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后方的問題之后,劉韜把政務交給了荀彧,然后把錦衣衛交給賈詡幫忙帶著。第一個任務,就是在他們離開這段時間,就治中從事司的工作進行監督。
總有人覺得,他離開并州,就可以開始為所欲為。劉韜不介意回來的時候,給這些人一點小教訓。
“奉先,云長和公驥,你們三個隨我南下。”劉韜隨即點將,重騎兵,重步兵和騎射兵,三支部隊足夠。
“喏!”三人出列,面帶喜色。大家都已經知道,這次是天下諸侯共同會盟,先入洛陽的宗室,便是新的漢帝。這種盛事,能夠參加,本身就是一種榮幸。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他們的名字,甚至會因為這次會盟,記錄在史書里面。
“兄長,我也想去…”張飛出列,多少有些別扭,憑什么呂布都能去,他卻不能。
“你還是并州督郵,你去了,誰看家?什么都交給粲山?”劉韜反問道。四兄弟去了三個,盧琰還是云中太守,怎么鎮場子?可別回來的時候,這邊都翻了天去!
“可是…”張飛也知道這個道理,只是還是憋屈。
“會盟那點虛名,和并州的實際利益,哪個重要?”劉韜不得不強調一下。
“好吧…”張飛只是不服呂布能參加,而且本身也想要秀一秀。好在他也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也沒怎么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在并州,明面上是張飛負責監督百官,推廣暖炕,甚至在稍后農閑的時候,大力修繕和擴充當地灌溉系統。暗地里面,則是由錦衣衛負責監督百官,然后記錄在冊。
如此一明一暗,才能防不勝防,希望別真的有哪個膽大包天的,跳出來找死。錦衣衛第一次登場,可是要拿人頭來立威的!
“軍師方面…郭嘉,辛毗和陳宮隨軍。”劉韜看向文臣那邊。
陳宮聞言不由一愣,這應該是他第一次隨軍出征。一直以為自己沒有這個機會,沒想到居然運氣還挺不錯的,第一次隨軍,就遇到那么大的戰役。
“另外,劉戈,馬岱、趙云和張郃隨軍。”劉韜隨即宣布。
四人一愣,隨即頓時激動起來,連忙上前回應:“喏!”
“其余眾人留守,小心我們的鄰居,他們隨時可能會趁虛而入。”劉韜吩咐道。
“喏!”沒有能隨軍的眾人紛紛回應,他們很清楚,這個所謂的‘鄰居’,指的便是鮮卑。不是南匈奴,因為這次出征,劉韜邀請于夫羅一起出征。
于夫羅表示順從,并且派遣左賢王呼廚泉,以及右賢王去卑各率一千匈奴騎兵前來。
這個去卑劉韜稍微了解了一下,據說是于夫羅和呼廚泉的叔叔,羌渠單于的弟弟。去卑據說是個激進派,任命他為右賢王,估計也是為了安撫南匈奴里面的激進派。
或者說,借助他來威懾一下,讓這個右賢王乖乖認慫。不得不說,于夫羅當了單于之后,居然懂得玩政治手段了。
順帶一提的是,為了表示親近,于夫羅取了一個漢名,叫劉附,表示歸附劉姓大漢。
不過這個名字,聽起來卻是一語雙關,到底是歸附劉漢,還是劉漢歸附,難說。反正雙方處于什么立場,這個名字應該就有什么意義。
倒也不是隨便取個姓,而是于夫羅一家,的確有那么一點點漢室宗親的血統。
傳聞漢光武帝之子沛獻王劉輔,其六世孫度遼將軍劉進伯,北伐匈奴的時候被擒,然后在匈奴的地盤有了孩子尸利,去卑就是尸利的孫子,所以去卑也叫劉去卑。
去卑是于夫羅的叔叔,那尸利就是于夫羅的曾祖父,那么于夫羅自然也是姓劉的。真正的名字叫做欒提于夫羅,漢名是劉于夫羅,更徹底的漢名叫做劉附,意思就這樣。
對于劉韜來說,匈奴主動取漢名是不錯的開始,這可以讓漢化更順利的進行。
南匈奴這邊派人,也不意味著就不怕他們反水。說不得于夫羅,就是打算借他的手,把去卑和呼廚泉給弄死。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敵人,是劉韜的習慣。
所以留下足夠的兵馬,以面對各種可能性出現的情況,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過一口氣帶了好幾千兵馬南下,是否會有些囂張這點,劉韜根本沒有考慮。有本事讓他當先鋒,他不介意的,在他看來董卓那些兵馬,就是活生生的經驗包。
打贏一場仗,就能獲得一批經驗,那么好的事情,怎么能給別人搶去?
至于袁紹和袁術在背后使絆子什么的…基本操作,基本操作,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既然沒有問題了,那么立刻回去整備,明天出征!”劉韜見事情已經吩咐完畢,于是正式下達命令。
“喏!”眾人欣然領命,然后各自回去準備起來。
“文若,我回來的時候,盧琰會調入你麾下作為你的副手…”劉韜隨即卻是叫住了荀彧,和他商量這件事情。
“正好,屬下也需要幾個副手了。”荀彧對此不僅沒有意見,甚至還有種如釋重負的輕快感。或許在他看來。
盧琰身為劉韜義弟,擔任要職是理所當然的,反而他這個后來才來,而且今年才二十七歲的后來者,竊據治中從事之位,多少有些惶恐。以至于不得不專心做好每一件事,為此殫精竭力,感覺人都衰老了幾歲,早已沒有三年前風度翩翩的樣子。
“到時候設置兩個副手,專門協助你處理諸般事務。一個是盧琰,另外一個由你來提拔。”劉韜也適當給予荀彧一些權力。
“屬下回去好好想想。”荀彧點頭,盧琰姑且不說,另外一個肯定是要真正能幫助到自己的。其實他早有人選,便是他兄長荀悅,舉賢不避親,荀悅也的確有這個能力。
荀悅在歷史上擔任過侍中,這是天子近侍,職責其實也是秘書工作。以荀悅作為副手,倒的確是在各種意義上,能夠幫助到荀彧。
同時荀悅因為當初不肯擔任主編的關系,一直被劉韜冷落,身為族弟,怎么都要幫忙拉一把。否則繼續下去,荀悅最多也就是擔任文學從事一類,比較枯燥沒什么上進可能性的職務。當初過于謹慎,顯然走錯了一步。
“一切有勞…對了,平陽和河內兩郡,新任太守的官印和文書也稍微準備一下。”劉韜說完,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