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馮德輪是個很有野心的也很有能力的導演,但真的只是聽說而已。至少目前來說是看不出來。
他是演員也是導演,而且還是從業經歷很豐富的那種,從2004年開始就執導的人生第一部影片。
2011年跟吳彥組創立突圍電影制片公司,哥倆好參與投資,同年簽約哥倆好。
中間人就是來自彎彎的影視掮客陳果夫,當時陳果夫的風頭一時無量,是哥倆好的金牌制作人。
他與國內頂級的影視公司叫好,是推動港臺藝人進入大陸的幕后推手之一。
而這一切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在陳果夫的慫恿下,哥倆好投資了馮德倫的包括《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太極3:巔峰在望》在內的太極三部曲。
配置堪稱豪華,胖子洪擔任動作導演,執導了《風聲》的金牌導演制作人的陳果夫編劇,梁家慧、大寶貝、彭玉宴、馮泰迪、吳彥組出演。
男主角是何方神圣就不說了,說了你也記不住,名氣連顧君都比不上。
《太極1:從零開始》靠著強大的宣傳與豪華的演員陣容騙了1.4億的票房。
但口碑砸的很徹底。
當時的太極1.2是同時制作的。《太極2:英雄崛起》于11月1日再次來襲。
第一部糟糕的口碑讓第二部更是前途無亮,上映一個 房堪堪突破一億。
兩部總票房2.5億,幾乎快要趕得上投資額度。
兩部《太極》光是制片費用就是兩個億,這還沒算鋪天蓋地的宣傳費用。
《太極2:英雄崛起》是太極三部曲的最終章,第三部直接胎死腹中,由此可見賠的有多慘。
原本哥倆好的金牌制作人導演陳果夫也黯然離開哥倆好。
11月8日上映的《寒戰》是標準的香江犯罪電影,集結了果福成、梁家慧、李志廷、彭玉宴,電影不錯,但因為過于隱蔽的故事線在增加電影深度的同時,降低了觀影效果。
且因為香江電影的題材大多數都是這種,有喜愛香江電影的觀眾愿意走近影院,但幾乎沒有大爆的可能。
2.5億的票房成績,算是不錯了,至少賺錢了。
日李按執導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因李按的名氣,加上足夠誠意的制作與特效效果,在國內斬獲了4億的票房。
這是今年賀歲檔前最大的贏家。
日這一天,真正的拉開了2012年的賀歲檔。
因為這一天有兩部電影上映,一部是盧川執導的《王的盛宴》,一部是小鋼炮執導的《1942》。
前者的投資額度高達一億,票房僅僅7700W,可分賬票房更慘,才2500W。
在上映前的盧川曾高喊票房目標是3億,還揚言說:票房三億娶秦藍。
后來的他果然沒有娶秦藍,也算是遵守了承諾。
估計當時秦藍心中是MMP的,現在就得謝不娶之恩嘍。
當然,盧川也不是什么時候都說話算話,他還曾說過:如果《王的盛宴》票房持續不理想,他很可能退出電影圈,永不再執導新片。
2015年上映的《九層妖塔》告訴了我們這個男人說話不算話。
高達上億的投資換回2500W的票房分成,這怎么可能是理想的票房收入。
當然,盧川可能有他的理由與想法,沒拍片的這幾年也沒閑著、
給別克汽車拍了個微電影《心·方向》。給戶外品牌TheNorthFace拍了《去野》。
給鳥巢拍了宣傳片《鳥巢·吸引》,監制、編劇了《脫軌時代》。
替迪士尼影業以及S```M尚世影業拍了紀實探索電影《我們誕生在華夏》。
還有諸如《絲路神話》等室內秀演。
想一想,盧川那幾年還挺忙的,估計把《王的盛宴》賠的投資給賺回來了,說不定還有盈余。
后者的《1942》定檔29號,就昭顯了小鋼炮的野心。尤其是它的導演是當前最會賺票房的小鋼炮,現在的他還沒有罵觀眾是垃圾,還是有人買帳的。
劇本改編自國內頂級作家劉慶云的《溫故1942》,編劇也是劉慶云本人。
1991年小鋼炮執導的內地首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奠定了他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
成績不僅僅是大爆,更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檔期。
小鋼炮是高產導演,幾乎每年都有新片上映,而且每年都定檔賀歲檔,幾乎成了這一個檔期的攔路虎。
當然,都是喜劇題材的。
今年的賀歲檔不同,小鋼炮又來了,但他帶來的是一部悲慘、災難題材的《1942》。
這種片子很難獲得票房的高回報,于是小鋼炮首次定檔,這是企圖霸占整個賀歲檔以達到回血的目的。
于商業方面來講,小鋼炮無疑是成功的,甚至他執導的電影票房可以碾壓老謀子、陳愷鴿,甚至兩人聯手。
他的名氣真的能抗票房,但也抗不太久,《1942》的首周票房1.5億,但次周就不可避免的開始滑鐵盧。
截止到日,票房成績3.5億。這時候已經不可避免的沒有了任何的潛力,每天的票房只有一二百萬。
這也就是小鋼炮之前十年積累下的號召力,你要是換個新人導演,過五千萬都難。
《1942》無疑是賠錢的,在這之后的小鋼炮出于賺錢的目的,連忙上馬了《私人訂制》,差點被罵成狗,當然,票房上是賺的,而且還是大賺。
月份的票房流量不錯,單被上面幾部給截胡了絕大大多數乃至全部,剩下的二十多部院線電影,只能是自娛自樂。
月份的競爭并不激烈,在《明星的誕生》上映前,國內唯一關注的電影就只有一部大哥成的《十二生肖》。
《明星的誕生》是在還不是雙十二的日上映的,說實話,當天的票房以及排片量不是很多。
只有不到15左右,一般的一部大片上映的票房不會低于30。甚至超過40。
可因為預售以及粉絲們通過美團電影的預售,第一天的票房在排片略勢的情況下票房成績依舊輕松突破千萬檔次。
一千萬啊,在未來的動輒單日破億、破2億、破3億的票房成績面前,真的是很單薄。
但是在2012年的年底,真的是相當好的成績了。這年頭的熒幕數量僅有后世的五分之一。
華夏電影票房單日記錄是2019年的大年初一,總票房14億元。這一天的上座率非常高,畢竟有各種網絡售票預售。
以當前五分之一的熒幕數量來說,單日最大票房數量是不到14/.8億。
但要知道后世的熒幕種類可是繁多的很,例如:有IMAX廳、華夏巨幕廳、杜比全景聲廳、DolbyD廳、RealD巨幕廳、:X臨境音廳、兒童廳、廳、巨幕廳。
此外,魔都等地影院還有先進的激光影廳。
觀眾有時候都搞不明白這里面的區別,掏錢就完事了。越貴越好。
這類電影票的價格動輒五六十乃至上百,跟當前的一張電影票不過三十出頭差很大。
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當前的理想狀態下,即便一部電影可以占據全國全部的熒幕,且上座率在70左右,也無法突破1.5億的單日票房。非周末情況不超過1億。
相對狀態下,非周末的情況下,1的排片量能夠獲得100W的票房,周末的情況下,1的排片量拿到150W的票房就是非常良好的情況。
這需要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演員以及優秀的劇本、強大的發行以及院線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的,甚至還得是多個條件相互扶持的情況下。
當然,這個標準只是影院行業內的一個數據,因為這年頭一般的觀眾無法及時的得知這個數據。
而影院不一樣,每天的票房都是流入他們的口袋里面,對于影院經理來說,放誰的電影都是放,那肯定放回報最高的那一個。
沒有什么比真金白銀入賬更顯眼了,不得不說軟妹幣是最好的國產產品,缺點就是產量太小,不夠用。
而對于影院來說,這個數據有多重要,或許通過上面幾部同期上映的電影們就可以得到這個數據。
11月1日的《太極2:英雄崛起》上影首日獲得的排片比例是27.7,票房993W。上座率沒有超到15。
第二日排片比例是27.2,票房1157W。
第三日排片比例是27.8,票房1690W。
沒有逆襲,只是因為這兩日是周末,而且這里面不可避免的有投資方為了刺激票房與維持排片自己的投資。
第四日的排片達到28.2,但當日票房1200W。
第五日的排片比例28,,當日票房560W。
第八日的排片只有18.3,票房290W。
因為這一天《寒戰》上線了,
11月8日的《寒戰》上映首日排片比例35.7,當日票房1500W。看得出來比《太極1》要好一些。數據方面漂亮。
第二日33.2,1870W。
第三日33.5,2870W。
第四日33.2,2920W。
第五日34.9,1040W。五日,終于艱難破億。而這時候提前上映了八天的《太極1》還沒破億。
日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首日票房并不理想,畢竟文藝片,國內大部分觀眾還在觀望,即便他是李按也沒有全民追捧的程度。
首日排片33.2,票房1120W.
第二日排片33.2,票房1890W.
第三日排片33.0,票房直接翻倍3780W。第四日不是周末排片34.0,票房3400W。
基本上達到了1的排片兌換100W票房的成績。
2012年,一部電影的口碑還不足以讓一部默默無聞的電影直接登頂影史前列,但已經能夠提供強大的護航能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直到上映第八天才排片與票房數據大幅下降,排片17.7,票房1300W。
這時候的《少年派》的票房才1.76億。距離它未來能夠獲得的總成績還不到三分之一。
因為這一天,《王的盛宴》與《1942》都上映了。
《王的盛宴》上映首日排片28.5,票房810W。次日26.2,970W。三日22.8,1200W。四日21.2,950W。五日21.6,433W。
《一九四二》上映首日排片38.0,票房2550W。次日38.2,3050W。三日36.9,4400W。四日36.4,3600W。五日37.5,1750W。
看得出來,《王的盛宴》已經完全崩了。而《一九四二》靠著小鋼炮的名氣還勉強保持票房數據,但下滑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一般情況下,當前國內一部電影的巔峰上映周期只有兩周。
第一周基本等于一部電影的40的票房,第二周基本等于一部電影30的票房。也就是70。
好的電影會延長這個時間段,壞的電影會縮減。
本來想著過把癮的觀眾覺得更加憋屈了,想看一部輕松向的好電影就是這么難。
很多人又返回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廳。
在12月2日,上映11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低于《一九四二》十個排片比例的情況下,拿到了當日票房冠軍。
而在之前,老一輩的導演還沒人在國內票房方面打得過小鋼炮。即便國際大導演,拿過奧斯卡的李按。
當然,要是比獎項的話,李按能打十個小鋼炮,還有盈余。
日這一天,《王的盛宴》上映14日,單日票房已經不過50W,基本推出賀歲檔的角逐。
《一九四二》同樣上映14日,單日票房已經超不過700W。
上映了21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票房數據還算亮眼,單日800W。但幾乎耗盡了潛力。這時候的票房已經4.8億了。
突破5億沒問題,但6億絕不可能。
這一天,《一個明星的誕生》上映了,說實話,對于這部電影各院院線并不是太看好,至少沒當成太好的片子。
要不然當日也不可能只給了14.1的排片。
這一天是周四,當日票房1240W,非周末幾乎完成了1:100W的成績,14.1:1240W對比李按是33.2:1129。
對標小鋼炮是W。
首日票房高不代表《明星的誕生》一定比《少年派》《一九四二》更優秀,只能說有粉絲支持,有粉絲愿意在上映首日走入票房給電影支持。
以給電影更好看的數據,以及獲得更多的曝光率助推排片份額的提升。
這時候的飯圈女孩已經愿意給idol花錢,而這時候的普通影迷還沒有對飯圈女孩反感。
加上普通觀眾只聽說聽說有部不錯的電影上映,在加上劇組之前的宣發手筆并不小。
還有劉煥、天仙等人左右熱度使勁蹭,多少也有人愿意進入影院試試毒。
毒死的吐槽幾句,毒不死的就說兩句好話,當后者的數量大于前者的時候,口碑效應就形成了。
《明星的誕生》次日排片是15.5,票房成績2530W。第三日排片16.7,票房成績2910W。
排片的增加不是很多,畢竟電影上映還是要用拷貝的。
這年頭4G剛剛上馬,網費未降。影院的拷貝還是通過傳統的硬盤拷貝,少部分才選擇通過衛星信號下載。
即便同樣的排片,但效果也不同,上午九點、半夜的排片與下午四點、晚上八點的排片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還有50坐的小廳與200坐的大廳也不同。
一天的成績再亮眼也可能是制片方為了獲得排片而用包場等方式而迷惑院線與影院,那連續三天的穩定上升的成績已經將這個概率降低到最大的程度。
而且,三天的時間已經足夠影院影院經理做出決斷,也有時間從其他區域調配新的拷貝。
第四日的排片上升到了23,票房成績3530W。第五日不是周末,排片27,票房成績2730W。
排片沒有太大的上升空間,畢竟主創的名氣太小,在四線以外的城市沒有號召力,一些小影院葉不愿意花錢買拷貝。
億。四日破億。
在別人的眼中,四天才破億,多寒顫啊。但在顧君他們的眼中,這簡直就跟做夢一樣,他們之前的野望也不過是整個上映周期破億而已。
制片成本一千五百萬,發行成本一千萬。總計2500W的成本,需要8300W才能回收成本。
而現在,四天的時間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