊子拉出去,拉出去。”

  可是雷霆在上,又有哪個錦衣敢這樣做?

  何況來人不是別人,是大家明明白白,已經發喪停靈,明確死亡的前帝啊!

  這死人復活,大家能不跑光,已經夠忠誠了。

  至于說殺了這皇帝,前朝成濟的下場,還明白地放著。

  大明文臣可不干那事。

  司馬昭最后還不是殺了成濟三族?

  景泰帝見狀也不畏懼:

  他此時天命在身,皇帝的威嚴也擺出來。

  “很好,朕看你們哪個敢違背天命?”

  “兄長,既然你不下皇位,那就看看天命在誰?”

  沒錯。

  聞人升之所以不一雷劈死明堡宗,就是要讓他在眾人面前好好受一番折磨。

  你所看中的皇位,不過就是一個破椅子罷了。

  只見又是一雷劈到皇位之下。

  這雷劈過去之后,一雷緊接一雷。

  這些雷霆,徹底打破了那些重臣們僅剩下的投機之心!

  他們之中,本來還有些人想要上前阻擋的。

  此時他們也害怕了。

  至于那些殿上侍衛,也是害怕。

  剛剛他們已經有所異動,但在雷霆面前,個個不敢動作。

  看到這里,景泰帝大為心安。

  尤其是這些大臣。

  他們都是儒教中人。

  基本上都明白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漢朝時候到了最高峰。

  只要老天一有災害,必然有一個三公倒霉。

  久而久之,三公之高位,反而成擋槍了。

  這明堡宗,終于害怕了。

  他終于從皇位上開始起來。

  這時眾臣也紛紛跪下。

  有大膽投機者:“有請太上皇,退位。”

  沒錯,之前堡宗就被上了“太上皇”的號。

  “蒼天在上,朕這就退位,朕這就退位,皇位就是兄弟的。”

  “我要去更衣。”

  “來人,送太上皇更衣。”景泰帝毫不客氣,直接坐上皇位。

  然后讓身后太監送堡宗,去廁所。

  接著用了個眼神。

  以前就是他擔心名聲不好聽,擔心以弟殺兄,留下李世民第二的名聲,李世民神武英雄,還留下一個大污點。

  他又如何承擔得起?

  因此只能砍去樹木,軟禁對方。

  后來帝位被奪,也只是因為他病重無子。

  非戰之罪。

  這是天意。

  而現在,又是天意讓他復活。

  他自然是不再畏懼。

  他不能再給這兄長機會了!

  于是正當景泰帝在大殿之上,迎接百官重新供奉時,突然間有太監過來道:

  “太上皇,更衣之時,不慎落入輪回之所,已經輪回去了…”

  第二個被茅坑淹死的皇帝…

  有些大臣第一時間醒轉過來。

  頓時捂住口鼻。

  太惡心。

  孫太后也坐著鸞輦來了。

  “皇上啊,你太糊涂了,你奪位就奪位,為何要殺于尚書啊?”

  “這天.怒來了,可如何是好?”

  這時,有一個太監驚恐道:

  “太后啊,太上皇已經掉入茅廁,活活淹死了…”

  “什么?”

  “殺于尚書,觸怒蒼天,無可禱也。”

  說完之后,孫太后直接倒在輦上。

  整個人看著就不行了。

  景泰帝看后,頓時松了口氣。

  說實話,他對孫太后還真沒啥辦法。

  畢竟對方一手扶他上了皇位。

  只是讓他傳位給孫子朱見深。

  后來他改換東宮為自己兒子。

  孫太后想阻止也沒有辦法。

  還是讓他成功了。

  只是他兒子夭折,這是天意。

  等等,老天能讓我起死回生,難道不能讓我兒復活?

  他心中大動。

  很快消息傳到宮外。

  眾人議論紛紛。

  有人看到這一幕,不由嘆氣。

  “蒼天真的長眼了。”

  “恐怕太上皇死前也不甘心吧。”

  “是啊,這對他來說不公平,以前那么多昏君,那么多殺忠臣的暴君。”

  “他們也沒有被雷劈,為什么輪到太上皇就是這樣了?”

  “看來他做的孽,太大了。”

  的確如此。

  明堡宗的孽太大了。

  你說完顏構,還有不少人給他開脫。

  說他好歹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不然又是南明的局面。

  可是堡宗有何亮點?

  說是一個赦免殉葬,可是又將景泰帝的妃子給殉葬了。

  這人就是無恥,無能,無皮。

  所謂的“英宗”,就是反諷。

  就和靈帝、神宗,這樣的詞匯是一樣的。

  靈、神都是頂尖的好詞,但用在謚號上,就是大問題。

  本來到他這個時候,弊端多了,要開始振作,要開始刷新吏治,再多延長幾年朝廷壽命。

  結果非但沒有這樣做,還搞出土木之變。

  真是個昏君。

  不過,聞人升知道,這些帝王大臣忘得很快。

  今天打死了一個堡宗,后來還會更多的堡宗站起來。

  那就讓這個世界的蒼天持續開眼吧。

  反正打一個雷也是打,打幾個雷也是打。

  隨后諸多奸佞,一一被雷擊斃。

  就在群雷之中,眾臣震撼了。

  也嚇癱了。

  能有幾個問心無愧者?

  濁流就不說了。

  就是所謂清流管,又哪個不是滿身污垢?

  又有幾個海瑞?

  不存在的。

  于是眾臣趕緊跪在景泰帝腳下,說道:

  “恭迎皇上就正位。”

  “恭請皇上正大位。”

  連續幾聲。

  “哼。”景泰帝鼻子里哼出一聲。

  他知道這些人為啥如此屈服。

  還不是怕上天繼續打雷下去。

  于是他帶領眾臣,先是正位。

  然后,來到天壇,焚香祈禱。

  恭恭敬敬地向上天跪拜。

  群臣也趕緊向上蒼跪下。

  畢竟是天之子,祭祀上天是第一要務。

  在他們看來,天子都祈禱了,這雷理所當然該停了。

  畢竟天子親自理事就可了。

  不需要雷劈了。

  天子理事可蒙蔽,可用銀子,人情。

  可是沒聽說過有人能賄賂天的。

  你拿銀子、人情,也找不到神仙去使啊。

  沒有任何意外的。

  雷霆終于停下了。

  而在這時。

  聞人升也算小小出了口氣。

  這個歷史世界,他不打算干預太多。

  畢竟之前折騰過幾次。

  倒是要看看,蒼天開眼的情況下,有了真正的天人感應,他們能不能擺脫自己的固有弊病?

  光有懲罰還不夠,當然還要有獎勵。

  獎勵就是復活重生,上天庭,封神,留名。

  這四樣,哪個不是針對凡人的大殺器?

  凡人的榮華富貴,封王拜相,就刺激了無數野心家,無數人上戰場賣命。

  何況是來自上天的?

  這絕對是大殺器。

  當然聞人升也只是隨意下幾個棋子罷了。

  只是想從中窺視世界的運行之理。

  他能操控這世界雷霆,自然是給了這個歷史世界一些好處。

  讓它底蘊更多一些。

  同樣世界意志也希望看看在外界經理人的幫助下,能不能提升一二。

  于是就這樣,聞人升就擁有了世界的懲罰獎賞權。

  百年后。

  景泰帝崩了。

  不過臨死前,以“開拓蠻荒,拓地千里,刷新社稷”之功,封為“第九天九雷云宮詞命景…中宮之主。”

  然后白日飛升。

  眾人都看得流著口水。

  “皇帝真的升天了。”

  一片仙樂之下,眾大臣恭送皇帝升天。

  不過,大臣們,也不是沒有干勁。

  因為之前已經有數十個名臣武將,相繼因為功績,而上天封神了。

  而且他們還能在焚香禱告之時,看到對方顯神。

  當然只能看看,彼此之間,不能直接交流。

  這也是“人神分離”,防止神干涉人間,造成觀念固化。

  聞人升很明白,長生是對個體的獎賞。

  但對群體繁衍演化,并不是好事。

  個體就是靠著繁衍時的群體突變,來適應環境的。

  不過人類靠著智慧的傳承和積累,讓個體長生變得更加有利。

  因為人靠著智慧可以靠著工具來極大適應環境。

  于是就可以不必依靠生物群體的生理突變,來適應環境。

  然后又是下一個皇帝。

  下一個皇帝自然也想升天。

  于是也是學著前一個帝王。

  拓地千里,刷新社稷。

  可是難度出現了。

  這新得到的土地,太遙遠了,通訊趕不上。

  要是換成過去的帝王,太麻煩,事太多,就不干了。

  大臣也會這樣做。

  大家守著現有地盤,少點麻煩事,吃喝玩樂更舒服。

  歷史也是這樣演化的。

  開國時有功業心,三代之后,就是享受。

  能夠守住開國地盤不退化的,那都是治國有方。

  大部分都是丟失土地。

  大明也不例外。

  北邊失去套地、南邊失去交趾。

  大清也是如此。

  后來失去的土地數不勝數了。

  而現在截然不同。

  京城之中。

  一位二進四合院中。

  “我曾祖父是名臣,得享天祿,上天封神,我家歷經數十年,再次崛起,如今我為吏部尚書,也不能落于曾祖之后。”一位半百老人上香之后。

  他就看到香火之中。

  那百年前的景泰皇帝,出現在香火籠罩之中。

  他正和自己的曾祖父觥籌交錯之后,手里還拿著一個匣子狀的東西,在那里口中呼喊著什么。

  不得不說,人是會鉆漏洞的。

  有人發現,雖然不能直接交流,但是可以通過觀察口語,來識別對方說些什么。

  兩人似乎在說著:

  “你上路,我下路。”

  “這誰啊,打得太差勁了,下次絕對不組。”

  “快快,開團了,還在打野干什么?”

  總之那曾經的帝王將相,如今卻都過著神仙生活。

  彼此之間,沒有了那種戰戰兢兢的相處模式,反而真的如同兄弟一般。

  這讓半百的吏部尚書,心癢不止。

  想要封神,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開拓邊境。

  邊功是最容易被上天認可。

  每次大勝之后,總有名將名臣被上天降下甘露褒獎。

  但是能不能上天,得到死前才能確定。

  但是想要邊功很不容易。

  糧艸、兵馬、通信…

  千里運糧不可行,兵馬行動萬里,更加是遙遠不可制。

  若是沒有上天的恩賜和胡蘿卜,文臣們,是會竭力反對,而是安守家中,吞并土地享受。

  可是與上天庭,封神相比,長生享受相比,做守家之犬,就變得毫無意義。

  畢竟再能吞并土地,又能享受幾年?

  不如好好奮發。

  而且這也不是海市蜃樓。

  前朝的六部尚書中,來回更迭,共有25人。

  其中8人因為功勞都上天封神了。

  這個比例很高了。

  比他們考舉人,考進士高多了。

  當然他們被封的神職很低,大概和卷簾大將差不多。

  剛剛他就看到了,剛剛倒水的,送果品的,就有前吏部尚書的身影。

  其人考功極嚴。

  擔任吏部尚書15年,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從不結私人恩怨…

  他心想自己也不比那人差多少。

  自己的科舉功名,還比他高出許多。

  對方只是二甲第八名,自己好歹還是一甲探花。

  所以他要上天爭一個更好的位置。

  不求比先祖高,但求能夠是個一司之主。

  不必上天后端茶送水。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神秘讓我強大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