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七章 發行

  時間荏苒,歲月如梭。

  這一轉眼,就到了十二月份。

  顧君與趙默已經回到苝京一個月,基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工作室里撰寫劇本,制定工作計劃啥的以及接受趙默無情的吐槽。

  好大的工作室啊。正式員工就三人,一個老板,一個總經理,一個就是他這個沒名沒分的咸魚。

  顧君也不理他,反正萬事開頭難,然后中間難,最后結尾難,習慣也就好了。

  現在的顧君不算有錢,但也不是那種一窮二白,身上還有個百八十萬的,這錢不多,至少不夠在帝都安下一個家。

  但這錢也不算少,招聘幾個專業的編劇還是可以的,全都是應屆畢業生或者畢業時間很短的那種不得意的。

  倒不是圖便宜,主要是新人的心理期望低,容易滿足不說,思想開闊,腦洞不受拘束。

  要是有好苗子就盡量培養,要是有那潛力不夠,但執行沒問題的就讓他當一個合格的執行者。

  要是純摸魚的,反正還沒出試用期。

  除了培養自己的編劇以外,還會買一些不貴的有改編潛力的小說版權。

  例如顧漫,吳曉借著正午陽光想要購買《瑯琊榜》版權的契機,搭上了順風車,拿下了《微微一笑》的版權。

  編劇也沒有勞煩二主,就請顧漫擔任。表示要是合作愉快,以后的機會多的是。

  怎么說呢,正午陽光名氣雖然不大,但終究是山影的小老弟,總比一個人數不過五的工作室要拿的出手。

  這事是顧君一力促成的,顧君就覺得吧,青果特別適合貝薇薇這個角色,至少比爽妹子合適。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是2012年,去年的《甄嬛傳》帶起了IP熱。但還處于剛剛發力的時刻。

  在2012年前,一部網絡小說的改編版權只要十萬左右就可以買到,到了當前來說,已經翻了數倍乃至近十倍,但還在接受范圍之內。

  當然,這只是針對中等作家的作品來說的,想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名家的版權費已經突破了百萬級別。

  顧君是個演員,不是專業的編劇。但他沒有辦法,現在的他有了一點點的知名度,但這個知名度還沒有轉化成名氣。

  有一些個角色確實找到他,也有朋友給他介紹過角色,但絕大多數都無法吸引他。

  現在的他已經不滿足于出演只有幾句臺詞的配角。

  他在等,等《明星的誕生》之后的票房反饋以及看看能不能帶來更好的機會。

  就像打仗得做兩手準備,如果吸引了好的劇本,那他絕對盡量爭取。

  如果沒有引來機會,那就開始籌備自己的下一部影視作品。

  演員是非常被動的,就像櫥柜里的商品,只能等待著導演來挑選。

  別的演員都是打磨演技等待自己賣一個好價錢。

  但顧君不是,他的心很大,想的是自己培養導演,例如趙默···

  顧君并沒有沒有覺得在長時間留在工作室里做這些工作而無聊。

  相反,他沉浸其中,因為他明白,他是演員,但演員不會是他一輩子的事業。

  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當前的影視圈現狀如此。

  作為流量,一定會有更多更年輕的流量替代你,你會很快的過氣。

  就像某鹿哥,在自己最能抗流量的時候,確定出演《關門堡壘》。

  但僅僅是兩年的時間,他已經從頂流成了很多人都快要忘記的小透明了。

  電影票房一撲街,人人喊打。

  流量有流量的苦惱,演技派以及老戲骨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如果說讓你在不搜索的情況下,說出你心中的老戲骨,估計很多人脫口而出的會有陳道銘的名字。

  他的演技好是業內公認的,名氣也不小,全國十四億人,基本上都認識他。

  1985年憑借電視劇《末代皇帝》獲得第7屆華夏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和第9屆華夏電視飛天獎優秀男主角。

  1990年《圍城》獲得華夏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第三屆學會獎,全國制片廠第二屆優秀電視劇評選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一屆“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9年的《我的1919》使其獲得第20屆華夏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堪稱國內最頂級的男演員了。

  可這樣的他在2012年的《楚漢傳奇》后就沒有主演的電視劇了,而這部電影之前也有數年沒有主演過電視劇。

  在電影方面的成績更是黯然,拿了金雞影帝的《1919》之后,他有長達十五年的時間沒有擔任過一番男主。

  直到2014年老謀子的《歸來》。

  可之后的六年他沒有影視作品,是任何。

  傳出會出演一部《欲望之城》,后來卻辭演。

  也不知道是真的辭演還是被劇組溜粉,想來后者居多,就這個名字就不像陳道銘的風格。

  當然,你可以說是陳道銘對劇本要求高,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影視圈的問題。

  海清曾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發表中年女演員感言,呼吁導演制片給中年女演員一些機會。

  還當場Q了70后的梁晶、姚大嘴,80后的小宋佳,90后的小黃鴨。

  還說她們比胡歌便宜,還好用。

  中年女演員確實有困境,可中年男演員同樣有,幸運的是比女演員的演繹生涯要長一點。

  不幸的是也長不了多少,而且還是頂級男演員才能打破這個天花板,絕大部分男演員同樣處于沒戲接的情況。

  顧君不可能一輩子做演員,這一行也不會一直留下他。

  以前的內地影視圈,是港臺電影人的地盤,現在的影視圈是老牌成熟導演的地盤,再過幾年才會真正有新人導演一飛沖天。

  每年票房大賣的也就那么幾部,基本都是成熟的導演,人家身邊自然有自己的班底。

  就像陳愷鴿不會用天仙,老謀子、墨鏡王、小鋼炮同樣不會用顧君。

  這是圈,是壁障,而且還是很難打破的。

  未來的顧君必然要轉型的,現在不過是為未來做鋪墊,也讓現在的路走的更長更遠更平坦。

  就像徐正那樣與新人導演合作,培養并聚齊自己的圈子。

  在他的計劃里,演員這一行應該會做五年。

  就算他轉行也不會徹底離開這個行業,只是降低人生中的比重。

  《明星的誕生》定檔12月12日,而全國路演則是提前十天開啟路演過程。

  路演是一部電影宣傳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且已經全面普及。只要一部電影對票房有期望,那基本上就會開啟全國巡演。

  既然開啟路演,那票倉十城基本都要去。

  這是一次宣傳的機會,也是一次試金石。

  一般情況下,能夠主動來參加路演的都是演員的粉絲之類的,影院經理會根據票的銷售以及在場觀眾的反應而判斷電影排片比重。

  要是連粉絲都不支持,那趁讓他們滾蛋。

  路演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映前,也就是說路演是不播放電影正片的,不過也會播放一些不在網絡上發放的物料。這種路演更像是一場演員與觀眾的見面會。

  另外一種就是映后,主要也不用拘束,可是稍稍的透露下電影劇情,以及自己的人物等等。

  這樣的路演才算是可以引起更多的話題性,容易與觀眾交流。

  《明星的誕生》路演是結合了映前路演與映后路演兩種方式的。

  第一站是西南方向的蓉城與渝都,然后往東去向廣洲、深鎮。

  然后再這里折返回苝京,路上會經過蘇洲、杭洲、金陵、魔都,最后一站則是苝京。

  電影路演的行程,一般是每個城市停留一天,全國票倉巡回。

  通常,路演的一行人搭乘早班的飛機來到路演城市,如果前一天所在的城市距離下一站距離較勁,做高鐵或者駕車都可以。

  如果順利,上午就可以到達酒店暫作休息,做一些準備,畢竟電影院一般不會太早營業。

  要是不順利,那還休息個屁啊,爭分奪秒都來不及,甚至連下榻的酒店都不去,直接殺向預定路演的影院。

  路演去一座城市,但不是只跑一家影院,一天之內,要跑好幾家,要顧及到不同的院線,盡可能與發行方的院線、強勢的院線都去到。

  院線的排片很大方面決定了一部電影的命運,后世的小鋼炮都因為自己電影排片低還以潘金蓮的名義給王建林寫了一份信。

  由此可見,作為影視行業最終斷的院線的強勢。

  院線是有一家家影院組成的,而決定一家影院排片的是影院經理。

  如果劇組當天晚上在路演城市過夜,那么主創人員在最后一場路演結束后,一般會請影院經理出去吃宵夜,聯絡下感情。

  宵夜地點大多不是隨即選擇,選擇業內大佬參股的餐飲店之類的,友情打卡捧場,再微博上來上一套九宮格。

  渝都位于華夏的最內陸,在北方城市已經進入了冬季時刻,這里依舊保持了最高氣溫15度、最低5度的天氣。

  平日里的倒是無所謂,可現在的雨已經有了刺骨的寒意,打在身上讓人記憶深刻。

  導演是絕對不可以退出路演隊伍的,雖然吳昔果的名字還不大,但這是對影院的尊重。

12月8日,陰轉小雨  中午時分,吳昔果、顧君、黎青果、楊玏抵達以及幾位工作人員抵達蓉城雙流機場。

  午餐還沒吃,酒店還沒去,準備工作完全沒有。

  但困難已經擺在了他們的面前,今天要去的影院有八家。

  他們在走出接機口的時候就看到有人劇組牌子:“歡迎明星的誕生劇組來蓉。”

  好嘛,幸虧不是去衵本,要不然牌子就成了:歡迎明星的誕生劇組來日。

  這么一想,竟然有點激動。

  來接顧君他們的是華夏發行團隊在蓉城的團隊。

  華夏發行全名叫做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是我國第二家擁有進口影片全國發行權的機構,另外一家就是國內最強的中影。

  華夏電影從體量上論是比不過中影的,權利也不如,但它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它是股份制企業,最大的股東是廣播電影集團,第二三股東是中影與上影,剩下的16家相關聯的單位也是國內有名有姓的院線。

  發行公司的強勢可以帶來更多的院線排片,同樣也代表了他們會取得更多的票房分成。

  按照國內的票房分成規則來說,不管你的票房是十億還是十元,國家會直接扣掉3作為電影專項基金,5.5的稅款。

  這部分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自然就不用算。

  剩下的91.5才可以算作是可分賬票房,其中分賬方有四家,影院50,院線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

  剩下的4042則是制片方與發行方的收入,一般是40。

  發行方會收取37的分賬票房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如果由發行方預付宣傳費用的話,則會收取510的發行費用。

  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制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第一種發行方式與第三種都不太常見,更多的是第二種,發行公司收取的比例一般是7。

  407,剩下的33則是制片方的分成。

  但也是不是一定之數,如果是老謀子這種大導演,院線與發行方都會為了爭取排片率才降低分成。

  雖然這個比例只有13,但當它的基數上升到億乃至數億數十億票房的時候,也相當的客觀。

  同理,如果導演的名氣不足,就需要給院線與發行方更多的分成數額來獲得更多的排片率。

  比例也在13左右,這是一種潛規則,就像《明星的誕生》就會以10這種最高的分成方式與華夏簽訂合同。

  這3比例當然不是發行方獨占,他們會以此為敲門磚與各地的院線乃至較大的影院去協調更多的排片。

  以《明星的誕生》為例,票房一億的話,回收的票房回款僅為30,也就是3000W。

  發行公子拿更高的分成,代表他們要做更多的工作。

  今天來接機的只有一男一女兩人,男的叫宋年,是華夏影視駐蜀省的負責人,蓉城渝都以及省內的其他院線的協調工作都有他負責。

  女的是叫張鈺,是發行人員,負責為劇組成員購買機票、租車、預訂酒店,還要制定路演流程。

飛翔鳥中文    我真的是演員啊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