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
蘇州是座古城。
不過,此時的蘇州,還沒有達到它的巔峰,繁華程度跟揚州相比,有所不如。
“楚王殿下,這南洋的水稻種子,可否讓戶部多劃撥一些給我們蘇州呢?”
李寬一行人還沒進城,蘇州長史王志明就得到了消息,一大早出城迎接。
在簡單的寒暄之后,王志明就問出了一番讓李寬非常意外的話。
這王志明,是自己安排的托嗎?
自己以前不認識他啊?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
“王長史,朝廷讓大家種植這南洋水稻,蘇州的百姓就沒什么擔心?”
農民是淳樸的,但是農民有時候又是固執的。
特別是在涉及糧食種植的時候,絕對不會輕易去更改。
要不然李寬就不會為了棉花推廣而操心了。
“楚王殿下,我們蘇州上上下下,對朝廷的政策都是非常支持的。戶部鼓勵江南道種植南洋水稻,我們自然嚴格執行,只不過現在是水稻的種子有所不足呢。”
王志明說的話,明顯是官話。
李寬沒有搞明白背后的原因之前,自然不會隨意承諾什么。
相反,這種跟自己想象的不同的情況,讓他不由得警惕了幾分。
“王長史的想法,本王知道了。”
王志明:???
知道了是什么意思?
這是同意了?
還是不同意?
自己怎么有點搞不清楚了。
“楚王殿下,這蘇州刺史是江王殿下,不過江王如今年幼,蘇州的事情,實際上是長史在負責。這事,到底是江王的意思,還是王長史的意思,還未可知。”
顧盼盼不愧是江南土著,她要是不提醒,自己還真不知道蘇州刺史居然是自己的王叔。
這江王李元詳,是李淵的二十子,是李淵被幽禁之后出生的。
十歲的時候,就被李世民扔出長安,封為“閩越江王”,到汀州任職。
那汀州,就是在如今閩西地帶,離嶺南道就一步之遙,跟發配沒有兩樣。
好在李世民不知怎么的又很快改變主意了,把他封為江王,調到了蘇州擔任刺史。
老實說,李寬對這個名義上的叔叔,還真是沒什么好印象。
“我這王叔,很小的時候就比較貪婪,喜好金銀財寶,既然蘇州刺史是他,我估計找朝廷多要水稻的主意,十有八九是他出的,王志明只是負責執行而已。”
李元詳仗著自己是當今天子的弟弟,一向是比較囂張。
李寬這個黜陟使來到蘇州,他知道消息,居然也不出來迎接,就可見一斑了。
接下來的幾天,李寬也沒有去找李元詳,李元詳也沒有表示要見李寬的意思。
李淵和李世民生了一堆兒子,什么樣子的人物都有。
才華橫溢有之,昏庸無道有之。
總之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這些兒子們占據了大唐許多州的刺史之位,也算是典型的任人唯親了。
“王爺,基本上搞清楚了。這向朝廷要更多的水稻,應該就是江王殿下的意思。為了推廣這南洋水稻,戶部下撥的稻種都是低于市價給到各州的,但是在蘇州,農夫們換一斤南洋水稻的稻種,卻是需要一斤三兩的普通水稻,這一來一去,就有好幾成的利潤在里頭呢。”
王玄武很快就把情況搞清楚了。
其實,這事也沒有那么復雜,只要稍微注意就能搞清楚。
不過,李寬聽了,卻是有了一個新的疑問,“按照你這個意思,蘇州的百姓,似乎是在主動的換取南洋水稻?”
大唐的百姓,什么時候這么激進了?
不怕顆粒無收嗎?
“這個問題,屬下專門跟幾個農夫了解過。其實,這蘇州府里對南洋水稻最感興趣的是那些有著大量土地的豪族,這些人的信息比較靈通,知道今年杭州有試種幾百畝南洋水稻,不僅取得了一年兩次的收成,產量還比普通水稻大,所以才積極的購入南洋水稻稻種。而這些豪族的田地,基本上都是由佃戶在種植,這么一來,蘇州很多人都知道了南洋水稻的好處了。”
王玄武搞了幾年的情報工作,調查事情是越來越全面了。
“王爺,其實我覺得南洋水稻的推廣,其實不會有太大難度的。先不說杭州、明州、泉州等地,都有市舶司在今年安排了試種;哪怕沒有試種,單憑戶部公布的情況,也會讓很多人家動心的。
畢竟,大家冒的風險只是換一種稻種,頂多就是產量會有所下降;可是,一旦這南洋稻種跟戶部說的那樣,那么他們的收益就是巨大的。不客氣的說,種植南洋水稻的風險和收益是不成比例的。”
武媚娘覺得李寬是當局者迷,一直擔心南洋水稻的推廣會不順利。
其實,在武媚娘看來,根本就不存在這種情況。
唯一可能的就是那幫突厥人內遷的地方,因為這幫胡人不懂水稻種植,然后又因為田地是新開荒的,有可能搞出亂子來。
顯然,蘇州這里不屬于這種情況。
“你這么說,似乎也有道理,看來本王是陷入思維定勢里頭了。”
聽武媚娘這么一說,李寬想了想,倒也想通了。
如果現在自己推廣的是土豆或者玉米,很可能會面臨許多農夫剛開始不敢種植的局面。
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莊稼。
但是,水稻就不一樣了。
這個年頭,大家對種子優劣的概念還沒有那么強。
南洋水稻也好,還是原本江南地區種植的普通水稻,在大家看來,這都是水稻。
種哪個都是種,為何不種可能受益會很大的南洋水稻呢?
“是啊,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江王殿下的貪婪,其實是對蘇州的南洋水稻推廣種植是有好處的。”
武媚娘的這一番話,讓李寬覺得很是無語。
自己聽說過好心辦壞事的情況,但是還真沒見過壞心辦好事的。
這個王叔,實在是……
莫非,這就是所謂的福將?
天天作死,結果日子卻是活的越來越滋潤。
似乎歷史上李元詳的日子過得還真是挺滋潤的,算是難得的善始善終的親王。
“沒想到讓人在杭州、明州等地試著種植了一些南洋水稻,倒是起到了這種推廣效果啊。”
李寬還是低估了這個年達的信息傳播速度。
總以為沒有高鐵,沒有飛機,沒有手機,沒有電話,蘇州百姓對南洋水稻的了解應該很匱乏。
實際上,江南的揚州、蘇州、杭州、明州幾個地方,都是有水路相通,都是屬于大運河上的城市,信息流通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很多。
特別是江南的一些豪族,不僅僅有大量的土地,是個大地主。
同時,他們也是江南最大的商人,在主要的州縣都有自己的產業。
就像是顧家,別看大本營在揚州,在蘇州、杭州、明州的產業也一點都不少。
一旦一個地方有什么風吹草動,他們很快就得到消息了。
而這些地方豪族之間,往往通過各種聯姻,織成了一張密集的人際關系網,信息的傳播就更加快速了。
當初那個虞鹿能夠在張帆和蕭哲面前裝一把十三,還不就是因為有顧盼盼這個表姐嗎?
武媚娘:“是的,所以江王既然想要更多的南洋水稻稻種,我覺得王爺可以幫他一把。先讓蘇州成為南洋水稻最大的種植區域,立馬就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單單蘇州一地增加的水稻產量,就夠養活整個長安城的人。”
蘇州是個大州,基本上后世長三角最精華的一個區域,都在蘇州的治下。
別看如今的蘇州的戶數僅兩萬余戶,但是按照正常的發展,到開元時期就可以達到近七萬戶,天寶年間到達近八萬戶,而在安史之亂以后,更是人口猛增,突破十萬戶,最終在唐末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峰,有十四萬戶人家。
十四萬,在現代人看來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隨便哪個地級市,都有這個人口。
但是,放在大唐,十四萬戶可就至少相當于七八十萬人,甚至超過一百萬人,妥妥的國際化大都市了。
難怪蘇州在唐末的時候會成為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
“行,那就讓我這王叔得逞一把吧。”
李寬沒指望所有的王爺、官員都廉潔奉公,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只要這些人能夠為老百姓干一些實事,自己這個黜陟使,就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蘇州刺史府。
“怎么樣,我那個侄子同意了嗎?”
李元詳如今才十二歲,不過他的體重卻是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一般的成年人。
妥妥的一個大胖子。
皇家的孩子都比較早熟,李元詳如今已經在蘇州開始搞事了。
“江王殿下英明,楚王殿下同意幫戶部給蘇州再要一百萬斤的稻種,開春之前就能送到。”
王志明對這個情況也很滿意,雖然這些稻種過了江王殿下的手之后,會漲幾成的價格,一百萬斤也掙不了多少錢,但是,這個兆頭卻是極好的。
這說明江王的能量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啊。
不管是什么年代,跟著一個能量巨大的上司做事,出成績的可能性,肯定也要大的多。
當然,最關鍵的是,王志明能夠光明正大的給自己家族謀求一些福利。
作為蘇州長史,他可是比很多人要知道更多南洋水稻的事情。
瑯邪王氏南下江南之后,蘇州算是他們最主要的經營州府,王家是蘇州最大的地主了。
不客氣的說,南洋水稻在蘇州推廣的越成功,種植面積越大,王家得到的利益就越多。
“哼,我這侄子啊,別看在長安城里比較橫,但是碰到本王,還不是一樣要服軟?”
李元詳不由得得意了幾分。
從小到大,他可是聽著李寬的典故長大的,在他心里,一直想要找個機會壓李寬一頭。
沒想到,這個機會這么簡單地就來臨了。
“我大唐以孝治天下,江王殿下是楚王殿下的長輩,這蘇州城里的事情,總歸還是要江王殿下您做主呢。”
只要把李元詳哄好了,王志明就是蘇州最有實權的官。
什么剛正不阿之類的,跟王志明自然就搭不上邊了。
事實上,大部分覺得自己會剛正不阿的人,碰到真正的利害關頭,十個有九個都會變軟。
李寬自己就對此有著很深的體會。
蘇州府昆山縣。
李寬站在吳淞江口,望著一片灘涂,荒無人煙的入海口,久久無語。
“王爺,這吳淞江,除了鱸魚很有名,沒有什么特別的呀。”
武媚娘不是很清楚李寬在離開蘇州之前,為何要來到這吳淞江的入海口看一看。
“這吳淞江浩浩蕩蕩向東奔流,甚為壯觀,我就是來看看。”
李寬言不由衷的應答了一句,不過迎來的卻是武媚娘的一個白眼。
跟在李寬身邊這么久,武媚娘對李寬的了解,有的時候比他自己了解的還要多。
就像是現在,這話明顯充滿了敷衍之意,沒有說出真實原因。
當然,李寬肯定不會說出真實原因的。
這吳淞江,其實就是后世的蘇州河。
不過,波瀾壯闊的情況,卻絕非后世的蘇州河可比的。
作為多次去過大上海出差、旅游的李寬,來到了蘇州府之后,自然要看看古時候的上海是什么模樣了。
不過,眼前的情況很讓人失望啊。
原本李寬還想著要不要跟登州一樣,在這個長三角最東端的地面上,建設一座新的港口城市,讓它成為大唐的海貿中心。
不過,現在一看,完全不具備條件啊。
不管是揚州還是杭州,此時的地理條件都要比它好很多。
到處是灘涂濕地的吳淞江口岸,幾百年內都不具備超越揚州的條件啊。
看來,自己還是有點想當然了。
“走吧,我們也別會蘇州城了,直接走海路去杭州。”
南洋水稻種植的推廣,比李寬想象的要順利。
至少在江南一帶,是非常順利的。
按照這個節奏,指不定明年上半年,自己就可以趕回長安城了。
這出來了一個多月,還真是有點想小玉米了。
大冬天的,沒有小棉襖在身邊,缺少了很多樂趣呀。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