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75章 但凡有一個失誤……

  看見朱棣到來,姚廣孝起身笑了一聲,“陛下,有心了。”

  朱棣走過去,發現張定邊沒起身。

  微微蹙眉。

  只不過剎那之間,在他即將怒意爬上心頭的時候,發現張定邊老和尚拈動佛珠的手在輕顫,心中了然,也便不怒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和姚廣孝一起多年,又共同追求佛理,張定邊看著姚廣孝回光返照,哪能沒點悲戚,一貫淡定的他都五指輕顫,豈是無情。

  于是坐下。

  示意姚廣孝也坐下,然后裂嘴一笑,“少師,你我多年不曾共飲了,不如今日在這建初寺,破個寺廟的戒,整幾口?”

  姚廣孝笑著搖頭,“陛下想喝,但喝便是,無須在意建初寺的森嚴戒律,老臣就不喝了,聽說于謙快到蘇州了。”

  過了蘇州,到應天就近了。

  對這兩個學生,姚廣孝是真心喜歡,劉寧然,出身明教,其母明教圣女方嬌,按說劉寧然的身份在于謙面前該多有自卑,然而并沒有。

  于謙就不說了,名門出身,讀書人該有的品行都有。

  關鍵是年輕人不迂腐。

  這一點很好。

  人嘛,活到了八十三歲,還能不知道自己身體的狀況?知道自己熬不過幾天了,那么在臨走前看一眼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好的。

  所以不能喝酒。

  朱棣笑道:“于謙下午能到,少師別忘了,現在大明的官道早已今非昔日,而于謙急于歸來,幾乎是星夜馳騁,所以已經過了蘇州,下午就能抵達。”

  姚廣孝笑了起來,眼眸里的情緒很深沉,“是啊,我大明早已今非昔比。”

  靖難之前,誰能想到大明能有如今氣象?

  又道:“那便整點。”

  很多年沒喝酒了,都快忘了酒的滋味,當年還是個假和尚的時候,在燕王府沒少喝,可后來住進建初寺,假和尚成了真和尚,也便就不喝了。

  實際上,修佛之人是可以喝酒吃人的,釋迦摩尼都吃肉,不過是吃的三凈肉,到了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下令禁止和尚吃肉,這才有了后來的規矩。

  實際上蕭衍實在是個奇葩。

  嗯,在年輕時候,蕭衍還是很牛的,當時人們都認為他能統一南北,要不然也不會是“武”,只不過蕭衍上了年紀就信奉佛教了。

  他有多信奉佛教?

  這貨把自己賣給了寺廟,成了廟產,這可難為了朝堂上的臣子,在蕭衍沒駕崩之前,沒禪位的情況下,是不能有新皇帝的。

  可國家需要皇帝來主持政事啊。

  沒辦法。

  大臣們只好從國庫拿出大量的錢財去找到寺廟的主持,說咱們把皇帝陛下贖回來吧,寺廟主持也喜歡啊,而且也明白不可能讓一位當政的天子一直呆在寺廟里,現在白賺一筆何樂不為。

  于是梁武帝這才回到朝堂。

  可現實遠比想象狗血。

  這樣的事情還發生了好幾次——其中一次,是他的六弟蕭宏,這哥們一看,喲,咱大哥這么喜歡出家,那這國家大事還是我來幫他分憂一下吧。

  可沒有幫手也惱火。

  于是蕭宏去勾搭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蕭衍的大女兒——諸位看的沒錯,蕭宏把自己的親生侄女給勾搭到床上去了,然后兩人密謀造反,結果東窗事發。

  那位大公主還是有點羞恥心的,自殺了,只是她自殺的時候羞愧,不知道在床上和蕭宏巫山云雨的時候,有沒有羞愧過。

  遭受女兒和弟弟的背叛,蕭衍很傷心啊,于是他又出家了…

  扯遠了。

  反正就是說佛教禁止喝酒吃肉,就是梁武帝蕭衍的杰作,姚廣孝jing修佛理,當然知道這些典故,加上知曉自己的身體狀況,于是這最后一場酒那便喝了。

  朱棣立即命令人去準備,又看向張定邊,“老張,今日無君臣,亦無當年恩怨,再有幾月,你便一百歲了,堪比彭祖高壽,要不今天也整幾杯?”

  張定邊漁夫出身,武將。

這些年禮佛,早已不沾葷,不過此情此景,他說不出拒絕的話

飛翔鳥中文    大明王冠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