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151章 開寶七年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時間進入開寶七年,新的一歲,一年之始,也是劉皇帝第一次在洛陽過年。地方雖然變了,但一切典禮如故。
正朔日,劉皇帝御西京乾元殿,舉行新年大朝會,總結得失,展望未來。同時,接受內外大臣、各族首領以及諸國使節朝拜。
眾多的使臣、首領,第一次踏足巍峨壯麗的乾元殿,無不為其所懾,基本都不自覺地屈下膝蓋,俯首臣服。
遼國的使臣,乃是在遼國政壇復出的蕭思溫,他沒有匍匐倒地,但表情異常凝重,大漢的強大已然體現在方方面面,這是肉眼可見的地方。而作為北方霸主,帝國僅剩的對手了,大漢越強盛,那么遼國所承受的國際壓力也就越大。
至于近些年,開始在漢遼之間左右逢源,瘋狂搖擺的高麗國,或許是心虛的緣故,其使臣則表現得戰戰兢兢的。
就在去歲秋季的時候,萊州水軍曾組織過一次巡航訓練,發大小海船五十艘,官兵三千余人,直逼高麗海岸,并于其邵城縣停泊休整。
幾乎可以想見的,兩方的沖突發生于不測之間,別看只是水師,陸戰打起來也是足夠兇悍。水師在指揮使郭洋的指揮下,登岸一舉攻破邵城縣,然后殺掠一通后還師。后來,高麗水師來援,雙方還在邵城港外,進行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海戰,同樣以漢軍勝利告終,帶著繳獲,大搖大擺地返航......
這是大漢與高麗之間第一次劇烈的沖突,事后,兩國仍舊互通使者,就此事展開交涉。而交涉結果就是,雙方一致認為,這是一次意外,一次誤會。
軍隊嘛,滿腦子肌肉,只會打打殺殺,火氣也大。在這個基調下,算是緩和下來,大漢沒有道歉,高麗也沒有繼續追究,朝廷這邊呢,對莽撞挑起事端的水軍將領郭洋嚴重警告了一次作為處罰,然后就沒下文了。
至于高麗死傷的軍民,損失財產,就不是大漢官府考慮的了。事實上,雙方也清楚,這就是大漢有意識主動挑起的事端,是對高麗國的一次警告,大漢,是有浮海進攻的能力的。在強大的水師保證下,你那半島,也沒那么安全。
而在大漢這邊,警告教訓是一方面,借機試探高麗國的實力,也是一方面。結果很理想,就像當年收到關于高麗軍事實力的匯報一般,其軍力不少,但戰斗能力,確實孱弱。
邵城縣的高麗軍隊,也是打過內戰,有一定戰場經驗的,結果被大漢的水軍亂捶。若是換作那些jing銳的陸師,只怕差距會更大。
只要制海權在手,保證能把大漢的軍隊順利投送到半島上,那大漢的軍隊橫掃之或許不是難事。
高麗與高句麗之間,一字之差,但實際上是天差地別,高句麗強大時能硬撼大隋帝國,至于高麗,呵呵......
這么多年下來,劉皇帝也基本看清楚了,想要讓高麗全力配合大漢對付遼國,基本不用奢望了。相比之下,因為高麗國的不識趣,反而刺激到了劉皇帝,隱隱有覆滅其國的心思。只是,遼國存在的情況下,隱忍著。
而經過去歲那場警告,高麗國似乎也有所醒悟,態度也再度恭敬起來了,挨打之后,才知道疼......
正月,素來是喜慶熱鬧的一月,元旦大朝會之后,就是上元佳節。而開寶七年的上元節,也新增了兩個節目。
其一,洛陽皇城獻俘。西南招討使王全斌,南征功成,滅大理國,俘其君臣公卿還朝,獻于宮闕。對于王全斌而言,坐鎮西南十年,厲兵秣馬,一朝獻捷,得滅國之功,得勝還朝,可以說是功德圓滿,此生無憾了。
獻俘儀式,自然是場面壯觀,聲勢浩大,圍觀者達二十萬之眾。對于古都百姓而言,也有種莫名的激動與沖動,他們也是不知有多少年,見識過如此場面,享受作為強盛帝國子民的榮耀。很多只記錄于史冊以及流傳于口頭的盛世,他們親眼得見。
這當然也是一場政治作秀,劉皇帝意圖以此凝聚人心,振奮民氣,而從具體效果來看,他成功做到了。
而作為其中第一配角,王全斌也受到了極大的矚目,同樣享受著萬眾歡呼,天子降階以迎。不只是因為他破國的功績,更因為他在西南長達十年的堅守、忠誠、敬業,而對于這個已經十分年邁的老將而言,這樣是最高的榮耀了。
其二,則是對開寶年來有功人員的犒賞了。前面提過,在這么多年中,劉皇帝沒有對帝國文武進行授爵賞賜,當然,排除似歸義軍曹氏這種特殊的收買。
因此,內外上下,很多人都有所議論,畢竟立功而不能受賞,換誰都有想法。而劉皇帝費了那么多心思,把大漢的爵位體現地那般重,有志有功之人,也多包郵期待。
如今,也算是償其所愿,并且采取集體授爵的方式。經過有司的核查,在開寶年后文治武功方面,也確實涌現出了一大批的風云人物,值得授爵乃至升級提等的也不少。
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在乾祐時代,功績資歷有所欠缺,如今也一齊補上。不過,這一次封爵,明顯是武臣居多,再沒有比戰功更容易得爵并令人信服了。
最耀眼的,自然是王全斌、潘美二人了,一個滅大理,一個收安南。余者,如楊業、王仁贍、楊廷璋、劉光義等等在幾次征伐中有突出功績的高級將領,也在其列。
相比之下,文臣之中,只有王溥、趙普、盧多遜、吳廷祚、呂胤寥寥幾人。畢竟,在治世,文臣想要立功得爵,實在是太不容易。即便是如此,他們還大多與武功有關。
除了賜爵,還有授勛,這就是純粹針對于軍功了。在歷次作戰中,涌現出了大量軍官士卒,尤其是那些從艱苦戰斗中立功存活下來的中下級將士,功勞不足以授爵,但給個勛位,還是可以的。劉皇帝下令,挑選了其中五十人,于乾元殿酬賞。
一場賜爵授勛儀式,同樣極大地刺激了大漢上下文武的建功立業之心。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