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

  太陽掛在半空中,陽光照撒在寧遠城頭,清風吹不起低垂的明軍旗幟。后者無力的垂拉著‘腦袋’,就如此時守軍的士氣。

  低沉、無力、頹廢!

  崇禎帝集結在寧遠城中的數萬人馬,如今,真就是一群豬玀了。

  被清軍打怕的他們根本不愿意出城,范志完就是拿著崇禎皇帝的旨意來命令他們,如今也不管用了。馬科的教訓,刻骨銘心啊。

  可以說,此時的寧遠城內,那就是草木盡敗,萬馬齊喑!

  范志完、邱民仰等文武官員,每日里都在爭吵,為了爭吵而爭吵,不然,他們還能做什么事兒呢?

  但這只是假忙碌,倒是寧遠的港口處是真忙碌。

  大批的難民經由港口被送去不遠的覺華島,協力筑城,后者一干事宜由沈廷揚負責。但沈廷揚負責修繕的只有港口和筑城。

  偌大的覺華島是遼海中最大的島嶼,兩頭寬,中間狹,呈不規則的葫蘆狀,孤懸海中,實際面積較之芝罘島大小仿佛。但也是山嶺眾多,尤其是島嶼的東側和南側。可在島嶼的西北部,卻有大量平地。

  可以說這個與寧遠城挨得極近的島嶼,扣除了山地,實際能夠利用的地方還是挺大的。比如原先屯糧城的遺址所在,那就在島嶼的西北部。

  覺華島之戰已經過去了小二十年,城池也被建虜搗毀了快二十年。可地基遺址還清晰可見。

  整個屯糧城呈矩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250米。北墻設一門,通城外港口,是為糧料、器械運輸之通道;南墻設二門,與‘龍脖’相通,便于島上往來;東、西墻無門,利于防守。城中有糧囤、料堆及守城官兵營房遺跡,還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排水溝。

  可如此一座城池的面積也不過是0.125平方公里,占地二百畝左右,僅為全島面積的百分之一。

  在屯糧城之外,還有大片的可利用空間供大規模營造。

  鄭芝龍的想法就是在這座島嶼上死死的扎下根來,便是到將來局勢大變,乾坤震動時候,鄭家有支兵馬駐扎在島上,也能讓韃虜如鯁在喉!

  是以,圍繞著城池周遭設立堡壘,更在覺華島立下根腳,這些事情他就盡數托付韓霖了。

  后者為晉西人,祖上曾是被譽為“絳州二尚書”之一的韓重(曾官至南京工部尚書)。但其父并非韓氏嫡支,未能賢達于官場。韓霖早年曾隨兄長游歷江南,始接觸到了西學,后雖考中舉人,但正值魏忠賢閹黨興盛時候,就也歇了步入官場的年頭。橫豎有他哥哥在么。后者現任漢中知府。

  韓霖回到家中辦起了私學。后由傳教士高一志介紹,接受了公教,成為絳州最先受禮者,十多年來發展教徒200余人。

  這人教書育人二十載,如只是儒生,那便是再牛十倍,也不看在鄭芝龍眼中。可韓霖卻是眼下這個時代里少有的學貫中西之輩。對火器、筑城、農業皆有研究,著有《救荒全書》、《炮臺圖說》、《神器統譜》、《守圉全書》等。

  尤其是《守圉全書》,乃是明末極為重要的一部軍事著作。

  只是因為這本書刊刻的很少,后又經滿清的禁毀,在后世幾乎失傳了。根本無人對這一著作展開過深入研究。若不是日后信息大爆發,《守圉全書》恐怕會極少為人熟知。

  簡而言之,這位韓老爺,那就是棱堡精通。至少在如今的中國,那已經是數第一的了。

  鄭芝龍打定了北上的主意后,就想到了在覺華島筑棱堡的問題,本是要在澳門找幾個洋人,但有人向他推薦了徐光啟的外甥陳于階。后者雖然未曾科場得意,但因自幼跟隨徐光啟學習西學,在天文和軍事上頗有建樹。崇禎十二年,受到史可法的推薦成為金陵欽天監博士。但這就是個閑職!

  也是陳于階,向鄭芝龍推薦了韓霖。說起了他的大作《守圉全書》。

  還別說,鄭芝龍對韓霖這個名字無甚印象,可對《守圉全書》還是有點記憶的。來自于小說啊,因為圉(yu)這個字他不會讀,他當初還特意問了下度娘。

  現在的覺華島上,沈廷揚要修筑屯糧城和重整港口碼頭,韓霖則要修造一座座大小不一的棱堡,哪怕這個棱堡還只是一個不怎么完善的棱堡。因為鄭芝龍記得很清楚,棱堡這東西是在1740年才被科爾蒙太涅給徹底完善。

  但即便如此,有著交叉火力和堅固的防御的四棱突出之炮壘,也將棱堡建筑的優勢體現的酣暢淋漓。

  除去島嶼西北部的主體建筑周遭,棱堡還會出現在島嶼的中部以及南部的西側位置,這些建筑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錯不是筑城的錢糧大頭是由鄭芝龍來承擔,如此規模巨大的舉措,那根本就不是現如今的明廷所能擔負的起的。

  可同樣的,日后覺華島的歸屬權問題,也就不言而喻了。

  鄭芝龍用覺華島上的大興土木,向北京城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是要釘在遼海的。以此來換取覺華島的歸屬,甚至是鄭氏在登萊的一些潛在利益。

  這一切都是暗中的交易,拿不到臺面上來。更不是碼頭的這些無知小民們所能知道和理解的了。

  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一口吃食,才不去管覺華島日后的歸屬呢。

  但是今日,在場的眾人卻注定會有新鮮的談資,他們非常幸運的遇到了鄭芝龍派回報捷的快船!

  “大捷,大捷。鄭大帥克復耀州,斬城守牛錄章京圖安以下五百人,平耀州,盡擄軍民而還…”

  “大捷,大捷。鄭大帥克復耀州…”

  港口碼頭上的所有人都懵了。大捷,這關外還能傳來大捷么?不都是敗仗嗎?而且,耀州在哪啊?

  很多底層小民,根本就不知道耀州是何方神圣。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歡呼高叫起來,不妨礙他們精神亢奮起來。耀州他們不知道,牛錄章京他們知道,五百這個數字他們知道!

  當一筐筐的人頭被堆砌在碼頭,當調來的馬車拉著一筐筐的人頭駛入寧遠城,整個城池的軍民全都轟動了,激動了,瘋狂了…

  寧遠城內,邱民仰正無奈的寫著奏章。京城催促的再急切,兵馬打不動,又能奈何?

  壓力最大的雖然是范志完,但他身為遼東巡撫,肩膀上的重壓也不小啊。尤其是他還要伸手向朝廷所要錢糧。如此,真個叫人無地自容,好不羞慚。

  正值心煩意亂時候,屋外似乎有傳來吶喊聲,邱民仰憤怒的投下筆,“何事至此喧嘩?”

  寧遠城乃軍兵重地,可容不得小民放肆。

  “老爺,老爺。大喜,大喜啊。鄭大帥遣人報捷來了,說是克復了耀州,夷平了耀州城,砍了韃子好幾百顆腦袋…”這長隨也滿臉的笑容稟道。

  “什么?”

  突如而來又巨大非常的驚喜讓邱民仰瞬間里都生出了一股眩暈感。就像那常年吃不到肉的人,被肉給香暈了一樣。

  “來人何在?”

  “老爺,那人去范督師…”范志完才是關外最大大boss,主掌軍事。鄭芝龍報捷怎可能來找主理糧餉的邱民仰呢?那長隨都覺得自家老爺最近是不是…急糊涂了?

  “快備馬!”邱民仰一刻都不想等待,直恨不得一步邁去公廨。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搜狗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sgxsw

飛翔鳥中文    五千年來誰著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