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 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
“皇上駕到......”
走進了坤寧宮之后,寧渝一下子發現坤寧宮里多出了許多人來,除了太后和陳采薇,還有日常那些女官之外,還有兩名太醫院的御醫。當然由于寧楚草創,御醫都是來自于江南的國手,人數并不算很多,但醫術還是非常精湛的。
“恭喜皇上,皇后有喜,孕相已顯。”
一名老者彎腰輕聲道,他便是這太醫院的新任院使葉桂,民間喚作葉天士,是江南有名的國手,有手到病除的本事,也是寧渝點名讓他來做的這新任院使。
寧渝聽到了這么一個好消息時,當下心里便有幾分興奮,道:“此番有勞先生,先生辛苦了。”
葉天士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皇后體質康健,并無違礙之處,將來誕下龍鳳也實屬國之幸事。”
一旁的太后也笑了,“你這個都做皇帝的人了,現如今也成了父親,哀家與你父皇也放心了不少......若是再沒有喜訊傳來,怕是你不想選秀也得選了!”
說起來這里面其實還有一檔子事,那就是在寧渝確定要繼位之后,很快便面臨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沒有子嗣!對于任何一個集團來說,確保傳承是極為關鍵之事,事關生死存亡,不容忽視。
因此便有人跟太后進言,要給皇帝選秀!現在就一個皇后一個貴妃,實在是太少了!至少得再選個幾十個,才能確保皇家子嗣傳承,當然,這事也被寧渝狠狠駁斥了一通,多關心下天下百姓,別老是關心皇帝娶老婆的事。
當然了,如今眼見得有后了,寧渝心里也有些喜不自勝,瞧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崔姒,臉上也帶著幾分紅暈,當下便上前握住了崔姒的小手,也不說話,雙目對視卻是無限的濃情。
一旁的陳采薇瞧了瞧崔姒,又看了看寧渝,卻是有幾分失落,隨即展顏一笑,渾然無事一般,只是這一幕也被寧渝和崔姒看在了眼里,二人笑了笑,卻是攬過了陳采薇,一同說著一些悄悄話。
很快,皇后有喜的消息在外廷當中也被傳揚了開來,崔萬采作為國丈,自然也是萬分重視,他親自去將葉天士請了來,好生地詢問了一番相關情況,而葉天士自然是無所不言,二人也都屬于那等博學之人,一時間相談甚歡。
“葉兄,老夫也曾聽說,你在江南被百姓們稱之為半仙,稱贊你醫術之高明,甚至連康熙當年患上了搭背瘡,都是你給治好的,甚至還御筆親題‘天下第一’的匾額賜給你,可有此事?”
說起這件事,葉天士臉上不由得露出幾分尷尬的神色,嘆口氣道:“實不相瞞,當初康熙確實曾請我去延治過,也的確曾賜下天下第一的牌匾,只是老夫從不以此為傲.......老夫從醫數十年,連拜十七人為師,最終學到的是醫德,上至皇帝,下至走卒,皆為醫者。”
崔萬采哈哈大笑,“說起來康熙也算是有福之人,能夠得遇葉兄這樣的高人,這天下第一倒也實至名歸,葉兄的一番想法,老夫何曾不知,當年亦心向往之,甚至曾有過投身杏林的想法,懸壺濟世,未嘗不能挽救世人。”
葉天士臉上流露出幾分感慨,“葉某心知自己以一人之力,最多也只能救下百人千人性命,可如今崔兄身居高位,關系到千萬黎庶的生計,這才是真正的救世大道。”
四月初,寧楚正式推出了《欽定大楚文官法》《欽定大楚功勛爵法》等一批法令,與此同時,新的官制也正式向世人公開,那就是在原來明制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在細節上出現了許多改動,以便于更好的適應新的局勢。
首先在中央的架構上,不再以六部為主干,而是將六部進一步拆分,變成了外交部、內務部、組織部、財政部、工商部、建設部、勞工部、教育部、農業部、衛生部以及宗教部等多部門,其部閣長官依然為尚書銜,下面分設左右侍郎和各司郎中。當然在各部之上,設立一個行政院,用來進行協調管理,行政院直接對內閣負責,不設院長,僅僅設立一個行政院辦公司。
原來六部的一些職能基本上都被拆分了,像原先的吏部通常會負責下設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司,而如今變成了內務部和組織部,而原先像戶部是負責管理土田、戶口及國家財政的機構,下設十三司,如今被劃分為財政部、農業部、工商部,以此類推,因此整個架構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與此同時,原先明制的都察院是被保留了下來,將原先復漢軍的監察院改為了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以及按行省劃分的十三道監察御史,在品級方面進行了調整,御史的品級將會進行上調,負責監察中央各官署,糾舉百司之官中的弊政,以及各地的提學、巡鹽、茶馬、巡漕、監軍、屯田,僅對內閣負責,不對行政院匯報。
這也是寧渝為了強化監督的意義,他打算執行監督權力的都察院與負責行政的行政院徹底區分開來,將來都察院內部的人員升遷也將會在都察院內部進行,以保證其組織架構盡量不會為外人所影響。
至于原來的那些府、院、寺、司等機構,將會逐一化入各部之中,比如與禮部相關的機構有宗人府、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行人司、國子監、欽天監、太醫院、教坊司、僧錄司、道錄司等,其中像宗人府、太常寺和光祿寺歸為內務部,而鴻臚寺、四夷館以及行人司歸為外交部,國子監和欽天監歸為教育部,太醫院則是歸為衛生部。
至于教坊司則是被寧渝徹底給廢止了,重新規劃出來的禮儀司歸于內務部,還有像僧錄司和道錄司歸為宗教部,因此這些部門將會徹底實行各部管理。除了行政與監督之外,寧渝將司法部門也單獨列了出來,也就是大理寺來負責復審與平反刑獄。
在這些以外,更為要緊的是與兵部相關的機構,徹底被劃分到了樞密院,其中分設總參謀部、總后勤部、總裝備部和軍科部,負責全軍指揮。當然對于這么一個要緊的部門,自然也就是權衡的,那就是由五軍都督府來負責掌管軍隊,平時沒有調兵權力,必須有皇帝的兵符和總參部的命令,才能進行調動。
在制定完成這些制度后,最關鍵的便是內閣制的最終確認,當然并非是將內閣的權力擴大化,而是在某種程度上縮小了許多,也就是寧渝弄出來的聯席部長會議,當然過去的時候也有六部官員參與,但是眼下各部數量增多,再加上都察院與大理寺的地位拔高后,因此將會顯得更加獨立。
寧渝明文規定,行政院、都察院、大理寺和樞密院屬于平級,內閣局中協調,但是不得強令所屬部門做事情,一應計劃與決定應該直接由各部尚書直接決定,并報給內閣進行審批。如果審批不通過則重新調整方案,連續兩次審批不通過可直接呈遞皇帝審批。
從這一點上,寧渝是堅決反對行外人去指導行內人的,雖然說那些閣老們在人心揣度上十分出色,可是在比較專業的東西上,就有些外行指導內行了,因此只給審批權,但是不給直接決定權。
至于地方上的行政機構,寧渝并沒有照搬明清制度,而是將其徹底進行了改變,因此所謂的巡撫早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而是重新恢復了布政使司一職位,主管一省民政與財政大權。至于原先的按察司則是直接隸屬于大理寺監管,僅僅主管一省司法之權,至于監督一則由都察院御史來負責。
至于地方上的軍方事物,則是設立了總兵官,受到與五軍都督府和樞密院雙重領導,其中日常的一應訓練和兵源都是由五軍都督府轄制,而樞密院則是負責戰時指揮和戰略調動等,以便于對地方軍隊能夠更好的管理。
當然對于該省內的日常軍務,則由該省總兵官連同省樞密院會同解決,省樞密院將會定期赴中央樞密院進行匯報與人員輪換,基本上可以說是將地方的兵力給徹底收到了中央的手里。
而省級以下則是簡化為府縣二級,原來所謂的州一級全部取消掉,將小縣合并為大縣,至于其他的佐官則是仿照中央架構,設置各省各府行政院,合院司所掌于一署,有民政、提學、度支、勸業等司,并且設定設巡警道,掌全省巡警、消防、戶籍等事務,與此同時,各省還設置了勸業道,專管全省農工商業及各項交通事務。
當這一系列的調整和規劃出臺后,崔萬采心里未嘗沒有些許抵觸,因為根據新的方案當中,地方權力是要明顯縮小的,而中央集權則是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點。
“皇上,若是地方上沒有財權與兵權,或許會有些過于苛刻了.....明清之制中,地方三司權力被壓制過甚,以致于督撫之流總覽全局,似已稍重,然進止機宜,悉秉廟謨,大難敉平,幸賴有此。”
崔萬采的意思很簡單,不給地方權力,到時候出現什么亂子了,可就沒辦法第一時間撲滅了,可是在寧渝看來,這一點完全是局限于當地局勢,甚至有矯宋明重內輕外之弊的嫌疑,可實際上權力太大了......
明清時期的督撫之所以并非常設職位,甚至還要定期進行輪換,同樣有這方面擔心的東西,因為地方督撫可以控制一省之財、兵、刑權,其權利之大幾乎能夠做到一手遮天,這并不符合寧渝的利益。
寧渝輕聲感慨道:“萬事均有第一步,地方上的權力回收,是因為中央各部進行了大肆擴充,只有統一財政、統一行政、統一司法和統一軍事之后,才能讓中央各部對各省司道進行垂直控馭。”
這并非是寧渝給官員們進行協商的東西,而是已經做好的決定,除了接受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商量余地。在這方面,寧渝甚至表現得比之前要強硬許多,因為這種地方與中央的權力劃分,明顯是無法做到公平的兩端的。
當然對于大臣們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了寧渝的種種改變,因此也不會有任何驚訝之色。只是當新的內閣制度問世之后,卻是讓人有些提不起勁來,相對于明朝時總攬全局的內閣而言,這寧楚的內閣在權力上幾乎小太多了。
反倒是新的行政院卻成為了制度的中心,在這一點上寧渝的目的還是很鮮明的,那就是行政院作為權力更大的機構,因此不能掌握在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手中,每次的內閣聯席會議上,都需要有所有的部長參與。
對于改頭換面的六部,文臣們不知道是喜還是悲,往好了說這以后當官的坑位越來越多了,可是這官的含金量無疑是下降了,權力也小了許多。
寧渝給大臣們人手發了一本新的手冊,上面關于各部門的職責,都已經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原來的科舉被劃到了教育部,像選官任官歸到了組織部,至于原來的通政司現在變成了行政院辦公司,還有原先的三司倒是升格了,可是也只跟內閣和皇帝對接了......
李紱的臉上閃過一絲憂慮,在他原先看來,這政務架構變來變去無非就是換個名頭,實際的東西都是換湯不換藥,可是眼下看來,權力都分解到了各部門上面,內閣反倒變得有些無用,而皇帝通過直接各部,完全可以將用人和財權都捏在自己的手心里,至于原先還能限制皇帝的六部給事中,則消失得無影無蹤......
“啟稟皇上,如今內廷已經不再干預外廷之事,這批紅之權該歸于何處?”李紱的這個問題一下子就吸引了許多人,嚴格來說明制時太監也沒有批紅之權,但是后來事物太多,皇帝實在忙不過來,這部分的權力就落在了宦官的頭上,眼下沒了宦官,這部分權力自然會引起重視。
“行政院各部所議之事,皆呈遞內閣,召開內閣部長聯席會議批準是否同意,朕只負責稽查追溯,不再負責尋常政事。各省奏折涉及相關部門之事,會同呈奏內閣。”
寧渝臉上露出幾分笑意,接著說道:“凡涉及都察院以及大理寺之事,直接呈遞給朕,樞密院之事,亦由朕親自處理。”
這一番態度就很明顯了,對于這些最為繁雜龐大的尋常政務,皇帝只負責時候追溯,到時候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可是這督查和執法,還有軍事大權,都被皇帝親自握在了手中,用這些東西來當鞭子,驅趕著行政院和內閣往前走。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