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其實是有些驚訝的,黃昏那一番話看似胡言亂語,作為初次覲見君王的臣子而言,犯了輕浮不正的大忌諱。
即使是對不太親近的長輩,這番話也很是不妥。
但極有技巧。
以迷信的手法說他無罪,實則也在說黃觀及其家眷無罪,隱晦辯駁的同時,又很是沒有節操的拍馬屁,同時自我吹捧。
還留下一個臺階給朱棣。
朱棣若是不爽,大可以借這個妄言亂語將黃昏這個神棍趕出去,若是被馬屁拍爽了,也可以趁機下臺,免了黃昏被株連的罪。
是個聰明人。
而且極為謹慎、穩重,一點也不似十五六的少年,更像是飽經世事的而立之年。
朱棣笑了。
輕輕挪了挪手上的那張折子,放旁邊那一撂上,問道:“聽妙錦說,你在安慶城和她相遇,敘舊之時,曾言自詡誠意伯劉伯溫,可你何德何能,怕不是個騙吃騙喝的神棍,朕便考你一考,你可說出朕的年號?”
斜乜了一眼那張折子。
這是今日那些“識趣”文臣送上來的折子,早早的便擬定了一些年號留待年底備用,以昭告天下,不過朱棣對這些年號都不滿意。
倒是有趣。
即位詔書都還沒寫,年號先出來了。
黃昏心中大罵。
徐妙錦這憨憨蠢婆娘,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種事怎么能告訴朱棣,別人是坑爹,你這是坑夫啊!
旋即又恍然大悟。
徐妙錦這是用神棍的噱頭來吸引朱棣的注意力,讓自己做到簡在帝心,畢竟有劉伯溫的故事在前,要不然朱棣怎么可能召見自己。
關鍵是成功了!
咦,看來徐妙錦旺夫啊。
黃昏沉吟半晌,“陛下,年號永樂?”
朱棣一愣。
就這?
這個年號…老子根本就沒想到過好么,你是個錘子的劉伯溫,感情是忽悠人的,徐妙錦果然還是太天真了。
這種胡話也信。
我就說嘛,世間哪有可以預知的人,別說劉伯溫做不到,諸葛亮也不行!
真能做到…老子也得一把火燒了他。
朱棣想了想,“永樂年號,前涼桓王張重華曾以此為年號,共八年;南漢循州反賊張遇賢以此為年號,共兩年;宋反賊方臘以此為年號,共兩年。”
我會用這種不祥年號?
黃昏心里一咯噔,有些扎心,暗想就算我不說,你最終還不是選定了永樂。
怪我咯。
面上不動聲色,“何謂永樂?”
朱棣面無表情,不言不語,倒要看你如何舌綻蓮花。
黃昏繼續道:“永樂者,雖然什么奇書之中沒提及,但此年號寓意我大明王朝‘永世安樂’也,沒有什么年號比這有更好的了,什么天佑、嘉佑在永樂面前,都不值一提,難道不好嗎?”
朱棣就說兩字:“不祥。”
黃昏:“…”
你朱棣是個迷信的人嗎?
騙鬼。
深呼吸一口氣,不行,要想在大明創業,必須把這位風投老板的馬屁拍好,擺出一副仰慕神態,大袖一揮,“陛下之神武千古僅有,前溯千年不輸漢武,后望千年,何人可居右?難道在陛下心中,僅自詡類如那三人么?”
這話其實有點違心。
永樂很牛,但還沒牛到千古第一人的分上。
朱棣眼睛一亮,心中微悅。
這話有意思。
想來也是,我堂堂朱棣,大明燕王,如今更是大明天子,馳騁沙場何等神武,將來一番豐功偉績,直追秦皇漢武,豈會壓不住這區區永樂年號,成了方臘之流?
笑話!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朱棣明知黃昏在拍,還是覺得渾身舒爽。
于是覺得永樂這兩字聽著分外賞心悅目。
暗想年號就它了?
黃昏看著朱棣嘴角的微微笑意,知道闖過了這一關,暗暗松了口氣,哪知又聽朱棣道:“你還說,我會大興文治?”
現在剛入主紫禁城,屁股都還沒坐熱。
盛世修書亂世修典。
現在哪會去修書,老子還有一堆的事情沒有解決,哪有閑心去修書,想來是這黃觀這侄兒貪生怕死,故意拍自己的馬屁…也是服氣,徐妙錦竟然會信。
女人果然好騙!
黃昏看朱棣的神情,心里有些懵逼,我擦,永樂大典是永樂元年開始編修沒錯,可此刻朱棣的表現,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意思,不像是造反之前就有這種念想。
難道是殺了方孝孺后,忌憚姚廣孝說的那句讀書人種子絕了,所以修一本全書,造福天下讀書人?
這個理由比較可能。
黃昏猛然想起一事來:朱元璋要修一本類要。
因為駕崩不了了之。
然后建文帝找方孝孺等人在建文二年開館,欲續修類要。
這才是朱棣修永樂大典的真相。
莫慌。
鎮定。
思緒急轉,很快想到說辭,“殿下將登大寶,未來的天下在殿下治理下,必將萬世安樂,煌煌盛世即將啟幕,以浩瀚國力修一本全書,若能超越太祖欲修未成之類要,必能彰顯殿下燦若明月的天子之才。”
修一本全書,確實不是說說而已。
需要龐大的人力和財力。
一般君王,真不愿意干這種吃力又討不了多少好處的事。
朱棣心頭一動,黃昏說的在理。
自己登基的方式確實有些不光明,要用豐功偉績來證明自己比建文帝強,更不比老爹弱,武功方面不敢奢望,老爹實在在牛逼。
但可以文治。
由此證明,大明讓我朱棣來掌控是最正確的方式。
這是朱棣的壓力。
修書是個好主意。
何況,建文帝欲修類要未成,我修一本超越類要的書,豈非越發證明我朱棣靖難得天下是偉光正的?
于是又笑了,“也罷,算你聰慧,竟能猜中我之心意。”
黃昏心里一陣腹誹,他已經明白過來怎么回事,永樂年號,朱棣肯定會用,正是因為和自己這一番談話,他才定下年號。
永樂大典,朱棣會修,原因一樣。
或者說,因為自己的出現,提前讓朱棣生出了修永樂大典的想法。
也笑道:“不是草民聰慧,實在是陛下之雄才偉略世人盡知,稍微想想,便知陛下為世間讀書人著想的苦心孤詣,修書一事,也不過是陛下今后治下煌煌盛世的錦上添花而已。”
給你個臺階。
朱棣收斂笑意,冷聲呵斥道:“那么你倒是說說,為何要招搖撞騙,神神鬼鬼胡言亂語!”
還騙到了我小姨子身上。
小子不長眼啊。
黃昏心中一跳,來了來了,重頭戲來了。
在被押送回應天的路上,黃昏已經想了無數說辭,立即沉聲說道:“陛下登基,大明必將進入嶄新篇章,煌煌盛世在即,草民不想錯過這名垂青史的大好機會,所以想入仕光宗耀祖,可叔父黃觀戴罪在身,草民遲早也會被陛下清算,所為草民為一己之私,不得已而走神棍路線,希望能簡在帝心,能夠面圣而后向死而生!”
神棍路線在封建王朝很可能走不通,但見到朱棣就算成功。
所以馬上洗白。
老子不是神棍。
要不然真會被朱棣一把火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