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章 魚場

  現在的辦公狀態就是湊合,什么都在自家做,辦公就在堂屋里,但這樣下去不行的,地方不夠大,也不正式。

  趁著現在人在,周恒就順便向孫計安申請了一塊地,打算建個公司來著,現在建筑不能私自建了,得申請,就是自家的地頭也不行的,不可以不拿村長不當干部。

  但他是申請開公司,有正經用途,而且又是本村人,那當然是能申請到的。

  公司規模就一步到位吧,辦公人數至少得預留三五十人的,再加上住宿等等,都還是正式一點。

  雖然目前用不了這么多人,但免得到時候擴大又要再費力。

  過完年開春后,開始二代雞,孵蛋出來后,就是開始大量養殖的時候了,管理方面必須到位,而談到這個,就必須增加人手。

  現在開始作準備,也不算晚。

  至于錢方面,光是上次在京城接到的訂金就近二十萬了,再加上兔場的營業收入。

  還沒開始銷售兔子時,周恒就統計過總數,那時候的成年兔是三千多只,而自從開始銷售后,營業額是節節走高。

  尤其是參加京城的展會宣傳后,當場就接到了訂單,另外經過美食大廚作家李剛的視頻宣傳,再加上現在臨近過年,很多人也愿意花千把塊錢,買一只回去嘗嘗,過個年。

  各種原因,現在兔場的銷售狀況很不錯,賣出了近千只,上百萬的收入,而且都是現金,沒有賒帳。

  不管怎么說,建一間公司是綽綽有余的。

  趁著過年時間,把這些事情構思好,過完年直接開工,到時候就能用上了。

  吃完飯,天都黑了,兩個叔還沒走,留下來和他父親說會兒話,而陶慧明則說要走了。

  李蕓蓮熱情地留她:“明明,你晚上就在這里住唄?現在這么冷的天,別去那湖邊了。”

  “不行啊干媽,我那里還有不少儀器呢,我不回去怎么行?”陶慧明吃飽喝足,笑著說道。

  “那把你那儀器也一起搬過來唄。你看看,這么冷的天,我看著都心疼啊。”李蕓蓮真的跟她都有感情了。

  她嘀咕著道:“你說你還是學生,可別的學生們都放假了,你怎么還不放呢?這么冷的天,還要在湖邊住著,你們老師是不是忘記安排你放假了?”

  陶慧明笑著說道:“干媽,你就別擔心了,我好得很,被子蓋了兩三層,不冷的。”

  被子還是李蕓蓮讓她帶去的,都是家里打的新棉花被,反正今年種的棉花多,就多打了幾床新被子。

  上次見她睡那么薄的被子,真是看著都冷,給她送去了幾床。

  陶慧明主要也是嫌回家的路太遠了,當時只準備了這么點床品,怕太多了搬回去的時候麻煩,所以將就湊合著。

  學生時代,總是比較苦的。

  而有了李蕓蓮拿給她的被子,那睡覺就舒服多了,起碼避免了感冒啊。

  見說服不了她,李蕓蓮就對周恒說道:“天都黑了,看不見路,你們送送她吧?”

  孫計安頓時也起身,說道:“我去送吧,反正現在不忙。”

  胡金華倆人也站了起來,說道:“一起吧,正好吃得太飽,散步消化食。”

  周恒也起來了,又把江曉萱給扯了起來,一起。

  很久沒去湖邊玩耍了,這會兒去去也好。

  夜晚天黑也不要緊,船上有燈,夜游船還更有意境一些。

  一陣一陣的微浪打在船底下,聽聲音一啪一啪的,又清又脆,聽得讓人想睡覺。

  周恒開著船,其余人都坐著,吹得湖面的微風,都冷得把帽子戴了起來。

  船上的燈照遠開去,陣陣波光粼粼照耀在水面,一閃一閃的,別有一番意境。

  上次愛德華來了之后,看到這船就喜歡得不得了,當時就讓周恒幫他買一條,結果先前收到后,那家伙就把木船給貢了起來,圣誕節還搞了個木船趴體,玩得還挺嗨。

  他家伙甚至喜歡得,給周恒寄了一件內馬爾的簽名球衣過來。

  可見他是真的很喜歡。

  這就是咱們的文化輸出啊。周恒頗為與有榮焉。

  江曉萱看著遠處,不確定的問道:“這是不是霧啊?這時候就起霧了?那明天是什么天氣?”

  她不止一只早上看到有霧時,就聽周恒說過會天晴的話。

  陶慧明背著天氣諺語說道:“霧氣小,天晴好;霧氣濃,有大風;霧氣重,大雨兇;霧氣輕,隔天晴。俗話說:早霧晴,晚霧陰。”

  反正,明天天氣開始轉陰了。

  預報這兩天會轉為雨加雪的天氣,氣溫會比較下降了。

  江曉萱一聽要下雪,立即興奮的說道:“終于要下雪了嗎?那真是太好了。”

  前幾天變過一次天,但只下了點雪籽就停了,沒下真正的雪。

  她可算是盼到下雪天了,反應如同一個真正的沒見過雪的南方人一樣。

  周恒坐在船頭開船,離水很近,然后就看到,船邊開始陣陣冒泡。借著船燈的光看一看,水里有魚在跟著他。

  哈哈哈,也是沒誰了,這些魚也真好玩。

  魚場的經驗值比較難掙,他每天登錄之后,也就是掃描一下,或者給湖面做一些清潔,把一些落在水面的枯葉給清理掉而已。

  這半年以來,他基本上就沒怎么停止過干這些,經驗值都是10個10個的掙著,期間才兌換了一次營養液倒在了湖里,滋養一下這些魚。

  現在,它們的長勢只略比正常稍快一點點而已,到現在目測才一斤來重,也算成熟了,可以弄來吃吃,但可以長到兩斤多。

  周恒把船停了,指著魚讓大伙們看看:“來,看到沒有?這幾條魚。”

  他這一出聲,幾個人都擠了過去,想看看是不是有魚——要是能蹭著吃上一條,那就再好不過了。

  結果人一多,船立即向一邊歪去,周恒又補上一句:“這邊也有,別都擠到一邊去啊。”

  總算船平衡了一些。

  孫計安看到了幾條肥魚,實在是眼饞,笑道:“周恒,你這魚場開年就可以開起來了吧?”

  這魚雖然不大,但肥是很肥,看著就滋味好,不像是市場常見的那些。

  周恒笑道:“我這船上就可以直接做飯的,到時候釣了魚上來,順手就直接做成湯,你想想,那有多鮮吧。”

  如果不是因為剛剛才放碗,現在還撐得慌,他八成會想現在就撈一條上來試試。

  當時特意這么訂制的木船,就是想著這樣用的。

  就連王睿那家伙都很懂享受,攛掇著王思齊要吃魚。那時候還是魚苗,小家伙就要來呢呢。

  說起來,他倆都放了寒假,前幾天還過來玩了的,只可惜周恒在羊場,沒見到他們。

  過兩天去省臺錄節目,會叫上他們一起,演現場嘉賓,這船上的人都可以去。

  陶慧明卻說道:“開年我不建議開漁場,上半年有不少魚都要繁殖了,再推遲一些為好。”

  她對這湖里的魚,不比周恒了解得少。

  周恒是經常查他的養殖APP,登錄做任務之類的,也學習一些養殖技能知識,所以了解,但陶慧明的了解,卻是日復一日觀測得來的數據。

  她雖然只被安排了一種未知魚的觀測研究,但其余這幾樣,也順手撈來觀測了一下。

  一般來說,養殖和育種是不同的概念,比如養魚行業,就有專門負責育種的,優質的種魚,一對能賣幾千往上。

  雖然是魚就能產籽,但普通養殖的水產類,經過各種基因改良,已經不適合用來繁殖下一代魚苗了——會存在各種缺陷,比如不豐產、長不大、長得慢、存活率低等等。

  就如同現在種植業一樣,蔬菜、豆類、谷物等等,基本上都要每年重新買種籽,而不再是自家留種。

  而陶慧明卻對周恒說,建議他自家的魚繁殖,這也是經過多項數字測驗結果而得來的。

  這些魚達到了種魚的質量,由它們自己繁殖下一代即可,省去了下一批魚苗的錢不說,這樣養殖的魚也會非常的健康。

  這些周恒心知肚明,不過也很高興的說道:“嗯,那就聽你的,春季產籽,到夏季再開始發展釣魚捕撈,不急在一時。”

  湖魚毫無疑問是走高價精品路線,不會大量的一車一車的往外拉,最多只能小型捕撈一下。

  而自家繁殖漁場,那整個湖區就會形成一個生態鏈,雖然一條魚一次產籽幾千粒,但也不可能只只都能存活長大。

  這就靠它們的生存天性而去發展了。

  湖魚要到明年夏季才開始營收,這是他早就有心理準備的,現在也不會失落。

  就是看到魚的長勢還行,現在心頭高興。

  前期栽樹,后期乘涼。

  游玩了一番,在湖面吹了一陣冷風,周恒再把他們送回岸邊。把陶慧明送到她的小屋邊,其余人各回各家。

  周恒牽著江曉萱的手,慢慢踱著步子回家,兩個人都很高興。

  剛走到院門口,就聽到里面的說話聲,還挺熱鬧的。

  走進去一看,是老劉和他的兒子來家里串門,周恒父母在和他們聊著天。而二叔小叔都已經回家了。

  見到周恒他們回來,老劉很樂呵的,笑著跟他打招呼:“小恒回來了?”

  他的兒子劉文林也笑著站了起來。

  請記住本書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miaoshuwu

飛翔鳥中文    山村養殖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