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48章 潁川人才們(上)

  “來了啊!”劉韜聞言大喜,當初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派人過去潁川書院宣傳一下,沒想到到底是來了回應。

  “慢著,數千人?”盧琰卻是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就算是潁川書院,也不可能有數千學子,而且也不可能都來吧?”

  “我覺得可以安心過去接洽。”劉韜頓了頓,然后回道,“畢竟那邊也沒有人著火。”

  “用這招啊…”盧琰真的不得不佩服,兄長這個法術實在太便利了,“話說兄長不會每天都有開吧?”

  “法力有限,哪能每天都開,每天都開的,只是幸運術而已。”劉韜隨口回道,“而且畢竟只能持續兩個時辰,都是在午時之后才開始用。”

  畢竟之前大多都沒什么事情,也不會隨便離開衙門。這個魔法那么便利,當然天天用。可以的話,下次升級,都想著要不要把源力魔法的專家級解鎖了。

  幸運術是真的牛,可以的話真想把大師級都給點開。以后就這樣橫行無忌,看誰敢招惹自己,隕石警告懂不?以前誰說源力魔法弱的,誰說的?

  “兄長,打個商量…”盧琰想了想,低聲說了句。

  “免談,一次只有兩個時辰的效果。”劉韜直接吐槽道,盧琰什么想法他還不知道?知道這個法術厲害,估計周圍一大片的人都要過來,哪有那么多法力兼顧。

  當初不想當神棍就這樣,防身的魔法太少,有述求的人太多,魔法值又不夠,就是坑!

  想了想,不能傷害兄弟感情,于是補充了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時,甚至帶有危險性的情況,不需要你說,我會給你們施展的。”

  “那兄長可別忘了哦…”盧琰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

  外面的確有幾千人,男女男女,不過大部分看起來都是家丁婢女一樣的存在。

  這部分都在后面,很規矩,沒有說話。真正在打量,并且對縣城的一切指指點點的,是前面十多個年輕人。

  “潁川書院,不會都是一些大家公子哥在就讀吧?”劉韜低聲吐槽了句。

  “一般就是這樣,畢竟本身就是私學,普通人想進去都很難。”盧琰回道,潁川書院,在中原地區,也算比較出名的學府,最可惜的,便是它只是私學。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年頭,就沒有公學,有也只是太學,說到底還是一群關系戶。

  “歡迎各位,來自潁川的精英們!”劉韜暗暗嘆了口氣,然后換上親切的笑容,上前朝著這幫學子行禮,“沒想到,這年頭,居然還有如此膽識的年輕人,本太守非常欣慰!”

  “太守公然挑釁,我等不來就說不過去了。”一名三十幾歲的青年上前。

  “云中地處偏遠,別說愿意來這里當官,就算在這里住,都有一定風險。本官是求才若渴,可惜沒辦法親自過去,又擔心各位不愿意吃苦,只能出此下策。”劉韜微笑著說道。

  直接委托甄氏,來到潁川書院那邊,堂而皇之宣布:云中太守,鎮北將軍劉韜,問潁川學子,爾等苦讀圣賢書,為升官發財,還是為了大漢的富強安定?

  這個時候,若是有人表示是后者,那么就會引出真正目的:太守奉命出鎮邊陲,需要大量賢才。爾等若學有學成,又有報效朝廷的想法,太守愿意給你們一個機會。

  說到底就是征辟,但披上一個馬甲,不敢來就貪生怕死,苦讀只是為了升官發財。

  激將就是那么光明正大的來,也不知道這廣撒網,最后能網到幾條大魚。

  第一時間他想到的是荀彧和郭嘉,但細品發現不對。荀彧的妻子唐氏是中常侍唐衡之女,唐衡來自潁川唐氏,很巧的是,劉辯的妻子唐妃也來自潁川唐氏…

  結合荀彧后來,幾乎是站在朝廷這邊的立場,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劉宏的‘遺產’。

  劉韜若是動了這個‘遺產’,會不會引起劉宏的注意,這是個問題。主動找顯然不行,那就用這個手段,看看能不能把他釣到。運氣好,說不定郭嘉也可以!

  “只是太守托人所言,也的確有道理,我等埋頭苦讀,據地無非是有一天能夠報效朝廷,能夠讓大漢富足安定,若是連一點苦都吃不了,知道是邊陲就害怕,那么就算以后能出仕,也注定成不了氣候。”青年回道,他身后的一干學子,也是紛紛附和。

  “各位能有這個想法,劉某非常佩服。愿以一片赤誠,招攬各位,還望各位能夠助我,將這云中郡治理好。”劉韜聞言,鄭重朝著十幾個學子大拜。

  “太守無需如此,我等既然來到這里,就已經做好了為國效力的準備。”青年連忙上前,將劉韜攙扶起來,“潁川荀悅,愿為太守效力。”

  其實他們在被激將之后,當然也不會大腦一熱就過來,少不得打聽了一下,這劉韜是何方神圣。然后才知道是漢室宗親,崛起的路線更是神奇,一年前居然還是白身。

  他們這些世家子弟,不少人就算沒有當官的族人,人脈里面也不缺當官的。以荀氏八龍的赫赫威名,哪怕遭受過黨錮,家中子弟要出仕,太容易了。

  問題劉韜認識這荀悅,說到底就是文學方面人才,也就是和蔡琰差不多,最多是升級版…歷史上官至侍中,好歹也算天子近臣,可那曹操當權時的侍中,說到底就是擺設。

  盧琰做了一年多實務,也開始懂得處理各種政務,算是實干型人才。

  不過記載是記載,實際怎么樣,還要考校過之后才知道。正好今晚有宴席,可以順帶考校一下這些學子的水平。

  “原來是潁川荀氏,劉某何等何等,能得到荀氏的襄助。”表面上,從荀悅報上名字的瞬間,劉韜的神色就沒有太的改變,甚至笑容更盛,帶著幾分激動,握著他的手說道。

  就當是千金買馬骨,反正后面還有十多個人才!

  “太守一心報國,我等也是佩服,尤其聽聞太守推崇荀子,我等后裔對太守還是很有好感的。”荀悅也說明他來的理由,說到底就是對劉韜有好感。

  這年頭敢公開說自己推崇荀子,這樣的儒生已經沒幾個了。可悲的是,他們這些子孫后裔,甚至都不敢公開說自己學的是先祖的理論,不得不抱著《左氏春秋》啃。

  別人不知道,但這的確是最觸動荀悅的,所以他來了,義無反顧。再說三十七歲,還賦閑在家,也的確說不過去了。

  “文若,你覺得這太守怎么樣?”人群中,一名舞象之年的男子,看向伙伴低聲問道。

飛翔鳥中文    三國之隨身魔法塔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