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很無奈,本來自己連嚇帶唬的,把那隊人哄回去之后,只要那位都伯說沒看到自己,自然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然而現在不知道哪冒出來一隊人,居然瞬間將袁術的百人隊盡數滅口。
雖然滅的徹底,但是這么一個百人隊“失蹤”,肯定會引起警覺!
更令魯肅郁悶的是,他不敢怪這伙強人搗亂,但對方居然認識自己…
這么強的騎兵,不像是江淮所有,莫非是駐扎在小沛的并州騎?不對,小沛的并州騎,無論如何也無法從前線突圍到這里,難道說是…江對岸來的?魯肅腦海中念頭急轉。
“相逢是緣、相逢是緣!子敬,這里很危險,天色也晚了,不如先找個地方避避,我們也好好聊聊如何?”白圖邀請道。
“那便…依兄臺所言。”魯肅無奈的說道。
現在他大概能猜出白圖的身份,只是如何也想不出,為什么“這位”會在這里!
不過現在魯肅也已經無法拒絕,否則…白圖身邊的這位白甲將軍,一直在盯著他,這些可不像是用長弓硬弩就能嚇退的家伙。
白圖和魯肅一行人離開時,也不忘了隱藏、假造一部分痕跡,之后往一處偏僻所在躲了過去,這里也是白圖和呂布,早就商量好的,今晚要隱蔽的地方。
之后白圖將一輛輛看起來就不輕的四馬四輪貨車,在周圍擺了一圈,作為臨時的營地。
拉著魯肅一同說起話來…
白圖也沒想到,自己走這一趟,居然還能碰巧遇到魯肅這位大牛!
和陳宮相反,魯肅無疑屬于在“大局觀”方面,十分遠見卓識的謀主。
讓他自領一隊軍士,或是輔佐一路偏將,他的能力雖然也很突出,但卻未必耀眼,不過如果用他來把握戰略,卻是不下于智多近妖的諸葛丞相。
如果照常發展,十二年后,諸葛亮在草廬中的時候,將與劉備做一番“隆中對”,指點出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這也成為了劉備之后的戰略方向。
而魯肅在輔佐孫權時,則有過“榻上策”,比“隆中對”要早上數年、甚至當時官渡之戰都還沒有結果,同樣是一席戰略意義上的謀劃。
與“隆中對”相比,“榻上策”自然是站在東吳的角度,先一步預料到了北方的戰局,認定曹操將勝,屆時并中原與河北之力,將手握大勢…只是些微誤判,將當時的益州牧劉璋作為鼎立之國,對荊州的態度先是“吞并”,而在劉表去世后,魯肅改為建議孫權觀察,荊州上下是否一心,再決定是吞之還是聯合抗曹。
考慮到魯肅是在官渡之戰前,信息比隆中對時更少,故而這“榻上策”已經可以說是不下于“隆中對”的金玉良言!
魯肅只想要和白圖“萍水相逢”,然而白圖卻沒給他機會,居然一扎下營,便直接自報家門,令魯肅想不卷進來都不行…
當然,對于白圖為了救廬江太守,居然甘冒奇險、渡江而來的舉動,魯肅也有些動容。
白圖這時為了與魯肅拉進些關系,有意提及道:“哎,如今漢室國運多桀,北方袁紹與公孫瓚征戰不休,中原、淮南之地,曹操、袁術具是虎狼之輩,也不知天下會走向何方啊。”
本來白圖是想要拋轉引玉,和魯肅找找話題,怎料魯肅這時卻說道:“南北二袁勢大,想來會是龍爭虎斗之局…”
魯肅本來也沒想投奔白圖,自然只是敷衍一二,而他所說的,也正是天下“智者”如今的普遍觀點。
只是魯肅說完之后,發現白圖目光灼灼的瞪著他,半晌后說道:“子敬何故如此?某非志不在我?”
魯肅:???
魯肅也十分疑惑,對方能看出大勢已經不在二袁,已經說明其具有頂級謀士的眼光,但是…為什么白圖就這么確信,自己是藏拙了?
明明他魯子敬之前,只是稍微有些小名聲,連袁術也只是想授職他個縣令而已,為什么白圖…
莫非他也有某一部天書?魯肅心中驚詫。
“咳,白使君見諒,肅無心亂世,只是想要避禍江東,耕讀傳家、等天下大定再出山而已…志向微末,令使君見笑了。”魯肅只好承認道。
你現在所看的《》第六十六章梟雄本色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