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的御書房里,現在長期擺著一張張的案幾。
早朝的奏報漸少而御書房里面的辦公卻隨之增多,早朝后內閣將會同與此。
弘治皇帝在御座上,下面的案幾則是內閣三大學士。
有時候會有其他諸部尚書,一塊兒會同辦公。
“這個癡虎兒啊…”
弘治皇帝苦笑著將張小公爺的密奏,拿給蕭敬交給大學士們傳閱。
密奏里面先說了關于粵北沒收的情況,其次便是讓派遣新軍過去接收新建部隊。
訓練他已經命兩千余國防軍抓起來了,其余國防軍過去后主要是擔任基層軍官。
其次便是率領這些人進行剿匪實戰,先徹底把粵北的匪患全數清剿了再說。
這一方面是為了有足夠的人手來進行炮臺、碼頭、直道修造,其次也是清理匪患清寧地方。
還可以鍛煉隊伍從中選拔兵員充入“帝國皇家軍官學院”就學,出來后充任軍伍軍官。
于是軍部的功考司就必然是要跟去的,他們將負責記錄、評定功勛。
戰后這些人就算是正式的成為國防軍了,相應的軍服、鎧甲、軍械…等等則需配置到位。
粵北如今投效的“義士”總數三萬六千余人,預計剿匪考核后至少有三萬人可以留下。
同時各衛所的屯田也都統計出來了,那些千戶、百戶雖然收刮衛所屯田自己卻也沒有閑著。
這些年除去原本衛所屯田之外,他們實際上又開出了新田近二十萬畝。
當然,現在這些都歸了帝國軍部了。
張小公爺的意思是軍部打理起來很麻煩,不如按照田畝數量盡數放租與戶部。
戶部則是按每年每畝五斗付于軍部,由陛下內庫接收并統一分派軍費。
因為基層兵丁很大部分都是要領一定糙米、梗米的,所以這也對軍部的派月銀有好處。
并可以豐富陛下內庫,若是遇上災荒之年還可調配軍糧用于賑災救助。
同時還需要加派一員將軍、兩位副將,及軍部各分司至粵北接管新軍。
這些是軍部方面的事宜,接著便是粵北政務的問題。
按照張小公爺的意思,現在粵北這邊非常適合整改的試驗。
先各級官吏基本都溝通好了,直白的說就是都盼著吏部功考的政績上去好升官。
所以配合起來,絕對是支持最大的。
其次是大部分的士紳商賈基本都掃空了,剩下的正在被捏合在一起。
司律部分司、大理寺分司、戶部銀庫分司,現在都在粵北立住了腳跟。
現在需要國朝派遣一內閣大學士前來主持,自己提些許意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再配合。
粵北本就清掃完畢適宜國朝整改之試,即便有所出格亦有新軍老將彈壓…
奏報里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要分成好幾本才能看完。
弘治皇帝看的是頭昏腦脹才勉強明白了一二,心里琢磨這癡虎兒的腦袋是怎么長的。
下面的大學士們也看的是目瞪口呆,這種類型的企劃案他們是完全沒接觸過的啊!
李東陽還好些,他家兒子李兆先在癡虎兒那邊受教。
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