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于張小公爺更多的是一份的敬重和疼惜。
這位玉螭虎不吭不聲,但卻默默的做了很多事情。
劉大夏、白昂看到的更多的是物資、是糧秣,而張小公爺看到的是更細節的東西。
老弱婦孺隨著運糧車隊先行撤離災區,更多的要補充干肉類。
草原上的牛羊肉風干后可以運來,國防軍的隊伍可以在這里重新打散鍛煉。
同時醫者需要增派,太醫院被調遣了大量的人手前來。
這位沉默的玉螭虎,為大家辦了很多實在事情。
但他從沒有說過一句,只是默默的做著他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只是,大家終究是知道的。
這位少年玉螭虎,將自己用名貴木料精心制作的車子裝上沙礫石塊推進了缺口處。
為了讓洪水退去而削發代首,甚至現在整個國防軍只要抵達的隊伍都會行此事。
甚至下面的百姓男丁們,都默默的效仿起來。
官吏自不必說了,太子、劉大夏都為此災情削發代首了。
他們何以敢自持不削耶?!
一時間上行下效,一茬茬的短發倒是成為了國防軍乃至這成片災區的流行發式。
這倒是讓張嫣然輕松了許多,畢竟短發之后衛生方面更好處理。
“恩師!!”
唐伯虎第一眼看到自家少年恩師的時候,眼淚止不住的就往下掉了。
自家這位少年恩師清瘦了好些,印象中白衣勝雪、玄衣威嚴的少年恩師…
如今卻是一身的短打泥點,整個人看起來清瘦了不少。
“哭甚?!來了,就好好做事!也是多學學本事,將來替國朝牧民方知疾苦。”
玉螭虎看著自己的這名大弟子,心下也是感慨萬千。
唐寅的命運是徹底的改變了,他不再是歷史上那個唐寅了。
不再是那個郁郁寡歡、碌碌無為,憤世嫉俗貧困潦倒的落魄唐解元了。
“恩師!弟子無能,以至于讓恩師親赴此處受此磨難…”
若是其他人說這話未必出自于真心,但唐寅所言卻是真心實意。
甚至可以說,張小公爺的那些個弟子們對他的那種敬重是出自于本心的。
此時可是大明朝,是講究于“天地君親師”的禮教禮法時代。
而張小公爺成為他們的恩師,切切實實的為他們做到了一個老師甚至一個父親需要幫他們做的。
唐寅、徐經二人的罪名洗刷、功名奪回,全賴張小公爺傾力相助。
徐經一家如今在江南昂首而立,亦是不少得玉螭虎的大力支持。
余下幾人包括了李兆先、王伯安等,哪個不曾受他恩惠照顧?!
李兆先身體積弱,若非是經張小公爺規劃調養莫說高中進士了。
便是能活幾年,可都是未知數。
王伯安如今眼界開闊,更是除了原本武藝還兼習弓馬火槍。
數次隨之征戰平亂,并執行國朝的草原之略。
使得他的思想逐步的完善了起來,最終他會發展成什么樣子連張小公爺都不知道。
但他可以肯定,這位圣人必然會成為比歷史上更深刻的圣人。
唐伯虎的到來,也意味著這里的災情已經被穩定住了。
大量的中基層官員被派到這里,為了應對于災情及事后的安置內閣通過并成立了一個臨時部門。
由內閣李東陽親自負責,各部抽調一名侍郎并一部分下屬協同。
組成了一個專門的“災患振濟安置司”,他們將負責規劃籌備將部分災民遷徙到草原。
同時將他們的土地回購、置換到草原,并給予他們糧食、良種及農具保證他們明年的耕作。
一部分沒有產業的農戶,則是要安置去負責放牧抑或負責營造、開礦等。
這批人前來接手后,張小公爺總算是可以放松一些了。
隨著他們一并來的,還有家里帶來的補給。
小周管家終究是心疼自家小公爺,幾臺海黃料子打成的馬車堆到了河里。
回頭就給家里寫信,一字一血淚的哭訴小公爺如今著實吃苦。
災區里什么都缺,家里咋地也得趕緊弄幾輛馬車來給小公爺休息。
馬車到了,但卻被張小公爺讓給了從堤壩上下來的軍漢們。
不過同時,張小公爺也到了不得不離去的時候。
隨著家里信件一起來的,還有軍部諜報司的一封密令。
“安南海上有異國艦船前來,然艦船所掛乃大明水師旗…”
“水師見之,上前盤問。乃自稱為‘海因里希’,為數載前受命歸歐羅巴采辦歸來…”
終于回來了!
看到了密令的張小公爺長長的舒了口氣,如今的交通不是后世那般。
歐羅巴來回一趟中間可能發生的事情太多了,他也不確定海因里希到底能不能回來。
如今看來,這位騎士沒有辜負他!
第八百章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壹)(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