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章、家底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運行,避免出現內容段落亂序。

  顯然任連生的條件是屬于實在太過“突出”的那一種。

  當然,人家是巡捕房探長。長成啥樣都沒有關系。

  出門前蒲素穿的異常臃腫,脖子上還系了一條絨線圍巾,這么一個簡單的偽裝可以大致遮住自己的身形和容貌。

  顧楫之前苦心經營的成果他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單單那間可以弄來稀缺藥品的診所和簡易兵工作坊的價值就無法估算。

  如果讓他挑選特工,無論是負責情報還是行動,他都不會選擇老任這樣的同志加入。

  原因同樣是他的形象和氣質實在是過于突出。

  長相招搖其實分兩種,帥氣或者丑陋。

  而且這邊還有一支由上百名白俄組成的準軍事力量,一旦利用起來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蒲素當然不會以貌取人。只是從職業角度分析差不多也會得出這個結論。

  蒲素的車因為手續需要做點手腳,明天才能到位。老任開的是一輛雪鐵龍,公董局配發給捕房政治部的,等于是他的專車。

  顧楫讓他今天帶蒲素去幾個地方露個面,以便他盡快熟悉這邊的情況。

  而這兩種人都不適合加入特工組織。

  一般來說除了有些特殊任務需要執行,才會針對性吸收俊美男子和美貌女人。除此之外,作為特工當然是越低調越不引人注意才好。

  除非特長了得或者負責后勤保障,有著明顯特征的人員通常不會被當做外勤特工派遣。比如禿頂、又或者面部有痣和胎記等等,這些人以蒲素的角度都盡量不會吸納進培訓班。

  雖然苛刻了一些,卻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

  他自己就相貌普通,五官不俊不丑,身材不胖不瘦。穿著改變一下的話,走到哪里都平淡無奇。迎面路過之后哪怕很快又再次相遇,對方也可能毫無印象。

  尷尬的是任誰也很難發現到他的內在美。

  沒辦法,這家伙確實…確實太像個壞人了。

  他們第一個到的地方是呂班路上的一棟豪宅。據說是被他們剿滅的白俄最大黑幫頭目在上海的老巢。

  豪宅兩邊院墻很高,大門也很是寬敞。

  只是大門兩邊不光有背著沖鋒槍戴著鴨舌帽的白俄壯漢守衛,還有一輛福特轎車橫著堵在正中間。

  他們到達后,待守衛看清車里老任后馬上沖著里面吹了一聲口哨。

  門里就出來一個人鉆進車里將車往前挪走,等他們車子開進去后又倒回原處把車擋在正門處。

  下車后蒲素看著眼前的這幢英式兩層建筑,旁邊就是復興公園。乳白色的外墻,白色檐下裝飾設計大氣緊湊。

  進門處為凸出的二層樓,樓下為過道,西面長方形,樓下南邊有走廊,第二層有陽臺。

  蒲素一邊看一邊心想,如果在這里布置火力點,這個地形的火力層次,從外面強突很難攻的進來。

  不愧是豪宅,面積相當大。主樓面積約800平方米,樓下有大廳。

  房外有著60平米的平臺。蒲素站在露臺上看著樓前一座大花園,花園面積大約有四千平方米,園中栽種著香樟、雪松、紫藤等各色花木。

  可惜這個季節還沒有到賞花的時候。而草坪是馬尼拉式的,還有可坐幾個人的秋千架。

  此時草坪上有人帶著三列穿著雜亂的白俄正拿著木槍在訓練刺殺。兩條西洋獵犬正在遠處的樹林里追逐撒歡兒…

  蒲素站在上邊饒有興致地看了一會。發現這些雜牌軍動作竟然都非常規范,而且令行禁止顯然經常接受操練。

  很快在這里蒲素見到了名義上的主人,阿廖沙。

  第一眼很難看出他的真實年齡,身材看起來瘦削卻非常健碩。典型穿衣顯瘦,一脫衣服就渾身是肌肉的精干類型。

  阿廖沙中文不錯,蒲素也就和他改說中文。夸他中文說的地道應該花了不少時間后,阿廖沙直接說是來了中國后才學的——一個天使般的小女孩教的他中文。

  這時老任在邊上聽了只是揉了揉鼻子,難得沒插嘴。

  阿廖沙知道蒲素的來意,顯然對顧楫他們的安排非常買賬。隨后就在大宅里和他匯報了現在這邊的情況。

  直接在他這邊列名接受訓練受他指揮的準軍事人員有120人。而不在名冊卻具備戰斗力的人手,他則牛皮哄哄地表示租界內所有適齡青壯白俄全部都是。

  同時,阿廖沙說現在對他們來說不算是在戰斗狀態。平時他們主要只是負責協助巡捕房維持租界街面秩序。

  老任在邊上又做了補充。白俄組織起來之前這邊魚龍混雜秩序混亂不堪。不僅有俄羅斯黑幫盤踞,還勾結青幫在租界為非作歹,另外還有其他幾個勢力都在法租界興風作浪。

  而之前的中央巡捕房法籍總監只知道受賄,導致整個警局從上至下無人不貪。直到法國政府把原來的總監撤換回國,委派新的總監上任,顧楫加入之后形式才有了好轉。

  說起來阿廖沙哪怕在上海白俄里也算是外來戶。

  他是33年才來的上海,之后在顧楫的扶持下才控制了整個租界地下勢力。只是這個經歷他一帶而過,而老任在旁邊沖著蒲素擠擠眼。

  前幾年還有一批參加過沙俄戰爭的老兵跟著老洪去了東北抗聯。當初流落到上海的白俄已經在這里度過了許多年,到了東北離故國也近了不少,心理上多少是個安慰。

  俄羅斯他們這一輩子都回不去了,原來的沙皇俄國現在由蘇共執掌。他們這些昔日的敗兵只要回到蘇聯境內,下場可想而知。

  大致了解了情況以后,阿廖沙要整隊給他做個介紹。蒲素擺擺手說不必了,他不想太引人注意。

  隨后阿廖沙帶他去看了囤放武器的彈藥庫。

  彈藥庫建在大宅的地下,原先是黑幫首領建的地牢和存放細軟的地方。

  順著鐵制扶梯下到地下、隨著阿廖沙打開電燈,蒲素頓時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幕鎮住了。

  成排美制m1921“湯姆森”沖鋒槍躺在槍架上,這還只是數量最少的輕武器。

  整個地下室以成箱擺放的伯格曼mp34型沖鋒槍數量最大,起碼有兩百來支。還有不少mp18和28這兩種被中國軍人稱為“花機關”的沖鋒槍。

  此外蒲素路上帶來的m24手榴彈這邊也有幾箱。蒲素居然還看到了美制mk2型手雷,這讓他喜出望外、

  這款手雷體積比m24手榴彈小了許多,但是裝藥量相同。

  僅僅這樣區別就很明顯了。

  m24的殺傷力只有23米,而美制手雷這種破片彈半徑起碼能達到6米,而且實戰中破片可能飛的更遠。

  在莫斯科訓練的時候,蒲素記得一個離彈著點十幾米的學員還被彈片傷到。

  只是在投擲距離方面m24精準投個40米沒啥問題。而美制mk2,就算像他這樣接受過嚴格訓練的戰士也最多投到30米左右。

  所以軍人們一般都把mk2這類破片卵型手雷當做防御手雷。而m24因為投擲距離,進攻陣地時就很實用。

  以蒲素來說其實這一路上最適合他攜帶的就是mk2手雷,體積小殺傷力大。只是邊區根本就沒有,他也只能拿了兩枚m24帶著上路。

  再多那個藤條箱也沒地方放,光是那長長的木柄就很占地方。

  上海不是真正的戰場,以攜帶隱蔽性來說mk2手雷顯然更符合他的要求。

  另外蒲素還看到十來挺捷克式zb26輕機槍。全部油封完好顯然都一次沒有用過,阿廖沙這邊槍械保養做的非常不錯。

  當他看到六挺裝著三角架、配備300發彈箱的德國mg42型重機槍時,對角落里那兩挺成色不佳的馬克沁重機槍已經沒有什么興趣了。

  走到最里面時阿廖沙才掀開油布,給蒲素看了這個地下軍火庫真正的殺器:德制gr.w.34型80mm迫擊炮。

  這個型號的迫擊炮最大射程達到2400米左右,最大散布直徑可達65米。雖然說當時的造價僅81英鎊,炮彈1.5英鎊一枚,問題是花錢也很難買到啊。

  這個型號的迫擊炮也有六具。

  以這個軍火庫的儲備來看足夠裝備一個加強營。而且是以德軍或者美軍為標準。

  別說紅軍了,就連國民政府的中央軍也達不到這里的火力配置。國軍精銳74軍58師在38年也不過是6門大清光緒年間的75mm山炮。

  走之前蒲素關照了她們把不必要的多余東西收好放進附屋箱子里。

  他早就習慣了簡單,室內東西多了就覺得冗余。

  蒲素揣上鑰匙和老任離開石庫門的時候,刀疤他們已經找了幾個粗壯的白俄女人在宅子內外打掃。

  臨來之前小丫頭汪蘭告訴他現在這些白俄由一個前沙俄職業軍人率領。此人和顧楫以及她們姐妹都有著極深的淵源,感情非常深厚。

  最后汪蘭還讓蒲素帶了一樣東西幫她轉交。

  這邊的家私都是現成的,只不過以前住的是一對姐妹顯得有點女性化。

  開著車老任的嘴巴也一刻不停。一會打聽老洪一會打聽汪蘭,看不出來這個外表猥瑣的中年男子到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

飛翔鳥中文    孤島喋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