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鎮海王 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
“公共開支?”
“修橋鋪路?”
“建公辦學校?”
眾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忍不住再次看了看劉晉。
“陛下,諸公,這水泥馬路的作用想必大家應該是已經很清楚的,天津和京城,以前沒有水泥馬路的時候,往來一次非常的麻煩,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可是有了水泥馬路之后,往來就非常的方便,兩三個時辰就夠了,朝發夕至,天津這邊的魚貨運到天津都還是新鮮的。”
“如果我們整個大明各個省份都能夠有這樣的水泥公路連接的話,那么對于我們大明的貨物流通,人員流通極為有利的。”
“別的不說,單單是發生災害來說,以前從南方這邊調糧到北方可能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而且因為道路不順,路途上面的損耗也是非常大,往往一百斤糧食,路上就要損耗掉差不多三四成來。”
“但有了水泥馬路,利用現在最便捷的四輪馬車,按照天津到京城的速度來算,從南方調糧到北方來,有幾天的時間就足夠了,而且路上的損耗也是可以降到最低,甚至于連一成的損耗都不需要。”
“以后朝廷賑災的時候,壓力就會很小,因為一個地方出現了災害,其它地方都能夠迅速的調糧支援。”
劉晉看了看大家,繼續開始講起修橋鋪路的重要性和好處來。
要想富,先修路。
在后世這幾乎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道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都已經搞出水泥來了,這水泥馬路自然是要大規模的在大明修建起來。
“說得好”
聽到這里,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華夏這片土地,因為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所以歷來都是多災多難,南澇北旱,或者是背旱南澇的事情,幾乎是年年都要上演,很少有說風調雨順的時候。
所以賑災也是成為了歷朝歷代朝廷的一件大事。
在賑災方面,最重要的還是糧食。
老百姓吃不飽飯,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只要能夠吃飽飯,那什么事情都可以消弭的干干凈凈。
但偏偏糧食是一個大問題,歷朝歷代都很重視糧倉的建設,重視屯糧,其實主要還是為了賑災的。
現在劉晉提出了在大明各地大修水泥馬路,這一點上面是講到弘治皇帝的心里面去了。
每一次的改朝換代,幾乎都是始于災荒,吃不飽飯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進而逐漸的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農民起義,最終也是導致了朝代的更迭。
有了水泥馬路,這賑災變的容易了,災區的人想要逃到其它地方去也可以變的更容易,這災荒的影響就可以降到最低。
這對于穩固大明的江山,穩固他們老朱家的寶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嗯,朝廷有錢了確實是可以在大明各地大規模的修建水泥馬路。”
其他大臣聽完也是紛紛點頭。
水泥馬路的好處太多了,很多地方,甚至于都自發組織修建水泥馬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不過這種連接各個省的水泥馬路,自然還是需要朝廷來修建的,它的開支和花費都會非常巨大,也只有朝廷才能夠承擔起。
“朕覺得這個可以,工部這邊可以拿出一個方案來,現在朝廷有錢了,老百姓的銀子也要用到老百姓的身上。”
“正如劉晉所說的,修橋鋪路,修筑河提、修建水庫都可以,道路可以方便大家的出行,河提可以防止河水泛濫沖毀良田,水庫防洪蓄水,都是有利于江山社稷,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好事、大事。”
“以前朝廷沒有銀子,縱然是想要做這些事情,往往也是有心無力,而且也根本就沒有辦法大規模的惠及到我們大明的各地。”
“現在朝廷有銀子了,那就應該要大規模的實行起來,真正的辦一些大事,讓老百姓們能夠感受到這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另外,劉晉所說的關于給官員提高俸祿的事情,戶部和吏部這邊也是拿出一個方案出來,也該給大家漲漲俸祿了。”
弘治皇帝看了看眾人,想了想也是緩緩的開口說道。
有錢了嘛,好辦事。
該花的花,這不該花的,似乎好像也是可以花一點了。
所以他也是很大方,修橋鋪路就修橋鋪路嘛,漲俸祿就漲俸祿,盡管弘治皇帝知道,這些官員一個個都不是靠俸祿過日子。
朝中這些大臣、官員們哪一個背后不是有大量的田地、商鋪,哪一個在天津這邊沒有商行的股份?
京城和天津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工廠、作坊等等,這些的背后都有朝中這些大臣們的影子。
貪官有很多,但還是有很多清廉的官員,還有一些清廉又笨,又不會投資的官員。
這幾年,隨著京津地區的發展,這京津地區的生活水平急速提升,消費變高了很多,很多清廉的官員甚至于都難以過下去了。
那些只靠著家里面田產收租來過日子的官員,日子也是難過了很多。
所以這俸祿嘛,該漲
弘治皇帝也是個好皇帝,有錢了,也不是小氣人。
想到這里,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再次看看劉晉。
真是一個人才啊!
不僅僅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了,現在更是讓朝廷的國庫也鼓起來,偏偏還不是掠奪老百姓,都是靠自己真本事賺到的銀子。
自己有錢了,朝廷也有錢了,老百姓現在好像也是有錢了,仿佛一下子,大家都有錢了,這日子都好過了。
想一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可是這一切又都是真實無比,現在去外面看看就知道了,整個京津地區的物價非常的便宜,貨物比起以前來多了很多倍,更為關鍵的是現在京津地區的老百姓收入漲了太多了。
工廠、作坊這邊現在雇傭一個人,一個月都開出三兩銀子的月響來才能夠雇傭到人了。
“還有關于修建公辦的學校的事情,依朕看,也是可以的”
“我大明的藩屬國都在不斷的從我大明這邊聘請先生去教書育人,我們大明自己自然是要更加的重視。”
“像劉晉所說的,以后每年從國庫當中定下一定的比例用來辦公辦學校,讓更多貧寒家庭的孩子也能夠去讀書。”
弘治皇帝想了想又是說道。
“陛下,這如果大規模的開設公辦學校,這會不會導致未來科舉的錄取率更低?”
這時,劉健想了想說道。
這要是大明各地都開辦很多的公辦學校,更多的人讀書,這未來考科舉的人就更多了,到時候朝廷哪里有那么位置給怎么多人?
而且朝廷每次考科舉,這中舉的舉人和進士都是有嚴格數量規定的,如果這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太多了,以后這中舉、中進士就更難了。
“陛下,諸公”
“這朝廷開班的公辦學校,臣以為應當以普及識字和基礎的算術,知曉一些基本常識,再加上專門的技能培訓為主,而不是以靠科舉為主。”
劉晉想了想也是提議道。
對,考科舉是很難,這公辦的學校就不應該繼續沉浸在八股文當中,而是應該效仿后世的教育,區分學科,強調基礎教育,為科學的發展和蓬勃發展打基礎。
要是這公辦學校也以考科舉為主的話,那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只不過是培育出了更多的書呆子而已,對朝廷、對國家的發展根本就沒有用處。
“如果是這樣的話,臣以為也是可以的,朝廷開辦的公立學校,不參與科舉考試的話,這就更加公平很多了。”
“只是如果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會有人送來讀書嗎?”
劉健聽完,想了想也是點點頭。
這就對了,公辦學校基本免費的話,這對于那些私立學校的人來說就很不公平了,如果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比較公平了,對于有錢人家來說,他們的孩子花錢去讀私塾,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做官。
普通人家的孩子免費讀公辦學校,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這就比較公平一些。
“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也沒有關系的,不是人人都要當官,這讀書了,有知識了,也可以去當賬房、去工作但管理,也還可以去學習修橋鋪路,學習造船、煉鐵等等之類的。”
“現在這些也是很吃香,至少來說也算不錯的出路。”
劉晉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對,對,就該這樣。
這八股文和科舉考試早就已經進入死胡同,千萬不能讓更多的人進入其中,這公辦學校就按照后世的學校來辦。
不能靠科舉考試最好,到時候自己再辦一些什么造船學院、鋼鐵學院、工程學院等等之類的,將這些公辦學校的還在招進去,那未來大明的科技人才就有了。
劉晉可是清楚的知道,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大明想要真正的在地球上站穩,那就必須要掌握最先進的科技,甚至于引領科技的發展。
大明原先的教育體系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必須要改,這公辦學校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契機。
未來這私立學校的人繼續去讀八股文,考科舉,考上了去當官。
這公辦學校的孩子,學習更多的內容,考各種各樣的學院,這學好了出來了,掌握了各種各樣的技能和技術,有他們在,大明的發展就不用愁。
而且劉晉相信,只要過上幾十年的時間,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明白八股文和科舉考試的弊端,到時候即便是劉晉不廢科舉、不廢八股文,大明朝野上下也會要求廢掉這八股文和科舉考試來的。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