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伍職業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現象,這也是弘治皇帝樂于見到的。
“首先當立‘募軍司’,由軍師部下轄、各軍伍分區域募兵…”
既然是要職業化,必然是要考慮待遇、考慮兵源并安置問題的。
后世成型的募兵制是幾乎可以照搬的,安置方式也相似。
然而這需要牽涉到的,幾乎是全方位的改革。
比如大量的退役軍卒將會進入督捕緝事部,這將一定程度上分薄州府縣的權柄。
而原本縣令可以直接命令督捕緝事部拿人,現在就不成了。
權力細分之后肘制將會變多,抓捕緝拿需有證據提交。
大理寺的權限將下沉,至各州府縣內專負判裁之責。
而原“督察院”則是改為“帝國刑律督察院”,督捕緝事部抓捕后證據需提交他們備案、提訴。
征召軍卒的事情,自然也不會給他們插手的機會。
琳琳種種幾乎囊括到了方方面面,弘治皇帝哪怕是看著卷宗、聽著講解也不免頭大。
“這事兒…恐怕還得內閣與諸部配合啊!”
弘治皇帝聽著也很是頭疼,顯然這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
但只要這件事情抵定了,整個大明的穩固程度又添加了好幾層。
但毫無疑問的,這件事情會極大的觸及到文官集團的利益。
若是從前,弘治皇帝絕對連想都不敢想。
文官集團恨不得把勛貴、把所有武將,全都撤換成他們的人。
他們是一丁點兒的權限也舍不得給人,要從他們手上拿走權力無異于虎口奪食。
只是現在文官集團也分化了,那些夸夸其談之輩基本都掃出了朝堂。
余下的都被弘治皇帝的“元老院”那枚胡蘿卜吊著,除非原則性問題否則全部裝聾作啞。
當然,要徹底擺平他們還是得讓出部分利益。
但這事兒張小公爺可就不管了,反正自己的方案提出來了。
弘治皇帝如何操作,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陛下,這寧王一系造反一事…”
張小公爺雖然知道寧王這次造反,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他現在面臨的情況,可比歷史上慘多了。
歷史上他就碰到王陽明等幾個克星,然而這次造反…
他身邊的不是情報局的人,就是一群二傻。
武器裝備更是差了一大截,這怎么算他都是死路啊!
“他要攻下金陵,朕且讓他攻下!”
卻聽得弘治皇帝冷哼一聲,雙目閃過一絲寒光。
“朕倒是要看看,這帝國里到底有多少心懷不軌者!”
聽得弘治皇帝的這句話,張小公爺不由得悚然一驚!
很多時候他都會下意識的,被弘治皇帝的仁善所遮蔽。
畢竟歷史上弘治皇帝本就是仁厚君主,從張小公爺的接觸看來亦是如此。
可再仁厚他畢竟是皇帝啊!
龍…可是要吃人的,哪怕再仁善。
弘治皇帝顯然是要看看這一波,那些讀書人、那些金陵勛貴們站在誰一邊。
“癡虎兒莫擔心,霸州…其實一直在掌控之中。”
這話弘治皇帝說的自信滿滿,再看邊上垂首微笑的蕭敬。
張小公爺知道,甭管是寧王還是其他鬧事兒的。
其實早就被盯的死死的了,弘治皇帝只是想看看還有誰要跳出來而已。
“朕的米糧養活了太多廢物,也該廢除一些了!”
便聽得弘治皇帝冷哼一聲,擺了擺手道:“朕的礦山,還需要不少人手呢!”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小公爺自然也知道什么情況了。
見弘治皇帝不再言語,張小公爺便要躬身告退。
“癡虎兒,軍部與朕給你一張少將的空白告身。”
張小公爺剛準備告退,弘治皇帝又接著道。
“還有一封賜封圣旨!只要這海因里希為我大明出力,朕…不吝賞賜!”
臥槽!這是真下血本啊!
玉螭虎都有些吃驚弘治皇帝魄力,但想想這倒是朱家一貫的作風。
朱家很奇怪的特別喜歡重用外族將領,很多投效的韃靼將領在他們這里被重用是事實。
而弘治皇帝都這么說了,他自然也知道怎么做了。
躬身作揖,玉螭虎緩緩的告退。
數日后,掛著“巡撫”臨時官銜的張小公爺就出發了。
啟程時又是一陣子的熱鬧,看著盒子里的圣旨張小公爺幽幽嘆氣。
海因里希的情況他如何能不知道,他這回算是…榮歸了!
只要他沒行歪踏錯,再立下一些功勛。
那封爵真的不是不可能,按照弘治皇帝的尿性…
說不準,他還能混一個侯爵。
第八百零九章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