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

  最新網址: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描繪西湖景色的詩詞有很多。

  春夏秋冬、梅蘭竹菊、西湖十景,不一而足。

  其中歌詠斷橋的亦不少。

  楚楚姑娘以斷橋為題確是有幾分意思。

  碰巧剛剛下過雨,湖面起了水霧,放眼望去一片朦朧感,徐言思忖片刻吟道:

  湖山澹空濛,堤上行人少。欲渡心忉忉,浩歌水云渺。

  吟罷,徐言見錢老先生正直勾勾的盯著自己,心中自然是懂的。

  他有些尷尬的咳嗽了一聲,接著吟道:

  十里西湖意,都來在斷橋。寒生梅萼小,春入柳絲嬌。

  兩首詩的側重點不同,可謂各有千秋。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徐言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連續吟誦出兩首來。

  自然有人將詩記下來送去畫舫上。

  作為三關的最后一關,這直接決定了徐言能否陪著錢老先生登上畫舫參加雅集。

  片刻的工夫后,那傳話人去而復回,欣喜的告訴錢德洪和徐言他們能夠登上畫舫了。

  徐言倒是無所謂,他反正是陪恩師來的,充當的是一個工具人的角色。

  倒是恩師喜形于色,絲毫沒有掩飾的意思。

  徐言忽然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恩師該不會是這楚楚姑娘的傾慕者吧?

  自古名士愛才女。

  恩師雖然年紀大了些,但好歹頂著一個王陽明高徒的名頭,對于這些紅粉佳人肯定是有一定吸引的。

  嘖嘖,若真是這般那就有意思了。

  卻說師徒二人乘船前往畫舫,沒過多久小舟便靠在了畫舫邊上。

  船還沒停穩,錢老先生便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著實把徐言嚇了一跳。

  他現在越發相信之前的判斷了。

  “兩位,里面請!”

  楚楚姑娘的畫舫很大,大到好似一處廳堂。

  錢德洪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面,徐言緊隨其后。

  他只掃了一眼便發現畫舫里全是峨冠博帶的書生公子,個個容光煥發不亦樂哉。

  金秋時節是最適宜游湖的。

  早一兩個月太熱,晚一兩個月又太冷。

  若是與美同游則更是美哉。

  這大概就是這些士子們的想法。

  徐言發現畫舫還是在緩慢移動的,雖然速度很慢。

  他與錢老先生被引至一處雅座坐了下來,自有下人看茶。

  讓徐言有些奇怪的是,他在船艙之中并沒有發現楚楚姑娘。

  莫非還有比試?

  勝者才能一睹佳人芳容?

  徐言正自尋思著,便見一龜公模樣的人清了清嗓子道:“諸位皆是楚楚姑娘千挑萬選出來的英才。今楚楚姑娘又擬了一道題目,作答合她心意的便可以進入內倉。”

  嘖嘖,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文藝女青年在哪里都是有市場的。

  這一個楚楚姑娘把這么多杭州才子引得比詩斗勇,還真是有意思。

  “題目是負心之人,詩詞皆可。”

  此題目一出,自是引得一片嘩然。

  要知道楚楚姑娘可是杭州第一花魁,這么一朵出水芙蓉竟然也會被人負心?

  這真是令人震驚無比的消息。

  徐言自然也有些吃驚。

  不過風月場中的事情都是說不清楚的,天知道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么。

  他只管作詩寫詞即可。

  由于在畫舫之中,又要替錢老先生打工,自然不便吟出。

  故而徐言毫不猶豫的要來了紙筆親自來寫。

  他一連寫了兩首,分別寫在兩張紙上。寫好之后將一張紙遞給恩師,錢老先生臉不紅,心不跳的抄錄了一遍。

  畫舫內的士子都在絞盡腦汁作詩,哪里有工夫關注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

  徐言見時機差不多了,便和恩師紛紛“交卷”。

  嘖嘖,和這么多名士一起斗智,可比科舉考試有意思多了。

  幾十首詩詞一齊擺在面前,馮楚楚頓時生出一股幸福的煩惱。

  她生性喜好詩詞,凡是有些新的好詞寫出來她總會第一時間試著譜了曲。

  今日這雅集也是存著這心思,想著能夠挖掘出一兩首來。

  只是雅集之上作詩者多,作詞者少。

  雖然也有不少好詩,但馮楚楚多少有些失望。

  久在風月場中,馮楚楚早就看淡了男女之情。

  在她還沒有走紅的時候,曾經有一個秀才和她情投意合,二人纏綿了很長一段時間。情深意濃之時,那秀才說考中進士就替她贖身。

  那時馮楚楚很欣喜。

  只要能夠贖身,讓她做什么事情她都愿意。

  那個秀才很窮,馮楚楚便用自己的銀子接濟她。

  直到有一天那個秀才突然消失了。

  起初馮楚楚還在傻傻的等待著,可后來那個秀才再也沒有露過面。

  馮楚楚這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什么海誓山盟,不過都是騙人的鬼話罷了。

  故而她才會出那樣一道題目。

  “火滅不復然,泉出不歸源。

  君心既已死,捐玦向平川。

  由來負心人,頭上無青天。”

  這詩倒是作的不錯。

  火不復燃,泉不歸源。

  這都是很形象的比喻,頗有幾分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意味。

  只是二者一個說的是心已死,一個說的是永不分離,意境完全背道而馳。

  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馮楚楚心中起了一絲漣漪。

  便算通過吧。

  繼續看去,馮楚楚卻是被一首詞吸引了注意。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這詞如此清麗,開篇就點出了初遇時的美好。

  隨后筆鋒一轉,“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明明是薄幸郎變了心,卻把責任推給了對方,這是何等的無恥啊。

  要是在幾年前馮楚楚是不相信世間有這種人的。但現在她確信無疑。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這兩句便是用典了。

  用當年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故事告誡人們,便是天子又如何,海誓山盟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

  看罷整首詞,馮楚楚生出一股悵然若失的感覺。

  “這首詞真是絕了。”

  她口中喃喃念道。

...諸天大道圖

飛翔鳥中文    我要做閣老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