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

  之國了。

  “陛下,這事情要從兩面去看待。”

  “對于那些被掠奪的國家和地區來說,他們是很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對于我們大明來說。”

  “來自四方的財富讓我們大明變的更加富裕,來自四方的女子為我大明人開枝散葉。”

  “只要再堅持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到時候,我大明的人口就會十億、二十億,則我大明將真正無敵于天下,將會無比的繁榮昌盛。”

  “身為帝王,身為決策者,著眼的應該是未來,應該是要為整個國家的利益而服務,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以前的時候,我大明的窮苦之人,有窮不過三代之說,這所謂窮不過三代,說的并不是三代之后就可以富裕起來,而是指三代之后,就娶不到媳婦,徹底的斷了香火。”

  “但是現在,我大明縱然是再窮苦之家,也可以買得起奴隸來延續香火,我大明之百姓自然是人人都贊譽我大明之強盛,家家戶戶都能夠人丁興旺,自然而然,我大明豈有不強之理?”

  劉晉對這樣的說法很是煩惱。

  什么仁義道德,你說一個人還可以,上升到國家層面就是扯淡了。

  自古以來我華夏對四方之鄰居也算是非常的仁義道德了,然后多少次上演了農夫與蛇的故事。

  將自己的好東西給了別人,他們轉頭就過來反咬你一口,還要罵你是傻逼。

  還是后世的教科書上說的對,國家與國家之間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更是如此。

  要想盡辦法來掠奪所有一切可以掠奪的資源,無論是土地、財富還是女人,盡可能的用來發展壯大大明,壯大自己。

  這樣才可以不斷的鞏固和擴大大明的優勢,逐步的確立起大明對全世界的支配。

  要是說還限于所謂的仁義道德,要以德服人,那不是扯淡嘛。

  要是以德可以服人,那還需要軍隊做什么?

  即便是要以德服人,那也是要先用拳頭狠狠的揍爬了對方,對方被打疼了,知道你強了,這才會愿意去聽你嗶嗶的講一大堆所謂的仁義道德。

  后世歐美人的那一套在全世界盛行,難道他們就真的是對的?

  這就不一定了,只是因為他們足夠強大,揍扁了全世界,大家這才不得不聽他們的,向他們學習罷了。

  “我也知道是這樣,不過看著那些無辜的女子被這樣當作貨物一樣買賣,還是替她們感到悲傷。”

  弘治聽完,也是點點頭。

  劉晉的這套強盜理論,他早就聽過了,也是表示了贊同。

  大明要是沒有外部源源不斷輸入的龐大財富和對外掠奪的龐大土地和資源,那就根本不可能有現在繁華的大明。

  外部龐大財富的輸入,廣袤土地和資源的輸入,等于是讓大明一下子擁有更多的財富和資源可以分配給每一個大明人。

  原本尖銳的土地矛盾,一下子得到了緩解,龐大的財富之上而下給每一個大明人發紅利。

  要不然,緊靠大明原先兩京十三省那點土地,縱然是有番薯和玉米,那也不過是和螨清一樣,只是讓大家吃飽點,能夠養活更多一點的人罷了,老百姓依然窮苦,依然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富裕。

  沒有外部源源不斷輸入的龐大財富,大明的這些統治階層依然還要從大明窮苦的老百姓身上去吸血,加劇內部的矛盾,有點災害立即就烽煙四起。

  沒有外部獲得的廣袤土地,大明的這些地主紳士,他們就不可能去降低佃租,縱然是山溝溝里面的田地依然會被人開墾出來耕種,只為了能夠多產一點糧食用來飽腹。

  沒有這一切,大明所謂的弘治盛世,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那至少少數上層士紳、統治階層們的盛世,對于底層的老百姓而已,依然窮苦,一場災害也是要撕開這塊所謂盛世的遮羞布。

  “她們能夠販賣到我們大明來,那是她們福氣”

  張懋想了想說道。

  “是啊,是她們的福氣”

  劉晉也是點點頭說道,接著眼睛看到了剛剛才看到的老李頭。

  “那個人不是剛剛在那個小區門口看到的兩個老頭當中的叫老李的?”

  劉晉對身邊的張懋、李東陽等人說道。

  “好像還真是他,他身邊的應該就是他兒子了吧,兩人長相很像。”

  “現在來奴隸市場這邊,難道是為了買奴隸?”

  “走,走,跟上去看看。”

  PS:強盜的理論大家覺得呢?

  https://g.lnwow/Read/68581/index.html

飛翔鳥中文    大明鎮海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