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隨身魔法塔 第237章 長子城匯合
接下來的旅途,必要的戒備還保留著,不過的確一路過去,就沒有遇到什么動靜。水印測試
水印測試偶爾驚起的一些野獸,成了隊伍晚上的加餐。
沒有了風險,一行人第二天就加快行進速度,不到半天,就順利出山,然后來到高都縣。一支軍隊突然到來,說真的縣令是直接嚇了一跳,遠遠就命人關了城門。
后來發現是朝廷的軍隊,同時劉韜表明身份之后,才重新開門。本來劉韜可以直接繞道,不過物資補給方面,他需要在當地適當采買。
輜重部隊不足,以至于物資攜帶沒辦法太多,更多是在當地進行采購,這個情況,大概要持續到,軍隊抵達長子城為止。值得慶幸的是,從高都縣到長子縣,不過一百四十里。
“按照一天一百里的速度,一天半內抵達長子城,然后與那邊的輜重部隊匯合,怎么樣?”劉韜當晚提議。
“就官道路況來看,問題不大。”張飛傍晚,已經帶人稍微查看了一下路況,官道還在維護,就路況而言,一天一百里并不困難。
真正麻煩的還是之前的山路,前面的二十里還好,后面山路越來越難走。一天六十里,已經是極限,好在全程也就九十里上下。
也多虧沒下雨,否則泥濘的環境里,想要走山路可不是一般的困難。尤其是地面上到處都是充滿了積水的坑,你永遠不知道,這個坑到底有多深。
“只是開春開始,這雨水,似乎有點少……”蔡琰其實更擔心別的方面。這一路過來,幾乎沒有下過雨,不耽誤行程的確不錯,只是農民那邊,估計就要皺眉了。
“去年就因為動亂,百姓都缺糧,這樣的天氣再持續一段時間,估計百姓又要鬧騰。”劉韜搖了搖頭。
張牛角或許不是因為地方百姓過得苦,看不下去才造反,而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大漢內部已經爛透,但是在固有制度下,只要沒什么變故,那么百姓還能下去。這是建立在,大漢一直在和平的狀態。外敵入侵,以及天災,都會引發社會秩序的大崩盤。
顯然礙于交通和其他原因,大漢也缺乏足夠的應急措施……比如說最關鍵的常平倉,漢明帝時期打算建立,最后還是沒有成事。
就如同鹽鐵專營被打破一樣,常平倉沒有,那么地方豪族就能隨意操控糧價。
沒有誰愿意失去這種便利,尤其比起小心翼翼的經營,自負盈虧的商業。坐在家里,穩定可以賺到錢的農業,更被世家看重。一句耕讀傳家,其實道盡世家的嘴臉。
所以反對商業,不僅是自己不擅長這玩意,關鍵是商業流通,會導致糧價的波動,不利于他們操控糧價,這也是他們都不喜歡看到的。
“去年都亂成這樣了,今年還亂?”蔡琰一直呆在洛陽,她知道外面有人造反,而且規模不小,但造反這東西,距離她還太遙遠。
“活不下去,又不相等死,就只能亂了。”黃忠對此倒是看得開,只是看得明白是一回事,又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過來的那個,是黑山賊的頭領。”看左右沒有旁人,劉韜也不介意稍微解釋一下,“他告訴我,博陵張牛角打算造反,并邀請他加入。”
“這可不行,得快點上報朝廷!”盧琰聞言有些激動。
“早些時候,我和他立下賭約,若張牛角造反,并邀請他加入,那么他就投奔我。”劉韜突然說了句,“問題是我們的關系,顯然是不能外傳的。”
…………盧琰聞言,又乖乖坐了回去。他不知道兄長為什么要那么做,但必有原因。
“可是,你為什么會知道?”蔡琰自然要提出疑問,畢竟按照劉韜的說法,雙方打賭的時候,他應該已經預料到這個結果。
“我是仙人弟子的事情,你還不知道嗎?”劉韜故作驚訝的看向蔡琰。
“哈?”蔡琰第一次聽說,有些不明所以。
這里少不得又要一番解釋,其結果就是,甄姜雙眼發亮,一副崇拜的表情看向劉韜。蔡琰卻覺得對劉韜的認識,發生顛覆性的改變,整個人有些不太適應。
“我和他的關系,目前算是絕密,大家都不能外傳。我們以后在云中,人口和物資,說不定都要通過他來獲得。”劉韜看向眾人。
眾人恍然的點了點頭,簡雍卻饒有深意的看向劉韜,心里很清楚。估計不僅僅那么簡單,估計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也會拜托對方去做才是。
只是這種,對劉韜形象有損害的猜測,他自然不會說出來。
“另外按照我的猜測,只怕鬧騰的,也不僅僅是張牛角……其實只要百姓的日子,繼續這樣下去,那么類似的動亂,就不會減少。”劉韜感慨。
頓了頓,看向眾人:“再說,我們要去的是云中郡。面對的是更加兇殘的胡人,我們的重點,應該是保護好云中郡,不再被胡人入侵。同時讓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是重中之重。”
“兄長所言極是。”盧琰出面附和,其他眾人也是紛紛點頭。
第二天啟程,第三天下午抵達長子城,不出所料,一天一百里壓力不大。劉韜甚至,都沒有施展‘加速’來提升行軍速度。
“姑爺,三千輜重兵,以及到十月份左右的物資,都已經送來,請查收。”在這里和甄家的人匯合,甄家的管事,把物資的冊子,送到劉韜手中。
用的是竹紙,造紙坊生產出來的,說到底,里面也有中山三家的投資。
“怎么是到十月?”劉韜有些好奇。
“云中那邊物資匱乏,家主和另外兩家合計了一下,增加了五個月左右的用度。十月之后,便是秋收之后,問題應該已經不大。若再需要,盡管吩咐便是。”管事回道。
只是到時候的物資,怕是就是要花錢購買的,劉韜在心中默念。
中山三家,其實也算道義了,本來按照協議,到今年五月左右,一年的援助就算到期。多給五個月,的確能解決不少問題,至少讓他手頭沒有那么拮據。
至于秋收的稅賦,他覺得可能不太能指望。按照一般的邏輯,地方的太守,別提前征收了十幾年的稅賦,都算對得起他了。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