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27章 所謂藏富于民

  大管家當久了,雖然變得越來越摳門了,但眼光的確也是越來越高。開始跳出一些條條框框,從大數據就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趨向進行預計。

  哪怕是主張落袋為安,不過只要概率達到七成以上,那么就有賭一賭的把握。

  當然,荀彧的七成把握,在多人那邊,估計已經是十成十的把握了。畢竟人在制定的計劃,或者目標的時候,難免會有些自信膨脹,導致判斷失誤的情況。

  十成十的概率,其中容錯率大概在1到30之間。所以經常有人說,制定一個計劃之后,要再制定一個補救方案。

  鐵路計劃,在荀彧的眼中,已經有八成的盈利率,而且可以消化多余的勞動力。

  這年頭農業人口比例比較大,這意味著農閑的時候,往往每年都會有那么兩三個月,大量的百姓會出來打個小工賺點錢,補貼一下家用。

  作為戶部尚書,每年看到那么多的勞動力不能很好的調配起來,感覺就是虧了幾個億。

  這也就是在新漢朝,換了以前,這個時間段是要發徭役的,哪有時間給你去賺外快?不僅要服徭役,而且干糧還要自備。

  如果是遠一點大一點的工程,累死在徭役之中都有可能。服徭役回來,又要開始搶收作物,佃農的話還要繳納地租和稅賦…

  現在大漢朝廷規定,地方服徭役,要從財政收入里面支付,同時要管飯,官員挪用徭役為私用要被處罰。可如果有修繕的地方,結果沒有修繕好,那么官員一樣要被處罰。

  于是自然有一些小縣令,開始抱怨現在大漢的官員,是越來越難當了。

  當然,這些就不是荀彧需要擔心的,不想當官就換一批人來當,沒什么好廢話的。

  唯一不滿的地方,就是這冶鐵的成本太高,鐵路大量鋪設的話,開銷就是不是一個小數目,任何一個政策,配套技術才是關鍵,不是拍拍腦袋就能做的。

  “慢慢來,我們的時間非常充裕。”劉韜隨口說道,應該說太充裕了,整個中原一大堆爛攤子需要管。

  更別說這兩年的資金,其實都重點投資到水利建設方面,主要針對兗州和豫州。

  時間充裕,但是技術和資金,甚至人口都不充裕。劉韜不打算做窮兵黷武的事情,治國的標準是建立在大數據上,為此組建統計司,雖然以前就有類似的這樣的部門。

  “荀尚書…”離開偏殿之后,蘇雙找到荀彧,“其實很多人,包括下官也不太明白,為什么不和以前一樣,直接征調徭役…”

  “這個啊…”荀彧聞言,也沒有太多意外,其實很多官員都有抱怨,什么地方都要錢,好像國庫里面永遠存不了錢,“的確,現在各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花好每一分錢。”

  畢竟國庫沒什么錢,所以每一分錢都必須要用到位。錦衣衛和戶部都盯得比較緊,所以花錢這種最愉快的事情,突然變得痛苦起來。

  “陛下這是藏富于民,對比山西省那邊的情況,會發現那邊的民間消費有所提升。一些年輕人為了改變未來,已經不斷買書學習。”荀彧簡單解釋了起來。

  說到底手里有閑錢,是存起來娶老婆,還是用來改變未來。老人無所謂,年輕人誰希望一輩子耕地?尤其不少人考科舉當了官,自己為什么還要耕地?

  有了榜樣,結果自然有不少人去讀書學習,再不濟也要把體魄鍛煉好,然后去參軍。

  并州,后者說現在的山西省,可是劉韜的龍興之地,這里的百姓已經習慣,要么從文,要么從武。反正不管那個,以現在大漢的情況,都能有不錯的未來。

  從文就要讀書,于是文化方面的產業發展很迅速;要從軍就要體魄,于是養殖業和糧食行業就有了很大的發展。最后當了官,參加一些文會什么的,于是娛樂業也開始發展。

  這些行業有了錢,自然也會擴大產業,于是各種開銷會增加,最終會變成稅收回饋朝廷。荀彧現在做的,就是把這五年,以晉陽為例的財政開支情況,告訴蘇雙。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晉陽的財政每年都在不斷提升,還遠遠沒有到達頂峰。地方官府用新增的稅收,招募百姓在農閑的時候從事工作,不僅讓效率比以前有所提升,同時百姓賺到錢,考慮到寬松的政策,不少人只會存很少一部分應急,大部分還是會拿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荀彧解釋道。

  于是商業進一步提升,同時財政收入也進一步提升。

  之前服徭役,義務工作不說,而且還要自己準備干糧,百姓干活沒什么力氣,每天都在消磨時間不認真工作。打罵太厲害,還會產生對官府的憎惡,容易被小人利用。

  “簡單來說,這樣安排,不僅民心更加安定,對朝廷的歸屬感更加強烈。地方百姓的生活品質的確在不斷提升,同時要修建的地方也能按時按質完成。最重要的,還是地方財政居然也在提升,扣掉雇傭的費用,結余越來越多。”荀彧總結。

  曾經百官一直提倡‘藏富于民’,不過這個‘民’顯然只是借口,實際上就是讓地方豪族和世家來壟斷這個利益;最后百姓得不到好處,朝廷還要背鍋。

  現在劉韜搞的這一系列政策,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朝廷得到賦稅,百姓得到受益,世家豪門也沒有損失。真要說有什么損失,就損失了壟斷物價的權力。

  畢竟這邊有大生意,只要利潤可以,他們不賣,別的地方也會把糧食運輸過來,更別說還有倉平常這玩意。

  真的逼得劉韜不滿,直接下令,所有百姓產出的糧食,優先由倉平常進行收購。到時候那些想要守著一畝三分地,耕讀傳家的士紳,估計也要開始琢磨著怎么經營賺錢了。

  也別說什么耕讀傳家,歷史上說出這樣話的,耕種的就不是他們自己。

  家里佃戶一大堆,幫他們耕種,種出來的糧食還要被低價收購,否則根本賣不出去。現在糧食產糧低,所以還好說,換了以后要金錢地租,不賣糧食怎么交?

  對于劉韜來說,糧食產量首先要提升上去,提升到大家都吃不完去。然后要么拿去出口,要么再加工。再不然,就把糧田改成菜田茶田。

  要不不耕種也沒什么,反正大多也是佃戶。無產階級多了,才能發展工業,否則他們就在農閑的時候打點零工,根本不夠!沒有足夠的工人,工業技術根本帶不動啊!

  這個,才是劉韜迫切希望改變的地方。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飛翔鳥中文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