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件事,只有蕭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三個人知道,別人只知道蕭律無緣無故的辭了官,回家說書去了。
以蕭律的這個年紀,官至五品,已經算得上是人中龍鳳了,但是這說辭官就辭官,給人的感覺未免也有些太過于可惜了。
尤其是一直以來給蕭律送禮的這些人,他們都覺得虧得慌。
蕭律家也一下子從門庭若市,真正變成了門可羅雀,變化速度相當之快。
其實這些蕭律都是能理解的,人的本性大多都是墻頭草,若是今日你發達,那你就是我最好最親的兄弟,沒有之一。
但若是有一天你落魄,當年你的這個兄弟們,卻早已一個個的消失不見。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只不過讓所有人都感覺疑惑的是,辭官之后的蕭律一點都沒有消沉,甚至沒有借酒澆愁,甚至還天天的躺在家里的搖椅上曬太陽。
讓那些打算看笑話的人更覺得可恨的是,蕭律的府上竟然還有皇子出入。
吳王李恪、晉王李治,甚至晉陽公主也常常拜訪。
而蕭律則是重新回到之前的樣子,每三天去說一次書,倒是活的悠閑。
翠紅樓內,今天翠紅樓破例爆滿,人擠人甚至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自從蕭律不再來翠紅樓說書之后,翠紅樓又請蕭律培養了一名說書人,這個人本是翠紅樓的一名小二,不過口齒伶俐,思維敏捷,所以成了說書人。
他說的不錯,但是因為現在市場競爭太大,所以翠紅樓的生意倒是不如之前那么好。
而今天,是蕭律回翠紅樓說書的第一天,翠紅樓在三天前就已經打好了廣告,而雅座在當天宣布消息的一炷香內,就已經賣完了。
不得不說,蕭律的知名度在長安還是很大的,在蕭律回歸說書的這天,長安城內所有的說書人都會提起蕭律的名字。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著,初春還算是清涼的天氣,在翠紅樓內倒是顯得有些悶熱。
“蕭公子來了!”
隨著一個小二的呼喊,蕭律的身影終于從幕后走了出來,頓時整個翠紅樓掀起了一陣劇烈的掌聲。
蕭律雙手抱拳,向各位觀眾示意,而蕭律的這個動作,也早已經成為說書人答謝觀眾掌聲的一種方式,非常的獨特。
“多謝各位前來捧場,蕭某慚愧不已啊。”蕭律笑著說道。
掌聲依舊持續著,甚至不少人都發起了歡呼,蕭律的嘴角一直掛著微笑,不知道為什么,他的眼角竟然有著那么一絲絲的濕潤。
或許,這里才是他應該在的地方。
“好了好了,感謝各位的歡迎,今后只要沒什么其他事,與之前的時間一樣,每隔三天我都會來著翠紅樓說一次書。”
“至于其他時候各位也可以前來捧場,這位算是我半個徒弟,學藝不精,需要各位指點。”
蕭律指了指站在臺下的崔海,崔海連忙朝著各位觀眾抱拳,也給蕭律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因為他知道,蕭律這是在給他做宣傳,蕭律從未對外說過他有徒弟的事情,現在說崔海算是他半個徒弟,崔海不知道有多激動。
“那蕭先生以后如果回去做官,還會回來說書嗎?”人群里一個人問道。
“哈哈哈,這位仁兄問得好,能做官誰還來說書!若是你,讓你現在去朝廷做個官,讓你把手頭的事情給放下,你去不去!”
蕭律的回答頓時引起了陣陣的哄笑,這個問題就問的有些多余。
這個時代,做什么都不如去做官,不是錢財的問題,而是面子的問題。
“當然,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我的舉動可能真的讓陛下特別生氣,所以回去做官的機會不算大,以后還需要各位多多捧場啊。”
蕭律笑著拱了拱手,下面頓時叫好聲一片。
“好了,今天我們來說一段什么呢,我記得年前最后一次說的是盜圣白玉湯的故事,所以今天算是來一個白玉湯的小故事吧。”
“后續的主線故事,等我整理一下再講,今天的這個故事以后同樣會銜接主線故事,所以大家不必失望。”
說著,蕭律坐直了身子,臺下的觀眾也都安靜下來,靜靜的看著蕭律。
“葵花手,欲留秋水溫柔,深情本無垢,奈何我為賊寇;”
“酒入喉,但求南柯相守,月落處各安白頭。”
“判官筆,不奪命卻奪心,落一紙蘭因,偏偏你是官兵;”
“隱名姓,棲寄客棧侍役,雖無風雨”
“...也無晴!”
隨著醒木拍案聲,蕭律再一次進入了熟悉的節奏,這比去朝堂要舒服的多了。
“自古英雄愛美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白玉湯雖然并不是英雄,但是對于美人,無疑也是難過美人關的。”
“故事發生在盜王爭霸賽的一年后,白展堂從康王府偷了一把貴妃鏡,卻被一個女捕快給盯上了。”
“這位女捕快姓展名紅綾,開封人,出身開封府展家。”
“為了追捕白玉湯,展紅綾追了足足有三千里地,從京城一路追到一個叫做七俠鎮的地方,恰巧這里也是盜圣白玉湯以后隱居的地方。”
“當然,這都是后話,此時正值深夜,兩個人一個追,一個跑,終于停在了一個房梁上。”
“女捕快想進六扇門,唯一的條件就是要抓住盜圣白玉湯,而為了進入自己夢寐以求報效朝廷的地方,展紅綾選擇了來抓捕白玉湯。”
“而在這處屋檐上,白玉湯遇到了他這輩子第一個,也是最難忘的一個紅顏知己。”
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的聽著蕭律娓娓道來,二樓的雅間內,一個蕭律無比熟悉的面孔,出現在了那里。
“這個小子,沒想到真的脫了朕的官服,來說書了。”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呵呵...年輕人總是有些急躁,可以理解。”長孫無忌笑瞇瞇的說道。
“只不過這小子說的這個六扇門,朕倒是有點興趣...”