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二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捌)

      “父老們,且請回吧!此番大禮,癡虎兒生受不起!”

      行至城門前,張小公爺回身對著那身后黑壓壓的一大片百姓們長揖到底。

      又勸了幾回,激動的人群才漸漸的散去。

      反正都到了城門口了,小公爺干脆安步當車徑直向城內走去。

      可憐的龐輝在邊上緊張的渾身冒汗,這特么小公爺啊!您可悠著點兒。

      要您在這兒掉根頭,滿朝上下無數人得把小的抽筋剝皮了啊!

      可小公爺自己要在大街上步行,他龐輝哪里敢蹦達去擋道兒啊?!

      好在這個時候城門內的王軾等人業已趕來,笑吟吟的在城門口待著小公爺抵達。

      不過站在王軾身邊的那位,卻讓小公爺有些驚訝。

      那是恭順伯吳鑒,這位可是勛貴中隱藏著的好手啊!

      大明一朝歷代帝王都喜用韃靼將領,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大明針對的是入侵的韃靼,然而卻也頗喜歡投誠的韃靼將領。

      比如這位恭順伯家就是其中一例,而恭順伯家算起來那也是大明忠烈一門啊!

      老祖上吳允誠,韃靼名曰:把都帖木兒。

      世居涼州衛,永樂三年率妻兒以及部落五千、馬駝一萬六千匹,受平羌將軍、總兵官宋晟招安歸附。

      永樂七年率隊偵騎,遇敵不退反擊之。

      擒獲哈剌等二十余人,晉都督同知。

      永樂八年隨永樂帝出征塞外,先敗完者帖木兒汗晉右都督。

      再與中官王安追叛逃之涼州都指揮闊脫赤,至把力河時擒獲。

      永樂帝大悅!敕封恭順伯、食祿一千二百石,世襲罔替。

      而這位吳家老祖的兒子們更是兇猛,《明史·卷四十四》載:

      “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為后拒。寇突至,驟戰不勝。

      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

      克忠下馬射,矢竭,猶殺數人,與克勤俱歿于陣。”

      土木堡之變中,這兄弟倆為保英宗戰死沙場。不可謂不忠烈。

      又載:“瑾被執,逃歸,嗣侯。英宗嘗欲使瑾守甘肅,辭曰‘臣,外人,若用臣守邊,恐外裔輕中國。’”

      就是說,英宗當年想起用第二代恭順侯吳瑾回甘肅負責防務。

      但吳瑾說我畢竟是韃靼人,若是陛下用我守邊疆怕別人輕慢我中國、以為我大明無人了。

      于是“帝善其言,乃止。”

      隨后“曹欽反,瑾與從弟琮聞變,椎長安門上告。門閉,欽攻不得入,遂縱火。”

      這位恭順侯當年與從弟、廣義伯吳琮現了曹吉祥要叛亂,于是緊急入宮通知英宗。

      更是“將五六騎與欽力戰死。贈涼國公,謚忠壯,予世券。”

      所以,這吳家可謂是大明的忠烈世家啊。

      這吳鑒則是吳瑾的兒子,之前一直在金陵守備。

      估計弘治皇帝調走了同為韃靼人的毛銳后,覺著這位世代忠良的吳家不能荒廢了。

      于是讓他來打理黔州軍務,先把這黔州都市指揮使司給管起來。

      “將軍辛苦了!”

      先走上來的是王軾,老家伙現在很開森啊!

      本來他是金陵右僉都御史,偏偏小公爺一番鬧這僉督御史不好混了。

    老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飛翔鳥中文    明朝小公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