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九章 斗陣

  “步卒三千,狼騎一千?”張勛看著斥候的匯報,不由得有些納悶。

  這數目倒是沒超過張勛對曲阿城總兵力的預估,但是…那埋伏的,莫非只有千人?

  千人就想偷襲自己的將臺,來個斬首戰術?這么囂張的嗎?

  不過緊接著張勛搖了搖頭道:“應該是用了役工吧?呵,耍些小聰明。”

  城姬合成的役工,并沒有戰斗力,但用來裝裝樣子、和真正的軍隊走在一起,倒也不會輕易暴露。

  只是一旦真的交戰,役工會瞬間崩潰,反而容易沖亂了己方的軍陣…

  “也好,這樣一來,城中兵馬十去其九,只要一戰勝之,曲阿彈指可破!”張勛有些興奮起來。

  至于陳宮為什么要冒險?

  對此張勛并不懷疑什么,畢竟在他看來,攻破曲阿只是時間問題,對自己來說被拖一兩個月,也只是軍糧的消耗壓力太大,而對于敵軍來說,卻是生死存亡,自然要賭上一賭!

  沒多久,陳宮來到了約定斗陣之處的另一側,同樣開始壘土為臺,張勛也好整以暇的如約等待。

  等到陳宮的將臺壘起來,約定的時間也差不多快到了。

  到了時辰,只聽張勛一面先傳來了挑釁似的戰號,接著兩軍分別在旗語、鼓號的指揮下,開始列起陣來…

  “方陣?呵,用新兵湊數嗎?”陳宮在高臺上,看出了張勛的心思時,馬上知道白公的計策生效。

  陳宮此時“犄角一陣”已經小成,只等開封見血,不過以四千敵兩萬、還是棄絕火攻、水攻的正面對敵,未免有些勉強,因此陳宮想的主意是約戰。

  先令張勛明白,攻城無法速勝,之后誘使對方應戰。

  雖然在戰爭中,相信對手各個都是宋襄公,默認他們會尊重約戰的規則,未免太過于理想化,但是…即使對方會后悔、會增援,但既然是斗陣,其他士兵肯定和斗將時一樣,都距離斗陣之地有些距離。

  如此一來,便能夠打一個時間差!

  而白公之前的假意埋伏,無疑令張勛再次分兵伏擊,更加降低了增援的時效性。

  同時在陳宮看到,張勛居然選擇“方陣”時,就明白對方應戰的軍陣中,肯定有大量新兵!

  方陣并不是指,真的一萬人列成四四方方的陣列,而是指一個個小的陣列,整體構成四平八穩的方形,四周兵力多、中心兵力少,攻守平衡…

  和另一種,陣列在旗幟戰鼓周圍,布成一個個環形防御的“圓陣”,并為最基礎的戰法。

  一般很適合新兵和老弱之兵——韓信在“背水一戰”時,就是選擇了方陣,而且利用三面環水的地勢,避免了被對手秀軍陣變化、只能正面迎敵,同時也限制了自己一方的軍隊潰逃,最終以少勝多。

  但如今在開闊地勢下,方陣的變化有限,而且陳宮從之前張勛的戰略風格中,認定這應該是一個很秀的人,不可能無緣無故選擇“方陣”這么基礎的軍陣!

  陳宮一方只有四千人,其中一千并州狼騎孤懸在主陣之外,不需要陳宮指揮,只需要配合——呂布的戰術直覺,會引導他沖擊敵人最薄弱之處、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三千曲阿長槍兵,分成十八個陣列,都是八層縱深,行動起來還算利索。

  真正的馬其頓方陣,是十六層縱深,戰斗時前面三四排將長槍前指,后面的縱深是斜指天空待命…

  而在漢代的軍陣風格中,十六層縱深的步兵陣列太冗余,很容易被針對,因此陳宮只使用八層縱深。

  畢竟中原此時在戰術理念上,已經將一個個陣列結合而成的軍陣作為主流,這樣以陣列為單位,軍陣更富有變化,而并非全軍都堆在一個陣列里硬碰硬。

  此時張勛在高臺上,也看到陳宮的步兵,所持有的武器的確很奇怪——倒不是張勛的眼神有多好,而是這兩三人長的長槍,實在太扎眼。

  你現在所看的《》第四十九章斗陣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飛翔鳥中文    城姬三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