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章 輕舟傳道

  歌謠從何處傳出,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雨還在下。

  下雨也是一種神通,雨水能洗滌心靈,能洗去人心中塵埃,能洗去人心中污垢。

  也能讓許仙洗去身上的濁氣。

  去濁氣留清氣,許仙便正是踏上了修行路。

  很久以前,他修的是佛法,是如來的佛法。

  從今而后,他修的是道法,是自己的道,法可是別人的,但道一定得是自己的。

  “人心終究是思變吶,越是智慧者越是求變,一條路走到了盡頭,既然能有重來一次的機會,為何不能求變呢?”

  許仙看著眼前跪倒在他面前的許仙,不由暗自感慨。

  他并沒有撬了如來墻角的喜悅,起初,他或許是想以牙還牙,畢竟如來是在撬他的墻角。

  但真到了這個時候,他卻覺得自己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此時,許仙仰望陸鳳秋,一如當初舍利子仰望如來一般。

  陸鳳秋將許仙扶了起來。

  許仙腦海之中多了一些法門,他朝著陸鳳秋作揖道:“多謝師尊傳法。”

  陸鳳秋笑道:“法可傳,然道難授。”

  許仙聞言,若有所思。

  陸鳳秋笑道:“今日,為師便來教你第一課。”

  說著,陸鳳秋大手一揮,某種禁錮被打開。

  “你們三個也來聽一聽。”

  船艙內的三人,白素貞、小青、鹿小花聽到這話,趕緊掀開了簾子。

  白素貞和小青都有些奇怪的看著許仙,雖然剛才她們沒有聽到陸鳳秋和許仙的對話,但是卻是能看到許仙的動作。

  若是剛才她們沒看錯的話,許仙應該是拜了天尊為師。

  鹿小花是最明白陸鳳秋心思的,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陸鳳秋看了一眼白素貞和小青,道:“你二人入本尊門下也有些日子,本尊今日與你三人講道。“

  “今日一課,便說一說佛與道。”

  “佛與道?”

  白素貞有些訝然,她是道門弟子,這個從始至終都沒有變過,雖然中間有過一些小插曲,但是如今那些都已經被天尊擋了去。

  觀音菩薩也沒有再在她的面前現身過。

  白素貞看了一眼許仙,暗道,天尊恐怕是因為許仙才起了講道的心思。

  小青聽到陸鳳秋的話,一臉興奮,終于可以聽到天尊講道了,這下可以學到很多厲害的法術了。

  這時,陸鳳秋看向許仙,道:“漢文,你說一說你對佛道的看法。”

  許仙聞言,揖手道:“弟子只念過幾年書,雖然看過一些佛經、道典,但也只是淺嘗輒止,既然師尊垂問弟子,那弟子只好在師尊面前班門弄斧了。”

  陸鳳秋給了許仙一個鼓勵的眼神。

  許仙說道:“弟子覺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佛道并無高下,佛與道只是給人們不同的選擇。”

  “就好比儒學一樣,佛學、道學也是一般無二。”

  陸鳳秋聞言,笑了笑,點了點頭,然后悠悠說道。

  “在這方天地,儒釋道三家分庭抗禮。”

  “儒家講天理、道家講論道、佛家講如法。”

  “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佛家講救世。”

  “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

  “儒家如糧店、道家如藥店、佛家如雜貨店。”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遙、佛家求自在。”

  “儒家棄小人、道家棄造作、佛家棄煩惱。”

  “儒家表現于禮、道家表現于真、佛家表現于戒。”

  “儒家執于境、道家執于心、佛家心境雙亡。”

  “佛家談出世入世,“出世”便是遁入空門、清心寡欲、萬世皆空,“入世”便是步入凡塵、宣揚佛法。”

  “小乘佛法講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脫離凡世間的困擾和誘惑,尋找寂靜清幽之所,靜心修行而達到高超的境界。”

  “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雜念,舍棄身外之物,物我兩忘,身外無我,我亦非我,無我無常,出世的終極目標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脫。”

  “與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講求入世,通過入世修行,教化大眾以求正果。”

  “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呢?”

  “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惡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所導致的,小乘佛法認為,人性本惡,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悟”,通過離開罪惡的塵世進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惡根,成就善果,這是一種悲觀消極的態度。”

  “大乘佛法認為,人性本善,只是世間充滿苦難,迷失了眾生的本性,可以通過渡化,勸人行善,讓眾生擺脫苦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涅槃成正果。”

  “所謂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可以說,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說到這里,陸鳳秋停頓一下。

  許仙聽的如癡如醉,他雖然看過了前世,但今生對于佛法的理解也就是普通人的層次。

  這聽到陸鳳秋如此詳細的講解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區別。

  許仙都有一種恍惚感,恍惚又回到了大雷音寺,仿佛自己眼前的講道者又變成了如來。

  然而,雨還在下。

  許仙從夢幻中醒來,他看的清楚,眼前的講道人,并非如來佛祖,而是天尊。

  許仙揖手道:“想不到師尊對佛法亦是如此精通。”

  陸鳳秋笑了笑,道:“正是因為知曉百家之道,才能明白自己之道。”

  許仙聞言,若有所思。

  陸鳳秋看了看許仙的狀態,又看了看白素貞、小青、還有鹿小花的狀態。

  白素貞雖然不如許仙那般癡迷,但也是專心聽講。

  小青和鹿小花便不同了。

  這二人耐不住性子。

  小青都忍不住在打哈欠。

  鹿小花更絕,直接靠在那船艙一旁,打起了盹兒。

  這便是典型的修法不修道,不過讓她們聽這種大覺悟的道理,也是為難她們了。

  這世上千人千性,教徒弟也要因材施教。

  陸鳳秋倒是明白了,為何當初菩提祖師會收下孫猴子這個異類。

  排除其他緣由,想必傳道授業的菩提祖師心里也想著將孫猴子教導成人吧。

  陸鳳秋也沒有敲打小青和鹿小花,而是繼續說道:“出世也好,入世也罷,一個人生在世上,若只是一味的出世,一味的冷眼旁觀,一味的看不慣,一味的高高在上,一味的不食人間煙火,而不想去做一點實際的,入世的事情,到頭來也是“閑白了少年頭”。”

  “在大部分人看來,儒家主張入世,佛家,道家主張出世,其實也不盡然。”

  “就拿道家莊子的思想來說吧,又何嘗不是入世呢?”

  “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丟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價值的大事。”

  “他的心是冰冷的,因為他的心已是白熱化了。“

  “為了深入這個世界,必須先走出這個世界,這就是道家的本色。”

  “很多修道之人常常在問道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道。”

  “但很多人問了千百遍,亦不能明白自己的道心。”

  “所以,很多人縱使法術高強,也無法真正的入道,得道。”

  “那么,什么是道呢?”

  這時,陸鳳秋又停了下來,看向白素貞和許仙。

  “漢文,你可明白,什么是自己道?”

  “素貞,你又可明白,自己的道在何方?”

  白素貞是徹底的迷惘了。

  她修行一千多年,只為證道歸真,位列仙班。

  你可以將這看做是一種畢生的追求,理想,目標。

  就好像一個人從小立志,長大后想要成為一個集團的ceo,或者是想成為科學家,或者說是想成為一位又會說又會唱又會跳的rap選手。

  然而,你為什么要去成為這樣的一個人呢?

  白素貞在內心深處問著自己。

  或許是出于生命的本能,無論是人還是妖,都想長生不老。

  而能位列仙班,無異于便是能長生不老。

  可是,這和自己的道似乎又不沾半點關系。

  “什么才是自己的道呢?”

  白素貞是徹底迷糊了。

  一個人有老師和沒老師的區別就在這里。

  你現在所看的《》第11章輕舟傳道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飛翔鳥中文    諸天執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