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65、【有劍來訪】

  方長將手中的白瓷酒碗放在一邊,伸手拿起百靈鳥扔在桌面上的信,打開。

  那百靈鳥果然靈性十足,桌上盤碗這么多,它倉促驚慌之中,仍然將信封扔在了桌面干凈地方,沒有沾染任何汁水。

  信是章山神托百靈鳥送來的,他在信上寫道,這段時間他和同僚們花費了許多功夫,已經將大會諸項事宜安排的一切妥當。只等預計的時刻到來后,人到齊了就可以開會。會上會商議許多大事,并表決個結果出來,對于即將商議的各種議程,與會的人們都很有信心。

  在信上,章山神再次誠摯的邀請方長旁聽。同時,他還代表他的同僚們,感謝方長伸手解決了最為關鍵的趕路問題。

  方長笑了笑,也沒有寫回信,他將信封和信紙放在一邊,又給自己倒了些仙棲崖特產的高粱酒,挾了幾片蘑菇,邊慢條斯理地咀嚼,邊看著遠處的藍天白云,還有山下的茫茫平原。

  秋去冬來,外面的大地已經銀裝素裹。

  除了松柏依然常青之外,植物們紛紛將生機暗藏進深處,并努力吸取著冬天土壤里的養分,積蓄力量,準備在春天一展芳華。動物們則仗著秋天長出來的新絨毛,在寒冬中苦捱著。

  鐘表的結構不算復雜,靜下心后,制作起來并不難。

  不過方長算了下,鐘表里面因為使用了大量的銅料,又較為耗費工時,所以成本挺高,普通人家平時大概率是買不起或者舍不得買的。倒是以后可能會成為家里的大件,百姓們在新婚時候購買一臺,用上許多年。

  由于每次開工時候的想法和思路不同,方長造的這幾臺鐘表,外觀之間區別很大。不過它們的大小倒是比較相近,放在地上都差不多都有齊腰高,寬厚雖然各異,但差距也在一尺以內。

  除了最后一臺鐘表之外,前面的都是使用了重力驅動,因為之前的發條材質不過關,直到最近才有了突破。

  其實在最一開始,方長還動過水力驅動的念頭,不過那樣的話,結構就會比較笨重,不適合在屋子里面搞,而且要改動地形來配合,不夠爽利。

  而且,最開始造出來的那臺,只有一根時針,指向表盤上面的十二個時辰,后面制造的,才變成了三根針。之所以表盤這樣劃分,是因為如此更貼合這年代人們的使用習慣,只是要在齒輪制造上面多花些功夫——技術畢竟還是要以人為本。

  不過方長在冊子里面,寫明了齒輪比的計算方式,具體到散布出去之后,人們喜歡用什么樣的,就讓鐘表匠來決定吧,說不定他們會為了節省工時和材料,讓鐘表六個時辰走一圈也說不定。

  方長不缺平板玻璃,也有可以切割玻璃的金剛石。每臺鐘表他都用玻璃蓋上了表盤,但他沒有在外殼上雕任何紋飾,所以這些鐘表,從正面看起來,有一種粗獷和jing美結合的韻味。

  最初的時間,是他夜觀天象對時設定的,實驗了幾天下來,每臺鐘表走時快慢參差不齊。還好他從一開始就設計了調整擒縱器速率的小撥桿,隨時可以微調。

  將鐘表們的重錘掛上,又從旁邊取來個小搖柄,插入最后一臺鐘表中,嘎吱嘎吱上好發條。

  連綿的咔噠聲在無名殿正堂里面響著,機械重復著,宛如一首特殊的樂曲。

  在正堂站了一小會兒,方長走進內室,從床頭取來一柄琴,而后走到了仙棲崖邊迎客用的小亭子中。

  亭子里有石桌,石凳,不過亭子外面的花圃正被積雪覆蓋著,碧玉湖也大部分結了冰,只有浣花溪進入碧玉湖的地方,沖出來一條窄窄的水道,橫跨過湖面從外面瀑布流下去。

  方長將一個小泥爐放在亭子中,里面添上炭火,而后將裝滿了靈劍泉中水的水壺墩在上面,任由炭火對壺中水慢慢加熱。而后,他將琴的背帶挎在肩膀上,雙手按著鍵和鍵鈕,輕輕擠壓中間的風箱。

  悠揚的手風琴聲,響徹在仙棲崖上。

  方長閑暇無事時候,將凡間所有樂器都試制了遍,而后他又試著做了些比較獵奇的種類。譬如這臺手風琴,便是他最近的作品,里面的結構不算復雜,只是相當于大號的口琴加了風箱,就是合適的材料需要一樣樣去嘗試。

  一曲未了,便有兩道劍光從天邊往這里延伸過來。

  劍光近了之后,便能發現是兩個人正御劍朝仙棲崖這邊飛。兩人飛到近處后,看了看周圍地勢,然后兩柄仙劍輕輕轉個彎,往石環外的木質平臺上落下來——這里長得最像大門。

  走上仙棲崖的,是一男一女兩個青年。

  他們將劍光收起,循著琴聲,找到了在亭子里彈琴的人。

  兩人走到亭子旁邊,沒有出聲打擾,而是站在亭子外面站立著,靜靜地聆聽,時間長了還有些入神。

  當前這首曲子演奏完之后,方長沒有過多停頓,又演奏起了新的一首。

  直到音樂聲停止,方長放下琴,這時候兩人才動作起來,一起上前見禮道:“見過前輩,前輩所奏樂曲真好。”

  旁邊小泥爐上的水正好被燒開,邊噴出蒸汽,便發出鳴響。

  方長指了指亭子里另外兩個石凳:“都進來坐下吧,一起喝杯茶。”而后他將手風琴放在一邊,拎起泥爐上的水壺,往桌上已經刷洗干凈、放好茶葉的茶壺注水泡茶。

  原來,來這里的兩個年輕人,一名卓天星,一名翟天樂,正為方長當年在蜀地見到的少年和少女,他們是百鳥崖上劍仙申達門下。方長感覺,這兩人比起當年初見時候,要沉穩許多。

  兩人恭謹地坐下,而后翟天臨作為師兄,說道:“我們這趟,是去參加接下來的盛會,正好順路,便特意來云中山拜訪。”

  說完,他們還兩塊來自蜀地的上好松煙墨,還有一匹蜀錦,方長收下后放在一邊,問道:“路上是否順利?”

  “非常順利,太平年月連小偷小摸都少。”卓天星笑道。

飛翔鳥中文    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