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87、

  (先更后改)

  方長從屋中走出來,看了看天色。

  今日晴。

  接下來整整一個月,都會是類似天氣。

  進入夏季以后,云中山結結實實下了幾場透雨。

  山中草木被澆灌的茁壯堅挺,還好這幾場雨勢頭連綿不急驟,沒有引起山洪等次生災害,也沒有對仙棲崖造成多少影響。

  當雨來臨時,方長的窯爐都不能使用,不管是一次性炭窯,還是那用來煉銅器、燒陶器、制磚瓦的大窯。同時,他那畝田里,春天播種的粟苗和高粱苗,還有一些雜色蔬菜,經過雨水滋潤后,長勢欣欣向榮。

  想必他也會過個豐年。

  順帶說一句,之前那個燒制陶器的小窯爐,被方長拆掉了。

  因為它和后來為鑄鼎而建造的大窯,在功能上有些重疊。而且燒陶用大窯來進行,燒制溫度更高,讓陶器更致密,質量更好。

  由于方長靈覺可以得知何日下雨,他總是在雨滴來臨前,將窯爐熄滅、工具和材料放好,并重新疏挖小院中那些排水溝,而后才將躺椅搬回屋里。

  每當雨水在屋外串成珠簾時,方長就在自己這間竹木茅屋里,找舒適姿勢或躺或坐,品茶讀書,間或按心情做點手工。

  山下現在大致在伏天,但仙棲崖上不僅不覺炎熱,反而還有些涼爽,屋中火塘溫度正合適。

  日子就這樣點點滴滴的過去。

  方長沒有日歷,也沒有記日期,估摸著距離將那批嫩竹投入水坑漚泡,已經大約三個月,他準備去進行處理,造一批紙。

  已經有了墨、硯臺、筆,只需再做紙,就能湊齊文房四寶,搞些文事。比起造紙這項高技術含量工程,筆要簡單的多,他已經在這段時間里,用竹、膠、兔毫做了幾只。

  而且,在下雨時,方長突然浮現靈感,做了把半成品傘。

  主要材料是竹子。

  云中山不缺竹子,這也是方長的幸運,竹子是種用途廣泛的好好材料,易獲得,易處理,易再生,韌性強度都不錯。

  削好傘骨,水浸晾曬后,用些小巧的青銅工具鉆孔穿細繩,拼接串聯后,就是刺猬一樣的傘架。當然,他消耗了三倍的零件,才將這些細骨串好。

  傘的核心技術,叫做竹跳。

  這是一個彎曲的小零件,具有彈性,可以卡住撐開的傘,還能在按下以后,將傘面釋放,折疊起來,又廢了一番功夫,方長才得到一個可用竹跳,裝在傘骨架上。

  但此時,依然只是半成品。

  完成它需要紙。

  方長舉起手中竹筒,將其中酒液一飲而盡。

  這是上次下山時所帶回的高粱酒,方長隔三差五才飲上一點,今天剩下最后一寸深,干脆就不留了。

  他伸手一拋,把空竹筒扔回屋子中間火塘里,火焰舔舐著竹筒,很快將其引燃。

  “等今年或者明年,田里的高粱成熟了,就自己釀造。”如此想著,方長離開院落,朝不遠處的石坑處走去。

  “仙長。”

  見方仙長走出小院,正臥在石環旁看著后山發呆的劉阿牛,立刻驚醒過來,起身出聲打招呼。崖邊剛找到個體型小一圈配偶的傻雕,被聲音驚動,也望過來。

  伸手壓了壓,微笑頷首算是回禮,方長朝漚竹坑走去。

  手一招,讓漚竹坑中一段竹飛進手中,他觀察后又捏了捏,雖然自己沒造過紙,但看起來,坑中竹段浸泡程度應當已夠。

  將坑中竹段全部撈出,正好周圍都是石地,取來一根粗木柴作為工具,在坑邊輕輕用力敲打。

  梆——梆——梆——

  雖然方長并未用幾分力氣,但其實勢大力沉,每一下似乎都會把木棒打斷,受此重擊,已經漚泡好的竹子自然散開。

  在坑中洗去粗殼與青皮,便初步處理完成。

  這一步也叫“殺青”。

  制竹簡也有殺青,制茶葉也有殺青,同名不同意而已。

  方長沒有大鍋,他的鼎太小,只好將廚房之前做的水缸,端出來倒掉水后支在窯中,而后他將竹段放入缸中,摻進石灰水,做了個蓋子罩上,升火煮。

  八日八夜不停火。

  還好他已非凡人,雖有絲微困意,但不睡眠也無事,直接堅持到底,待歇火后,方長才去休息了一日,才回來開缸取出竹麻,在浣花溪中漂洗干凈。

  此時的竹子,早已經看不出竹子樣貌,倒像一把絲麻。

  接下來,還需要用熱草木灰水淋上十日,待竹麻軟爛后,放進石頭凹坑里舂成泥狀。方長不缺時間,慢悠悠的淋好后,在附近選了個石坑,用根木棒如玉兔搗藥一般,快速制成所需竹漿。

  抄紙工具為一槽一簾,槽為木板制成,四四方方,放進竹漿后加入清水,再加進些夾竹桃汁,讓水面高于竹漿幾寸,再用抄紙簾抄紙。此簾使用極細竹絲編成,耗費了方長不少時間。

  抄紙之術,方長也是試了許久才成功。

  晃動蕩起竹漿使其進入抄紙簾,輕輕提起,水便從簾眼淋回抄紙槽。把簾網翻轉,讓紙落到木板上,疊積起百十張,竹漿已然不多。收起工具,方長又取來一塊木板蓋上,雙臂用神力擠壓,把水分壓干。

  用小竹鑷輕輕揭起,逐張烘干…

  方長有紙了。

  算下來,不考慮漚泡竹子的時間,竟然用了二十幾天,接近一個月來制作。上次耗費如此多時間制造物品,還是燒制黑白二色圍棋子時。

  沒有漆,屋中的桌子,泛著木材原本顏色。

  只是被打磨的十分光滑。

  方長取一張紙,鋪開在桌上,用兩塊干凈卵石當鎮紙,而后泡開新筆,在硯臺中加水磨墨。

端坐于桌前,將手中筆尖在硯中蘸的飽滿,在邊緣輕輕刮了兩下余墨,開始沉思  初次在自己所造紙上寫字,應該書寫什么內容?

  這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他筆尖懸于硯臺上方,待到兩滴墨汁滴到硯臺中,也沒有下定決心,是寫“你好世界”?還是“方長到此一游”?

  斟酌了下,方長運筆如飛,手腕晃動,運筆瀟灑如意,一氣呵成,寫出來的字卻端正平和,樸實無華。

  紙上赫然呈現四個大字——

  “道法自然”。

飛翔鳥中文    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