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女就是家里住著三個大學生,雖然收著錢,但老兩口也像待上賓似的對待孩子們。
他們家相對年輕,有那個體力做這些事情,平時給家里收拾打掃啊,每天想著花樣做好菜啊,給孩子們洗床單被套啊。
他們還愿意幫學生們洗衣服,男孩子倒不介意,就有一個女生害羞自己洗的。
可以說,算是照顧得很周到了。
但總的來說,他們家賺到了錢,就引發了隔壁的眼紅。隔壁其實就是他們家的本家親戚,很近的堂兄弟。
那家人年齡大了,做不了這些事情,平時也不太愛干凈,脾氣更是出名的不好,所以肯定是沒辦法勝任的。
這不,他們就是要吵,要吵得孩子們在他們家住不下去,最好是能轉去住他們家。
現實就是有這樣的人,越是自己沒本事,偏偏還比別人會吵架,這不,把人都氣得沒辦法,來找周恒的老娘來訴苦了。
周恒沒管這事,但這也給了他一些警鐘。
怎么說呢?他在家鄉搞養殖,將來如果萬一發展大了,多少也會有些惠及鄉鄰的舉動,別的不說,如果要擴大需要人手了,總免不了請人什么的。
但現實是這種現狀,靠打鄉情牌去管理,肯定行不通的,如果真有了那一天,得有一個妥善的規則才行。
要不然,他自己還沒做大做強,就得被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給煩死。
總得未雨綢繆唄,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不能干。
今天的這件矛盾,說到底其實也與周恒父親無關,因為他也沒得到什么好處與利益。
周恒沒管這件事情,提著兩張小凳子就出去了。
王睿完全沒管這些俗務,只管拿著一把豬油渣跟上——剛剛把籠子里的山鼠清掉后,還得繼續抓才行啊。
籠子里的誘餌都被吃掉了,要放上新的,還得再換個地方下籠。老在一個地方,山鼠聞到了氣味,也不會上當的。
不知道為什么,反正跟著搞這些名堂,他就來勁得很,感覺比做什么都好玩。
估計再到上學后,他就有很多東西可以對同學吹牛了。
今天小雞第一天搬家,全家人都看得比較緊,過一陣就過來看看,過一陣就過來看看,看它們能不能適應。
總的來說還好,沒出現什么狀況,除了有少數一些沒團隊意識的,像個冒險王一樣,總往一些邊遠地區跑。
大多數還是都擠在一堆找吃的。
傍晚時分,重頭戲來了——得快點把它們哄進新雞舍去。
小雞是這樣的,剛開始要每天教它們進窩,幾次以后就習慣了,后面就會自己進去,不用再帶領。
難就難在這頭幾次啊,有老母雞還好些,可現在情況不允許啊。
而且現在數量還這么大,頭疼。
大雞此時還沒有回去的打算,也跟在一起湊著玩,所以很麻煩,在地上撒點細米,本來是讓小雞跟著細米走的,結果大雞們都給搶著吃完了。
真要命!
拿根樹枝趕吧,小雞比大雞還害怕。
沒辦法,只能等大雞先回去了再說。
這個可不能太晚了,山里天黑會降溫,得趕快抓緊時間。
偏偏還有些小雞很搞笑,它們竟然會跟著大雞們一起走,好像大雞會照顧它們似的。
好在小雞走在后面,又走得慢,趕緊趕回來就是了,再稍微有幾只一定要跟回去的,一會兒再把它們抓回來。
現在真是全家出動,照例是周恒在前面撒細米引路,小雞成群結隊的跟著他,毛絨絨一大片的,嘰嘰喳喳,很是熱鬧。
王睿幫不上什么忙,跟著瞎趕,看到小雞都跟著舅舅往雞舍方向緩慢移動,不由得哈哈大笑:“我舅舅成母雞了!”
周瑛在他腦袋上打了一巴掌:“不會說話就閉嘴!”
王睿捂著被打的地方,故意瞎掰扯:“老媽,我這不是在罵舅舅,真的,有的地方就是這么說話。別人說不知道就說母雞。這道題怎么做啊?我母雞啊!這個好不好吃?我母雞啊…”
巴拉巴拉一大堆。
惹得王思齊還以為這是個什么有意思的話,也跟著學說:“我母雞啊,我母雞啊…哈哈哈…”
周瑛不理這家伙了,幫著趕小雞去。
雖然兒子考試成績很好,理應對他多些溫柔關愛的,可是怎么覺得好難做到啊!
每次說好不生氣的,總是忍不住生氣,唉。
等終于費力把所有小雞都哄進了新雞舍,天都快暗下來了。
因為今天全家趕小雞的原因,晚飯時間得延后了,這屬于特殊情況。
胡金華幫著把新雞舍的燈打亮,又給小雞們添上干凈的水,看了一遍后,說道:“周恒,今晚你不用來了,我一個人可以搞定。”
周恒說道:“沒事,我就在這里睡還不是一樣的。今晚山上有好的吃,你們等著吧。”
王睿早就說好了,要跟著舅舅一起睡,聽到這話,趕緊問道:“什么好吃的?”
這時候還沒吃上晚飯,肚子都開始餓了,他好怕聽到“好吃的”這幾個字,耳朵都敏感。
周恒說道:“你去提個桶來,我就告訴你。”
“怎么又要我提桶?”王睿仰天大嘯,好像要讓他干很重的活一樣。
周恒忍不住說道:“昨天讓你提桶,結果呢?桶是你提的嗎?”
胡金華哈哈一笑:“那看來還得是我提桶。”
王睿一聽,有人提了,那這事就不歸他管了,甩鍋成功,耶耶耶。
周恒簡直拿他沒辦法,等他長大后,再接受社會的教育吧。
他拿著一根粗點的樹枝,蹲在地上找著。
王睿完全忘記了三秒前的話題,也沒有不好意思的感覺,也跟著蹲了下來,問道:“舅舅,你在找什么?”
周恒語氣無力的回答:“我想找個棍子打你!”
“打我?為什么要打我?我這么帥氣又可愛!”王睿裝傻,順便還裝了個可愛。
可惜當舅舅的不敢打外甥啊,怕他記仇,以后不來了怎么辦?
周恒看到地面有個黃豆大小的洞,頓時下手,用手里的樹枝在稍旁邊戳下去,再挖一下,泥土松開,里面有只拇指大的東西。
是活的,一出土就開始掙扎。
王睿看得驚呆了,這怎么像變魔術一樣啊,看著光禿禿的地上,怎么隨手一挖,就有這么個東西呢?
恰好胡金華也提著桶來了,桶里有點水,周恒把剛剛挖出來的撿起來,扔進桶里。
王睿驚問:“舅舅,這是什么?”
“這就是好吃的啊!”
“這個能吃啊?”
“這為什么不能吃?”
“那這是什么嘛!”
“你連桶都不給我提,我為什么要告訴你?”
“那我現在給你提行不行?”
“那你提著啊,后面還有的,你要一直提著。”
于是,王睿就從胡金華手里接過桶,自己提著。
周恒感覺說了這么多話,口都干了。
他深感到了姐姐帶孩子的累。
他在地上尋摸著,又找到了一個黃豆大的洞,然后又挖了一只出來。
王睿忍不住了,又問道:“舅舅,這到底是什么?”
“知了猴。這是知了的幼蟲。考考你的生物知識,知了的壽命有多長?”周恒反問他。
王睿回答:“不知道,我們又沒學過這個。”
周恒告訴他:“知了這種東西,你看它天天嘰嘰叫很吵是不是?它到這個狀態,已經只能活個把月了,但在這之前,它一直躲在地下,活個三五年,甚至還有活十幾年的,最高記錄是活十七年。”
王睿睜大了眼睛。
大自然的生物課,果然比書本上講得精彩。
周恒說道:“知了有翅膀會飛的時候,就是交配期,雌的產卵很害人的,全部都產在最嫩的樹枝頂上,讓卵孵化后就直接吃嫩枝,禍害樹或者莊稼,到秋季的時候,它就躲到地底去了,一直在地底猥瑣發育,到處打洞,專門吃樹根里的汁,很害人啊!”
王睿有點懂了,看著從地底刨出來的這東西,他問道:“這就是它的幼蟲啊?”
“嗯,這東西在地下吃了三年的樹根,現在要到地面上來交配繁殖了,一產就是一大窩啊!趁它現在還沒變之前,趕緊抓住它,油炸了來吃,為樹林和莊稼做件好事。”周恒回答。
挖出來的知了猴,要趕緊裝泡在水里,免得它開始變化。一會兒洗干凈后,用鹽水泡泡,濾干了水用油炸,非常好吃,還很有營養。
這東西可能北方人吃得多,南方人比較少吃,但周恒這里會吃這個。
等蛻了殼變成了知了,長出了翅膀,那就不好吃了,只能撿蟬蛻賣錢。
周恒小時候也撿過知了殼賣錢的,那時候賣了幾塊錢,還特別有成就感。
其實古人對知了,還是很有好感的,為其寫詩作賦不知道有多少,山水畫里也有很多以蟬為主題的。
這還不算,古代人的玉雕,有很大一部分都喜歡雕蟬,用來做佩飾和冠飾,這種愛好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據說這是由于古人認為蟬性高潔,出污泥而不染,不食雜物僅飲露水為生。
《屈原列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由此可見古人對蟬的評價。
然而他們都沒有提過,蟬是靠吃樹汁或者莊稼來活下來的——可能農民有沒有收獲,跟他們無關吧。
在“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觀念的影響下,估計文人士子們都認為,佩戴上象征著高潔的玉蟬,會讓他們更顯得像君子,于是就巍然成風了。
而再后來,又有“蟬聯第一”、“一鳴驚人”等這樣的額外寓意,就更受人歡迎了。
就算是現代,也有不少人愛買玉蟬,再一個大概就是玉白菜。
天色越來越暗,胡金華和王睿也跟著他一起找這種洞,幾個人也挖了三十多只。
這時,又聽到周瑛在山下喊:“王睿,小恒,小胡,下來吃飯了!”
今天的晚飯比往常要遲點。
但對于農村人來說,農忙的時候,這個點經常還在地頭干活呢。
請記住本書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miaoshu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