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其詞委婉,其意也豁達。
周老爺一見此篇和離書,立刻為之動容。
離婚之語,最是傷人,自古就不知鬧出多少兩家怨恨,惡名難消。
此文通篇不出一句惡言,云淡風輕,無情也有情,有情更無情。
哪怕日后兩家悔婚之事傳了出去,光憑此文,任誰都要說一聲兩家相敬豁達,不墜家風,不顯惡名,嘆只嘆有緣無分,無可奈何。
如此一來,周家女子貞潔得保,古氏兒郎科舉無礙,更顯才氣,真真是兩全其美。
只是…
似是想到了什么,周老爺面色復雜難名。
此文好雖好,但卻太過才氣斐然了,外人看了定然贊嘆作者高風之亮節,苦了自家成了文中主角,怕不是要隨此篇流傳而名氣傳播了,這樣的名聲不要也罷,真是讓人五味雜陳,不知如何是好。
況且這古峰有這等才氣,一旦參加科舉,恐怕…
“世侄好才氣!以老夫看來,古來和離怕不是要以此文為第一了!”周老爺呵呵一笑,撫掌贊嘆起來,陡然他神色一動,話鋒一轉地惋惜道:“沒想到世侄如此情深義重!這都是之前老夫的過失,造成如此誤解,實在不該。要不,這婚約就不解了吧!”
“嗯?”古峰有點懵,不知道這周老爺葫蘆里又在賣什么藥?
說好的悔婚呢,之前把原主都趕出了門,現在又不離了?
看到這周老爺老臉皺成一團,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的模樣,古峰這才失笑。
文寫的太好,用力過猛了嗎?
不悔婚?
那可不行!
這本就是原主身上的破事,古峰可不想再背這口大黑鍋,不如快單斬亂麻,一了百了。
他立刻婉言拒絕,“小姐文淑雅達,有閉月羞花之貌,應配良人。小生家境貧寒,還無功名在身,恕小生實在高攀不上,耽誤小姐青春,就罪過了!”
周老爺越聽越不得勁,這小子言語雖然自謙,卻句句總有點譏諷的味道。
看你小子濃眉大眼,沒想到是這樣的讀書人!
終究還是有怨氣嗎?
既然如此,我就更不能放你走了!
“賢婿,客氣了!老夫不才,家有薄資,更有藏書萬卷。世侄才氣斐然,雖然暫無功名,但可安心在我家備考,此次必能高中金榜!”周老爺循循善誘道,似是不知古峰言語中的婉拒,也不理屏風后連連的咳嗽,一副看中了古峰的樣子。
真是老狐貍!
古峰暗感頭疼。
看來含蓄是不行了!
他面孔一肅,干脆明說,“周老爺,不必再勸了!本有一世姻緣,奈何兩相不愿。緣盡于此,不可強求!”
他一口一句“周老爺”,生疏之意盡顯,更是主動遞上了和離詞。
周老爺立刻無言,有心再勸,但這古峰話都說到這份上,顯然心意已定,強求生厭,反而不美。
想他周家也是縣里有名有份的大戶人家,雖然退婚反悔,也做不到不顧臉皮地倒貼上去,周老爺嘆了一口氣,也遞上了保書,這才道,“既然世侄不愿意,那老夫也就不強求了!雖然不能成就佳緣,但兩家情分還在。世侄以后有空可以常來走走。來人啊,將彩禮如數奉還!另外奉上200兩,以資世侄科考。”
他一聲吩咐,管家帶著家丁麻利地盛上白銀,送了上來。
“多謝周老爺了!”古峰看了一眼,拱了拱手,轉身就向外走去,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周老爺見狀,暗暗唏噓。
“老爺!”這時管家在旁小心翼翼走了上來。
“什么事?”周老爺哼道。
“姑爺,不,古公子只取走了100兩彩禮!”
“什么?他一點也沒有多拿!”周老爺詫異。
管家點頭,面色古怪,“一兩也不少!”
“貧賤不能移!真有乃父之風!管家,你派下人去看看,這古家小子拿了訂金是去什么了?”周老爺嘆氣著吩咐一聲,就不愿多說,徑直背著手走到正堂后面。
“老爺!”兔婷小丫鬟輕輕驚喚了一聲。
剛來到后堂,他一眼就見到自家女兒面色蒼白,香巾已經被手指絞成了麻花狀。
“婉兒,你一向自命清高,覺得世上少有良人能配得上你,卻不想今日可能放走了佳婿!”周老爺嘆息道,“別人都說丫鬟命,小姐病,我看你啊,很可能是小姐命,公主病啊!”
被親爹這么一說,周小姐不知不覺眼眸就紅了。
“光有骨氣有什么用?”她貝齒咬著紅唇,隱隱有血色滲出,仍是不甘道:“百無一用是書生。一個人再是清高,若不能通過科舉考取功名,終究不過是庸才而已!”
“希望如此!這是他的和離詞,你看看吧…”周老爺嘆了一口氣,將古峰那首和離詞遞了過去。
周小姐本不想看,但還是不自覺挪過眼睛,默念了起來。
“蓋說夫妻之緣,伉儷情深,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幽懷合巹之歡。…”
一字一句,明明溫文爾雅,不出惡言,卻不知何為讓她面色越發沒了血色,聲音低了下去。
“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正化三年十月初二,于江南省北郭縣烏巷周府,古峰謹立此書。”
等到最后一句念完,她已徹底無言,唯有眼暈通紅,隱有淚光。
“哎…”一旁周老者見到愛女如此模樣,更是嘆息。
自己這個女兒一向心高氣傲,若不是受了巨大打擊,是做不出如此姿態的。
“老爺…”而這時管家走了過來,面色古怪,“下人們已經將古公子的行蹤探索清楚了。”
“說!”
“古公子出府后,先是以二兩銀子買了全套的四書五經!然后又找了本地掮客買房,似是貪圖便宜,最后選中了城東頭的那家槐安小居!”
周小姐一聽,不由轉憂為喜,滿懷快意道:“爹,你看看!這就是你口中的佳婿!一開春就要童試了,他現在才買四書五經,臨時抱佛腳。關鍵還如此不智,住進這兇宅,哪有半點‘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智慧。”
周老爺一時愕然,不禁也懷疑起來。
難道自己又看錯了?
不對,為什么要說“又”呢?
“古公子,從今天起,槐安小居就是您的了!”此時一個掮客點頭哈腰,將一處早已備好的房契遞給了古峰,垂下的眼睛閃爍著狡黠的目光。
古峰信手接過。
童試作為科舉第一試,其實并不難,考得是儒童對圣人經言的了解,但這么多年下來,出題方式已經達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若不能通讀四書五經,想要過關也不簡單。
原主詩書本就讀的不精,哪怕古峰繼承了記憶,但水平如何,可想而知了。
這槐安小居雖然偏居縣城一隅,但布局雅致,價格也不貴,只要紋銀六十兩,正是幽靜好讀書的地方。
握著手中房契,古峰心中不禁暗道。
“兩世為人,我古峰終于也是有房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