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66、【蔥姜蒜三兄弟】

  “我那是疼媳婦,不成么!”對方有些羞怒,立刻轉移話題道,“不過我這次出門,倒是聽到個笑話,和蔥姜蒜的來頭有關,據說很有些年頭兒。”

  “哦?”

  畢竟此刻對方是自己店里的顧客,不好過多逼迫,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旁邊趙店主的妻子狠狠剜了他一眼,于是店主沒繼續調侃,而是揚了揚眉毛,朝這個本地食客說道:

  “什么笑話,說來聽聽?我做飯這么多年,倒是沒有聽過這種事情,你要是講得好,給你添半盞黃酒。”

  “嘿,有彩頭我可就來精神了。”

  對方的語氣瞬間興奮起來,將筷子往桌上一撂,筷子尖兒搭在盤子沿上,便開始說自己聽到的笑話:

  “傳說,這天下本是沒有蔥、姜、蒜的,人們調味,只能用芥末、花椒、糖、豉醬、米醋之類,做起飯來尤其是燉魚燉肉,遠沒有現在方便味美,而且往往只能燉到稀爛以求入味祛邪。”

  “結果有一年天下鬧了災,北方大旱,南面大水,天下百姓都過得不好,缺衣少食,掙扎求活。各地同時遭災,朝廷也沒有余力調撥糧帛賑濟——畢竟總得從不遭災的地方撥啊。”

  “中原、江南、西北、西南,統統都沒逃過,只有蜀地還有余糧,但是往外運輸出來可就太難了。南疆那里地少難耕,僅夠自己吃用,雖然盡力往外運了些,但也杯水車薪。”

  “于是有山上神仙站在峰頂看了看周圍,發現天下如此之慘,驚訝之下于心不忍,便裝了兩件寶貝,飛到南北交界的地方開始消災賑災。”

  “他化為一個老翁背著個大葫蘆,葫蘆是個寶貝能夠裝下三江五海又能把濁浪變清流。化為老翁的神仙,還拎著一張菜肉餅一塊蒸米糕行走凡間。天下到處都是災民,他只是四處走專門找那災民聚集之處。”

  “在水患聚集之地他就一抬葫蘆,將洪水全部吸進去,露出地面;在旱災肆虐之地,他就找干涸的湖泊河流和水渠將葫蘆重下便有干凈的水噴出來,瞬間盛滿里面。”

  “而且每到一地,他先要將手中的菜肉餅和蒸米糕分給災民們,南方愛吃米的就給米糕,北方愛吃面的就給餅子。而且說來奇特這餅和糕怎么分都分不完,所有人都能吃飽而且餅和糕全都不見減少。”

  “結果有一家子,兄弟三人本來是小地主,結果遭災田地全毀了也成了災民。他們平常就習慣了巧取豪奪吃了這神仙所化老翁給的飯食之后就動了心思,看上了他手里的寶貝。”

  “畢竟怎么吃都吃不完的餅和糕,咋想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他們倒是沒有見過葫蘆的威能,但合計那應該也是個好物件兒。于是他們想法整了把刀子,跟上去。”

  “到了無人偏僻地方,這仨兄弟一起沖上去將老翁按倒,便開始搶劫。老大去剝衣服搶行李,老二拿起石頭便要砸老翁的頭,老三則拎起刀子望腳就砍。結果神仙震怒,這三兄弟當時就變成了植物。”

  “老大變成了蔥,于是從那往后,人們吃蔥總是先剝皮;老二變成了蒜,從那以后,人們吃蒜最愛用刀拍用小蒜槌砸;老三變成了姜,從那之后人們吃姜總是從一頭開始切。”

  說完,那個食客便重新拿起筷子,美滋滋地挾起塊木耳,放進口里咀嚼。

  屋里還有幾人,俱都安靜地放了下筷子,不插言地聽著這個故事。店主也靜靜地站在原地,只有方長坐在前面,不發出任何聲息地吃魚吃臘腸——他也在聽故事。

  “真好!老吳啊,你這比說書先生講的還有趣!”

  有食客回過神兒來,他明顯認識這個講故事的食客,于是挑起拇指稱贊道。

  姓吳的講故事食客自得地笑了笑,接著開始謙虛:“嘿嘿,過獎過獎,我也是從別處聽來的。”

  店主默默走到一旁,拿出個小盞打滿了自釀黃酒,輕輕端過去:

  “確實好,這是答應的酒。”

  姓吳的食客很高興,接過來滋溜地喝了一口:“真好喝,平常我可沒錢買這個喝。”

  旁邊有食客逗他道:“是你媳婦兒管的太嚴了罷,是不給零用錢?還是帶著酒氣回去要挨踹?還是兩者都有?”

  吳姓食客毫不在意,梗了下脖子作為不屑地回應,于是眾人都笑。

  倒是店主在一旁夸獎道:

  “他講的這個,算不上笑話,故事真個不錯,還有教導人莫要行惡事的意思。晚上我要給我寶貝孫子講一講,讓他好好聽聽。”眾人皆點頭表示贊同,也出言說要回去給家里人講一講。

  店主扭過頭,忽然看到方長腰間的葫蘆,便開了個玩笑:

  “這位客官也帶著葫蘆,不會也像故事里那個神仙一樣神奇吧?可以裝下三江五海,能夠將濁浪變清流?哈哈。”

  方長笑了笑,將葫蘆摘下來,舉起搖了搖道:

  “只是用來裝酒的葫蘆。”

  店主哂笑,又微微行禮告罪,表示只開了個玩笑。

  方長自然不會在意,他此時已經吃光了盤中魚和肉,也沒有再添飯。

  將葫蘆系回腰間,掏出兩吊銅錢,向店主結過賬,方長整理了下背后的背包和靈泉劍,朝趙店主開口問道:

  “店家,這里繼續往南該怎么走?通到哪里?”

  “客官是要朝南面去?”店主陷入了思索,而后搖頭道:“那可不好走了,別說大路了,小路都近乎沒有,門口官道在不遠處就轉向了西面。客官您看——”

  他指著窗外,遠處的連綿山脈說道:

  “那座山乃是拔云山,高絕難渡險峻萬分,沒什么路途過去。就是進山采藥的人,也走不進多深就得回來。拔云山里面密林叢生,毒蟲猛獸層出不窮,進去太深是九死一生的事兒,沒法過去。所以這附近的道路都是東西向的,沒有向南去的熟路。”

  “若是客官想往南,還是向西走上幾百里繞過去。或者向東北向走,幾百里外有個海港,可以乘船從海上繞過去,這還是這一二百年才有的做法,再往前只有從西面繞一途。”

飛翔鳥中文    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