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禮物。”
妙安與足利鶴,第一次從自己的夫君眼中看到了一絲的霧氣。
“子安辛苦!”
這是夷州孟冰,字子安。
乃夷州學子之首,張小公爺曾破例將其納入門墻以示對夷州之敬重。
玉螭虎門下這一招牌,如今在仕林中可莫要太過響亮。
那真是走出去,都比別人傲氣幾分。
孟子安也爭氣,乃是夷州舉人中第一個考出進士的。
如今在庠序教諭部任職,來年將外派徽州府。
他的目標不是留在京師,而是將來回夷州任職、主掌教化。
好讓夷州能多考出些許學子,光大夷州教化。
“何敢言苦!恩師對夷州之情,學生等銘感五內!”
孟子安雖然年齡比玉螭虎大,可這句“恩師”叫的是情真意切。
若無恩師當年力舉錢公前往夷州,他們這些人還在刀耕火種哪里有如今興旺?!
更別說還能就學,考出夷州來這京師為官進學了。
“這些糧食畝產如何?!如今收獲了多少?!”
孟子安擦了擦眼角,恭敬的作揖道。
“與海因里希將軍所言一致!畝產甚至更多,如今收獲后便在統計…”
“夷州濕熱,怕土豆發芽而民惜偷食。錢公如今讓家父等與他們說,土豆生芽則有毒…”
孟子安已經激動的不能自已,林林總總的把自己所知全都說了一遍。
“走!隨我入宮,見陛下!”
張小公爺深深的吐出一口氣,他決定要做一件大事!
用這件大事,酬謝老錢能的功績。
亦是用這件大事,去激勵后輩。
很快的,一行人穿過京師來到了皇宮中。
內閣剛剛下職三位閣老被緊急召見,在他們匆匆入宮的同時竟然還看到了元老院幾位元老的車駕。
甚至劉健亦是神色匆匆,頓時李東陽等幾人緊張了起來。
到底是發生了怎樣的大事,才會讓弘治皇帝把他們全都召見了。
“英國公,此番陛下如此著急的見老夫等是為何事啊?!”
李東陽見得英國公居然都來了,不由得長大了嘴巴。
老國公此時也是有些莫名其妙,盡管他晉忠武王。
可老臣們還是習慣上叫他英國公,他自己也不在意這個。
“老夫亦是剛剛趕來,如何知道發生了什么。”
虎頭老國公那也是很無奈啊,自己都退休混跡元老院了。
按說每日去元老院報道一下,悠哉悠哉過日子才是正理兒。
可如今這緊急召見,算是個怎么回事兒。
一行人帶著忐忑,很快的進入了皇宮內。
“夷州的域外良種,錢能種出來了!”
進入了皇宮后,弘治皇帝紅著眼珠子指著地上的口袋便道。
“這玉米,畝產可達五石!這土豆,畝產可有八石之多!”
弘治皇帝眼珠子都要紅了,手指頭不住的哆嗦。
“這番薯,畝產竟有十石啊!”
莫說弘治皇帝,李東陽和劉健他們幾個一時間全都傻眼了。
尤其是劉大夏,那差點兒就直接腿一軟就跪下了。
為何?!
大明如今上田,一畝的畝產能有二石半那就算是高產了。
可人家這個最低的,那得是自己最高產的一倍!
那番薯,直接畝產就奔十石去了。
“陛下!此事是否屬實?!”
劉健這老家伙激動的胡子都在哆嗦,若是真如此…大明再無糧憂矣!
英宗天順七年,大明測得耕地余四百二十九萬余頃。
弘治十五年再測,實額僅四百二十二萬余頃。
也是由此引發了弘治皇帝的憤怒,開始大面積清查。
現在國朝所得田畝,包括各地查獲抄沒的一時間增長到了近七百萬頃。
而內庫所擁有的土地,亦增長到了三百萬頃。
若是從元末明初起時算起,再加上很多私人擁有的土地。
這百五十年里耕地是大面積增長的,數量也對得上。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錢公留下千畝田產未曾采摘,便是等國朝前去查驗的。”
這個時候,眾人才注意到張小公爺竟然在此。
卻見玉螭虎緩緩的站出來,沉聲道:“臣建議陛下以元老院、內閣及諸部要員,組查收欽差。”
“直接前往夷州,親自查驗此糧收獲是否屬實!”
張小公爺的這一番話,倒是讓幾位元老、閣老們不住的點頭。
如此方可以確認,這糧食是否是真的有這么多的收成。
“若是此糧果然如此豐產,錢公當為首功!入我元老院、陛下封侯亦不為過!!”
劉健現在是看開了,若是真有大功重賞又如何?!
從前他們是擔心宦官當政,打壓文官系統導致他們后繼無人、禍亂國朝。
可如今不存在這個問題了,他們這些元老院的元老們之地位不要太超然了。
能進元老院的內官,那也都是一心為國朝、心無私念之人。
錢能若是此番報上來的是真的,如此巨大的功績確實封侯并不為過。
“不!此番…朕要親自去!”
弘治皇帝豁然起身,他的這一句話頓時讓所有的朝臣們傻眼了。
劉健無比著急的作揖:“陛下!!…”
“愛卿莫要勸了,朕此番出行不僅是為了親自查驗糧秣而已。”
老劉的話都還沒有出口,便被弘治皇帝打斷了。
“水師如今日漸隆重,歐羅巴威脅近在咫尺!前往夷州,與水師將校們相見一番是朕必然要做的。”
弘治皇帝的話,讓老劉沉默了。
確實,歐羅巴人打來了。
這已經是存在的事實,如今四大造船廠都在瘋狂的趕工。
大量的國防軍軍伍被抽調到了水師去,并招募了不少沿海漁家子弟。
為的就是盡快的形成戰斗力,應付可能的歐羅巴大軍。
此時弘治皇帝親自前往水師基地,與將校們相見鼓舞士氣是非常合適的。
“太子年紀漸長,此番朕往夷州卻正好讓其暫主國政。”
弘治皇帝頓了頓,接著道:“大明江山,終究是要交到他手里的。”
“如今趁著元老院諸愛卿猶在、內閣諸部賢臣亦在,朕尚算力強時讓他一試。”
“便是有錯漏疏忽,朕與諸位愛卿還能補上。”
說著,弘治皇帝苦笑著道:“想當初,朕初即位時手足無措!確是錯漏不少國事。”
“如今既是有此機會,太子當多加鍛煉。以知國事艱難,才懂祖宗不易。”
原本打算勸阻的其余諸臣聽得此言,也就沒了言語。
弘治皇帝的這話在理兒,現在太子漸長了。
而且數次出行都做的不錯,是時候壓壓擔子、讓他體會一下治國是啥感覺。
反正有他們這批老家伙在,弘治皇帝又正當年富力強。
就算是熊孩子鬧出個啥錯漏來,他們也能給收拾好。
正好趁著這次機會,讓太子鍛煉一番也是好事兒。
“就如此訂了!由忠武王暫領京師防務、元老院院正晦庵公、內閣西涯公隨朕前往夷州親查。”
“諸部、司,各選侍郎隨駕!癡虎兒,你亦隨朕去吧!”
玉螭虎本來老老實實的呆在一邊,聽得這話不由得“啊?!啊?!”。
但看著弘治皇帝的表情,他還是無奈的拱手嘆氣:“臣,遵旨!”
但此事并沒有對外宣布,第二天的圣旨只是說弘治皇帝將御駕幸夷州。
命太子監國、內閣并元老院輔,京師防務則是交由元老院院督忠武王張懋暫領。
而剛剛回京才沒幾個月的玉螭虎,再次受命隨駕至夷州。
好在這次看起來似乎不用打仗,倒是輕松了不少。
可憐的熊孩子還在軍械營造局里樂呵的玩炮,結果一轉眼就接旨要讓他監國了。
熊孩子頓時傻眼了:“這戲詞兒上不是說御駕親征啥的,才需要監國么?!本宮憑啥要現在監國啊!”
第八百四十九章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上)(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