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二十二章:格物基金會

“你知道李春?”李淵見席云飛一臉錯愕,好奇問道。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品書網  席云飛急忙搖頭,否認道:“不知道,只是看這刻章有趣,竟然跟車架完全相融,不知道是黏上去的,還是本就長在這木頭里的石頭。”

  李淵不以為意的點了點頭,抬頭朝李方李圓倆兄弟看去,蹙眉道:“這李春,可是河北安濟橋那個李春?”

  李方與弟弟相視一眼,急忙點頭:“好叫貴人知曉,您說的安濟橋李春便是家父。”

  “哦?!”席云飛聞言,臉上一喜。

  李淵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席云飛,又問道:“我記得武德三年,朝廷曾經派人前去招攬,旨在黃河中上游修筑大橋,不知令尊為何拒絕了招撫?”

  李方聞言一怔,回憶了半響,瞄了一眼席云飛,道:“家父是個愚忠之人,覺得李唐反…”

  “咳咳!”席云飛沒想到這李方說話這么直接,急忙出言制止,估計他還不知道問他話的人正是李唐開國皇帝本人。

  李淵沒好氣的朝席云飛瞪了一眼,看向李方李圓兄弟倆,沒來由的嘆了一口氣。

  當年他起兵造反,在很多前隋的人看來,確實屬于反賊,李春不接受招攬也是情理之中。

  “那不知令尊如今可否愿意出山?”李淵還不死心,黃河是天險沒錯,但因為黃河的存在,每次行軍北上都十分不便,要是能有幾座大橋連通,那大唐對北方的掌控必將更上一個臺階。

  席云飛也一臉期待的朝李方兄弟倆看去,別說他不心動,最近修路的管事們時常抱怨造橋之事,主要是沒有辦法抵御洪水沖擊,但安濟橋屹立千年而不倒,可見在抗洪沖擊的設計上有獨到之處…

  可惜,李方兄弟倆聽到李淵的問話,瞬間滿臉的憂傷,落寞道:“不瞞貴人,家父三年前就已經病逝了,其實當初大唐皇帝派人招撫的時候,家父就已經臥床不起了,唉。”

  “病逝了?”席云飛頓感晴天霹靂,不過仔細一想也正常,李春修橋的時候最少也二十幾歲,如今二十幾年又過去了,接近六十歲的李春早已經活過了古人的平均壽命,算是長壽。

  不過,得知李春去世的消息,席云飛多少還是有點失落,與兄弟倆說了一番建立格物坊的安排,便帶著他們直接回了內城。

  先秦時代,“格物致知”這句話大概并非特別深奧的語言,故而用不著什么解釋。

  但漢代以降,由于文化斷層等原因,人們對它的解釋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東漢鄭玄為《大學》作注時,對“格物”解釋說:“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于善深,則來善物;其知于惡深,則來惡物。”

  所謂格物致知,其實就是一個對事物不斷探究,追根問底的過程,這點跟現代物理學十分相似,以至于,清朝的時候,嚴復在《原強》中寫道:“二百年來,西洋自測算格物之學大行,制作之精,實為亙古所未有。”這里的格物,已經在字面意義上表述了何為自然科學的致知之道。

  翌日,新一期的《知音》例行發刊。

  不過,這次的封面與往日有所不同,竟然畫了一臺奇形怪狀的自行車。

  若是昨日在城門見過那臺木頭車子的人看到了,一定驚訝萬分,不錯,這封面上的車子便是李方李圓兄弟倆打造的木頭版自行車。

  “這李方和李圓到底是何許人也,就因為造了這臺四不像,竟然被郎君獎勵了這么多好東西?”

  “良田百畝,莊子一座,內城庭院一處…還認命李方為新建格物坊主事,薪資待遇等同…”

  “這,這兩人我知道啊,昨日還在城門口見過,當時他們仿制郎君的自行車,我還以為他們大禍臨頭了呢,沒想到…嘖嘖嘖,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吧,真是羨煞老夫了。”

  “這格物基金會又是什么?”

  “第五頁寫得很清楚,郎君私人掏腰包,拿出十萬貫現錢,建立格物基金會。”

  “基金會的宗旨便是鼓勵民間能工巧匠,在各自領域拿出獨到的建樹…得到基金會認可后,就能夠申請研發基金…”

  “研發基金?又是干什么的?”

  “你傻啊,就是錢啊,好比這李方兄弟二人,就因為做了這臺四不像,現在由基金會統一出資,讓他們打造出完整的自行車,上面還寫了,只要能夠得到郎君認可,便能得到郎君親自頒發的匠神徽章,還有一萬到五萬貫不等的獎勵。”

  “萬貫獎勵…那不是一夜暴富,一輩子大魚大肉都花不完了啊!”

  “唉,誰說不是呢,我看這些工匠們怕是要樂死了,這什么破木頭車子都能夠拿獎,那造個大馬車不是比他拿的還多?”

  這人話音剛落,茶樓角落幾個十指異常粗大的漢子不由得撇了撇嘴。

  “一群外行人,懂個屁…”

  “師兄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了,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是咱們這行的人,看這臺車子確實覺得可笑。”

  “唉,我也就是發發牢騷,這李家兄弟這回兒算是發了,不僅得了這么多好處,郎君還出資讓他們繼續打磨精進,我們田家怕是又要被他們壓下一頭。”

  幾個漢子聞言,都是默默低下頭來,同為工匠世家,田家同樣來自河北,但因為李春修筑安濟橋得到朝廷和百姓的認可,田家這幾十年一直處于聲名不顯的尷尬局面,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雖然技藝同樣高深,但河北人人只知安濟橋李春,根本不會把他田家記在心上。

  “師兄,你打造的那臺水車…要不要拿到這個格物基金會試試?”

  “水車…”漢子們面面相覷,為首的一個絡腮胡壯漢有些忐忑的說道:“我那水車汲水還沒人力快,怕是行不通吧?”

  最先開口的青年趕忙搖頭,鼓勵道:“師兄此言差矣,這自行車不也沒有馬跑得快嘛,李家兄弟模仿郎君的自行車就能得獎,我就不信師兄嘔心瀝血打造的水車得不到回應,雖然汲水速度是慢了點,但勝在不用人力就能日夜不停的灌溉近百畝田地啊…”

  “這?”絡腮胡壯漢兀自猶豫不決,要是沒被選上,總感覺更加丟臉,這臉面的事情…

  旁邊幾個師兄弟見他如此,都是怒其不爭,格物基金會給出的獎勵讓他們心動不已,眼神交換之間,師兄弟們打定主意,你一句,我一句的出言勸道:“大師兄,我覺得小師弟說的有道理啊,咱們也去試試,沒準真的被選上了呢?”

  “對啊,要是能夠得獎,哪怕是最小的獎勵,也足夠我們吃喝兩三年了,大師兄,咱們就去試試吧…”

飛翔鳥中文    大唐第一村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