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過了幾天,眼看已經到十月中旬,秋收也陸續結束。
戶部,主要是掌管常平倉的衙門,此刻卻是最忙碌的時候。經歷過皮氏縣的事情之后,這次的清查工作,顯然就非常重要。
當然,主力是御史臺那邊,然后是錦衣衛。但戶部針對舞弊的問題制定出來的管理制度,是否能落實到位,也需要實際檢查一下。
鐵路施工隊已經在各地就位,按照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道工序。在薪水翻倍的鼓勵,以及保長們的督促下,工作在順利進行。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整個朝廷依然是全速運轉。官吏們只要上衙,仿佛就會有做不完的工作,是以每次休沐日,官吏們都會有種發自內心的解脫感。
這天,劉韜如同往常一樣批改奏折。不多時,就看到一份錦衣衛的奏報。
他打開看了看,眉頭微微皺起:“袁術居然稱帝了?”
按照情報顯示,袁紹在退往汝南郡之后,卻迅速朝著九江郡發動襲擊,攻入壽春,俘虜了劉邈,占據了九江郡。
這還不算完,這位占據九江郡之后,估計是真的坐不住了,于是搞了個簡陋的登基儀式,加冕為皇。
這年頭稱帝的也不止他一個,問題大家都是漢室宗親。袁術以漢臣的身份稱帝,顯然是壞了規矩,同樣是帶了個壞頭。
從后續的情報來看,那些野心勃勃的人,隨著袁術稱帝也開始瘋狂冒頭出來。
比如徐州下邳人闕宣,聚眾數千人,在下邳郡自立為天子,建立郯國;泰山臧霸,原本歸附徐漢,駐扎在瑯邪郡,幾乎也是聽調不聽宣的主,聞訊也以瑯邪郡尉基礎,登基稱帝,建立莒國。
吳郡豪帥嚴白虎,聯合另外一個豪帥祖郎,攻入會稽郡,趕走會稽太守王朗,建立越國,大量吸收山越進入軍中。
同時派人與武夷山彭氏取得聯系,幫助其登基建立彭國,兩家互為同盟。
在荊南的孫堅,倒是打算讓劉表禪讓,可劉表借助荊襄世家,長江天險硬生生扛住了孫堅的試探。
是以孫堅放棄北上,向東占據豫章郡,并且對丹陽郡虎視眈眈。為了名正言順,自立為羅王,畢竟長沙郡原本就是羅國的所在地。
大的勢力是那么多,但小的勢力同樣一大堆。以一縣一里,一個塢堡就稱帝的大有人在。似乎都想要體驗一把當皇帝的癮,哪怕因此可能會族滅都在所不惜。
唯一安分的就是交州,士燮似乎沒有稱帝的意思。只是交州刺史朱符的名聲,卻一直不好,是不是給士燮背鍋的很難說,只知道目前只有交州,名義上還是大漢治下。
“一個兩個都不打算忍下去了,就這樣直接攤牌了?”劉韜哂笑,“不過劉繇那家伙,倒的確是人才!不不,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原本劉繇只是被裹挾當了皇帝,誰知道盛憲突然患病,身體越來越差。劉繇此刻已經征辟太史慈為將,同時私下也拉攏了許貢,以及丹陽太守吳景。
再加上陸康的支持勉強坐穩了皇位,成為了一個實權皇帝,哪怕麾下派系林立。
從傀儡成為實權皇帝,劉繇這運氣和能力也的確厲害。眼看劉岱已經臣服自己,也不知道劉繇是否也能收服…劉韜比較在意的,便是這個問題。
和江南,以及徐州比起來,兗州和豫州的情況比較穩定,韓王和魏王之下,雖然偶爾也有一兩個想不開的,幾乎剛冒頭就被強勢鎮壓,根本翻不起風浪。
“河北那邊,估計也快了吧?”劉韜翻了翻,沒有看到河北那邊的情報。
考慮到袁紹都已經稱王,趙漢滅亡感覺也不過是時間問題。劉韜更擔心的是,還是燕國那邊。劉虞一直沒有稱帝,也沒有上書表示歸附朝廷。這種曖昧的態度,讓劉韜很不滿。
估計是袁術稱帝的消息,還沒有能傳遞過去。或者說傳遞過去,那邊也還沒來得及反應。考慮到信息延遲的問題,哪怕現在那邊已經稱帝,自己都要三五天的才能知道。
顯然這個天下,又開始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不同的是,大家稱帝稱得那是理所當然的,只要否定劉韜的正統性,就能直接稱帝,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輿論也沒有歷史那么嚴重,畢竟太多人稱王稱帝,再換個異姓稱帝,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最多那些漢室宗親看不過眼,派人去征討便是。
百姓其實沒什么歸屬感,只要能好好活著,能吃飽穿暖就好,誰讓皇帝其實無所謂。
士族們卻是紛紛押注,運氣好以后就能一飛沖天,運氣不好身敗名裂。
或者說對自己的才學有自信,覺得自己投效過去,就算是個阿貓阿狗,都能橫掃宇內,一統天下。到時候自己封候拜將,封王拜相的,豈不美哉?
荀氏押注最多,袁紹那邊有荀諶,袁術那邊也有荀正。自己這邊屬于重點押注,荀彧、荀攸、荀悅、荀棐和荀錶都在自己麾下。
這還是比較出名的,不出名的,也陸續在劉焉、劉表、劉繇、劉岱和劉寵等人麾下出仕。關鍵他們不是第一家,楊氏和太原王氏,其實也沒有落下。
比如說,自己麾下,上一次科舉,就有三個楊氏子弟上榜,然后出仕為官的。
王氏的王宏和王允,另外年輕一輩的王凌也已經進入軍中。不過也有不少族中子弟,過去其他勢力出仕為官的。
果不其然,隨著十月剛過,十一月份剛剛到來,袁紹在渤海接受趙王禪位,建立晉國。同樣是稱帝,他的吃相至少比袁術稍微了一些,也僅僅是好了一些。
“司馬老賊的晉朝沒了!”劉韜收到消息后,也就稍微調侃了句。
隨即翻了翻后續的情報,公孫瓚倒是打算趁著過去覲見燕王的時候,暴動將其趕下來,自己上位。卻不想劉備提前反水,以至于公孫瓚狼狽逃回右北平。
劉和親自率軍追擊,卻不想被公孫越埋伏,死在戰場上。劉虞年紀已經很大,聽到這個噩耗立刻臥床不起,臨終前,把幽州托付給了劉備。
公孫瓚退回右北平,知道劉備當了燕王,當即自立為遼王,與其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